文/berton
《吃吃的愛》的整體策略無疑是聰明的,從外部行銷包裝到戲本核心,都聰明地做足效果掩蓋本身劇本上的不足。就市場角度來看,本片走在一個中國想辦法把綜藝節目人氣變現為電影票房的路數之中,讓《康熙來了》的黃金組合蔡康永與小 S 重聚首、最後告別作為行銷最佳亮點;就內部策略來說,唸電影出身的蔡康永確實也把電影維持在一個水準上。另外值得討論的是,本劇找來台灣最優秀的執行導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廖明毅操刀修本,讓這部故事概念上有不少小瑕疵的作品,用很聰明的結構設計,為電影本身的不清不楚之處下了完美註腳,整體策略相當清楚,更顯得蔡康永在處理故事調性設計上相當謹慎且精準。
作為原案企劃與導演,經營《康熙來了》長達 12 年的蔡康永(如果加上其他節目就更多了),顯然非常清楚以前康熙的觀眾(用客群可能會更恰當)想要的內在價值,也很清楚這部電影的 TA 就是那些每天看著《康熙來了》的「小資」女孩,和想在工作之餘放鬆娛樂的人們,所以他徹底善用小 S最吸引觀眾的魅力,把小 S 生活化的親和力、自然直接,又帶著「誇飾性」的偽天后形象完整表現出來。
再深入電影內裡核心,其實是平凡小資女最嚮往的簡單純愛,以及為夢想努力及自我實現—-這個反差設計確實可愛,既有某程度的顛覆性也帶來新鮮感。蔡康永更沒忘了,《康熙》讓觀眾如此喜愛,除了蔡康永和小S本身的魅力以外,還有一眾親切且努力搞笑—–每周一到五帶來不少歡樂笑料綠葉們,他們的平凡和努力,也跟著觀眾一起成長。看見他們在《康熙》結束之後依然有好成績,自然對康熙的觀眾有一定暖心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找來 HOLD 住姐、沈玉琳、Junior、小鐘、GiGi 這些沒有《康熙》就可能沒有今日知名度的人來客串演出,在這部電影如此重要的原因,也如此有效果。
《吃吃的愛》聰明地讓平時在節目裡一副女王姿態的小 S 在戲中扮成了那些被她調侃、拼命努力的小咖藝人,把小 S 營造出來的自然不假掰形象成功地和平凡努力女孩結合,也拍出了演藝圈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酸苦—-而這正是《康熙》談話性節目中最受歡迎的主題之一,而畢竟觀眾想看的從來不是光鮮亮麗的志玲姐姐,而是志玲姐姐台下也會對家人暴怒、也會被劈腿的生活一面。
作為故事主軸總舵的蔡康永,成功地把《康熙》幾項最吸引觀眾的核心保留在電影情節中,再透過廖明毅穩健的拍攝與適度的炫技鏡頭,讓這部電影有了電影感,而非尋常粗製濫造的綜藝節目式短劇電影。小 S 的演技本來就不錯(筆者還能細數那幾部 MV 和《求婚事務所》),而在蔡康永和廖明毅的運用下,更是把她中上的演技與獨有的情緒渲染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林志玲用得雖然不如在《喜歡你》那麼好,但也還勉強把她控制在及格邊緣,而片中林志玲大戰小 S 的核心戲碼,更是十足地為《康熙來了》下了一個最完美的句點。
因此,《吃吃的愛》不只是一部鎖定 TA 明確、也給了 TA 完整牛肉的電影,亦透過聰明的設計讓顯得疲弱的劇本變得異常有意思,整體來說是一部及格的商業電影,也許分數不是特別高,但要讓觀眾開開心心、笑中帶淚地度過 90 分鐘,就很夠的了。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