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追片計畫:那些年,我們錯過的美國獨立電影(二)

0

延續前回主題,讓我們繼續發掘 Netflix 頂上,那些被奧斯卡或台灣院線忽略的優異美國獨立製片作品。本次 3 部電影皆用不同的方式,觸碰日常生活中看似尋常,實則獨特的生命階段或體驗,沒有任何誇張取巧、奇幻冒險,純以片中展現的觀察力與精彩故事,搭配出色的執行贏得注目:正是作品如《白色女孩》,讓看電影不只是放鬆放空,而是活過一次又一次的百變人生。

《幸福告別》

image02

不知為何,癌症題材有變成美國獨立電影寵兒的趨勢。從《活個痛快》到《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照顧癌症病人,或鬼門關前走一回,成為「獨特又讓人能感同身受」 敘事絕佳選擇。《幸福告別》走的一樣是這個路線,用最常見的「喜劇劇情」( dramedy )手法,講述身為同志的喜劇編劇,返鄉照顧罹癌老母親,同時必須面對生離死別、疏離家庭關係,以及本身性向與幸(性)福的種種掙扎。單就題材來說,難免有種「怎麼又來了」的熟悉感。

但正所謂魔鬼就在細節裡,做為電視編劇兼導演克里斯凱利首部長片,雖然故事本身或拍攝手法稱不上特別,《幸福告別》仍能靠著對於生命狀態的觀察,以及優異的演員演出,為自己的笑點或哭點增添尾韻。小至不斷出錯的櫃台點餐人員,大至臨終告別前突如其來的真情流露,《幸福告別》有太多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發掘,也只有親身體驗才能體會的細膩獨到之處。一段亡者慰藉生者的手法,更可能是近年類似故事中最靈光一閃、最開闊溫暖的時刻。電影的重點永遠是執行,而非題材,《幸福告別》又是一個明例。

《成果》

image01

強調極低成本製作、題材總是百無一用青少年,以及他們生活中那些日常廢話,美國獨立製片的「呢喃核」( Mumblecore )流派,近年隨著幾名大將如喬斯萬伯格等棄暗投明(?),基本上已進入死而不僵的階段。導演們離開了呢喃核相對侷限的創作框架,用同樣發掘日常真實的觀察力,搭配精緻許多的質感(以及較高演員星度),拓展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呢喃核宗師安德魯布佳斯基新作《成果》,便是此風潮的最新里程碑。

接在睿智晦澀、幽默但詭異的《電腦棋局》(前兩年遊牧影展有播,「有幸」看到的台灣觀眾不知做何感想),《成果》無論題材或手法皆與布佳斯基過往作品大相逕庭。表面上,這是一個再簡單也不過的三角習題,兩名高顏值男女主角搭配老牌演員,共譜日常中的愛情成長故事。但一反多數愛情電影的夢幻質地,布佳斯基選擇用最簡約低調的手法拍攝,透過自然的嫉妒、調情,欲拒還迎,似乎只為了證明愛情真的沒什麼道理,甜美之中又帶點現實苦澀,喜歡似一般又非一般愛情電影的觀眾可以放心嘗試。

《白色女孩》

image03

醜話說在前頭,《白色女孩》是一部看完會讓人非常不舒服的電影:那不舒服並非來自大量裸露、吸食毒品,或張狂肆意的性愛場面,而是如《噩夢輓歌》或《放浪青春》一般,強迫觀眾直視人性最自私、最脆弱、最病態的一面,深陷深淵卻拼了命地向下沉,乃至不可自拔的過程。但比起《噩夢輓歌》的精準催魂,或《放浪青春》甜美浮誇的糖衣毒藥,《白色女孩》大量的手持攝影與躁動運鏡,反而散發更強烈的日常生命力,逼觀眾親臨現場,不再有藝術手法作為置身事外的保護傘。

作為編導伊莉莎白伍德的首部作品,《白色女孩》不時有著美國獨立電影之父約翰卡薩維蒂之風,瞬間讓她成為近年最受期待的美國新銳導演之一。從片頭巧遇,到一次又一次的狂歡派對,到性愛和毒品帶來的刺激,《白色女孩》讓觀眾實際體驗那種宛如燃燒的高潮,以及高潮後被掏空乃至無法行動的崩解,在近乎斷裂的剪接風格中達到巔峰,搭配另一名美國獨立電影大將拉敏巴赫拉尼御用攝影師麥可西蒙(不知道西蒙有多強的觀眾,不妨惡補一下巴赫拉尼的《拉丁男孩的天空》)強烈到快要刺瞎眼的攝影,呈現出青少年最空虛厭世的一面,讓《白色女孩》成為所有影迷的必修功課。

延伸閱讀:
Netflix 追片計畫:那些年,我們錯過的美國獨立電影(一)
進擊的好萊塢小鮮肉──盤點二十歲以下,五位大銀幕潛力新秀
喜歡看有腦爽片嗎?千萬別錯過這五位類型片新星!
二十一世紀的電影配樂:除了漢斯季默外,你還可以關注這五個名字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