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你的名字》了嗎?電影裡你可能沒發現的 4 件事

0

⚑ 有結局雷慎入,建議看完電影後再閱讀此文 ⚑ 

文/費雯麗

「你看過《你的名字》了嗎?」

這句話似乎成了日本人打招呼般的用語,上映至今已突破 150 億日圓票房。也是睽違 8 年(繼《崖上的波妞》之後),再次有動畫突破 150 億票房線,目前他已是日本影史上動畫賣座排行榜第 6 名,觀看人次逼近 1200 萬人,要說是 2016 年度動畫電影代表作也不為過。媒體報導指出,片商東寶公司原先的預期票房數字為 1.5 億,沒想到竟然突破預期的100倍,在日本上映時間已超過 50 日,東寶信心滿滿,預期它還能上映到 2017 年過年。不過《你的名字》除了劇情浪漫,畫風精緻之外,到底還有哪些有趣的意涵與心意包含在內呢?以下就來精選看完電影後,還可以再知道的 4 件事。

一、既浪漫又神聖,關於神性的點綴

《你的名字》10月21日全台正式上映(101707)

不知道觀眾有沒有發現女主角名字的小巧思呢?

故事設定中,女主角宮水三葉除了是個高中生,也是家業「宮水神社」的巫女,宮水神社供奉的「御神體」是隕石。日本「八百萬神」的萬物信仰中,確實存在供奉隕石的神社,如島根縣雲南市的「飯石神社」,岡山縣、愛知縣一帶,亦有許多名字以「星」為題的神社,也都是與隕石、或者是北斗七星、北極星等有名星體有關的信仰中心。日本神社中,早有其自成一格的宇宙觀。

三葉家的女性們,名字依照順序排成了一二三四(外婆為一葉、媽媽是二葉、女主角與妹妹則是三葉與四葉),但除了解釋時間順序外,「三」這個數字,在日本神話中,天地開闢之初,世界是由「造物三神」——天之御中主神、高御產巢日神和神產巢日神,所打造而成。

而關於「結び」(發音為 musubi),除了是繩結、連接之外,唸法也與生產創造之神「産霊(むすひ)」(發音為 musubi)相同。這位神明,一大特徵在於祂並無性別之分,也可與《你的名字》中,三葉與瀧男女身體互換的性別模糊做一些連結。

二、一語多釋義,日文字彙絕妙的多重意涵

《你的名字》10月21日全台正式上映(101703)

男主角在自己臉上寫下了「笨蛋」。

「結び」作為神明之名的解釋方式之外,透過一葉奶奶的敘述,更讓人體驗到言語之美,一個字彙所包含的種種意義與深意。一葉奶奶說,「將繩線連結起來的是『結び』,牽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也是『結び』,時間的流動也是『結』,全部都是神的力量。我們製作的結繩,也是神明的作品,體現了時間的流動,聚在一起成型,扭轉、纏繞,時而返回原路、或者斷裂,接著又再聯繫一塊,這就是所謂的『結び』,是所謂的『時間』。」

簡單被拿來當作動詞用的字彙,追溯神話歷史源頭,擴展更多解釋與用法,其實很多日文字彙都做得到,它們都有自己可愛又美麗的故事,只是對外國人而言,實在很難進入這種語境。不過新海誠揉合了影像呈現,讓人透過敘述的語調以及解釋,而更親近這個字眼。總是訴說著宇宙、腦子充滿星體理論的新海誠,並沒有忘記傳統文化的那一塊。

三、東京旅遊,輕鬆就可以達成踩點「朝聖」之旅

被譽為背景之神的新海誠,其細緻的作畫風格不只體現在宇宙、絕景的夢幻描繪,也在於他將實際存在的景點忠實呈現。這也讓影迷們方便在去日本旅遊時,順便踩踩點、朝聖遙想一番。視覺海報中兩人交錯的階梯,以及最後相認場景,其實是在東京新宿區的四谷須賀神社前階梯。座落在住宅區,須賀神社低調地祝福守候著在地的居民,作為在地信仰中心。它有凝聚周遭鄰居們的力量,如今作為電影的重要場景之一,也被粉絲們視為聖地。網路上都可以看見許多綁著紅色髮帶的女孩,到階梯前拍紀念照的成果呢。

2a0bf1f0-6f0e-11e6-b19a-2373868411e2_main_vsl02

電影裡的階梯竟然是真實場景。

另外,筆者最喜歡的場景,還有一場兩人分乘不同電車,從窗邊看見彼此,因電車交會時近乎觸及到對方,卻又被電車帶離彼此的橋段。這是在 JR「四ッ谷駅」附近。由於線路設計,同樣是「線」的相反方向列車,會在四ッ谷駅附近,有一次近乎貼緊著彼此的距離,然後大約維持五六秒後,再錯開駛離。這幾乎是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經驗,卻因為新海誠的細膩設計,讓電車交會的日常風景,增添了浪漫且命定的氣息。

四、新海誠沈澱十多年的溫柔獻禮

筆者於 9 月時,在日本參加了導演見面場的放映場次,映後新海誠出席,因為時間還有一點剩,便開放了一個問題讓觀眾提問。提問者是一位約 30 歲的男子。他有些激動地說,他是新海誠導演的鐵粉。根據他對導演作品的認知,依照「慣例」,這部電影原本該會結束在三葉與瀧兩人分別在不同電車中,四目相接後啞然而止才對,但導演讓他們相遇了。他不知道其他鐵粉是怎麼想的,但他感謝導演做了這番不留白、不帶遺憾的安排。

而新海誠的回應是,這是「為了你們而設計的收尾」。

《你的名字》10月21日全台正式上映(101705)

女主角在自己臉上寫了「傻瓜」,對應男主角。

對於被「虐」了這麼多年的粉絲,新海誠的故事起點,總是先設下不可違逆的距離,終點未到就知道必然悲劇。即使如此,這才是新海誠式的色彩,帶著悠長的憂愁。隨著宇宙的漂移與年歲的増疊,新海誠多了更多溫柔與柔軟,「各位觀眾在聽見音樂響起的時候,應該認為故事就會這樣結束了吧?而這次的結尾,就是為了這麼想的你們,所做的設計。」

新海誠說,2000 年時的自己,恐怕也不會想到用這樣的方式作結,但這十多年來,創作與生活的經驗帶給他不同的啟發。尤其是 311 地震後,為什麼什麼都做不了呢?為什麼自己會如此無能為力呢?會不會有一天同樣的悲傷,也降臨在自己的身上呢?種種的情緒與反思,流竄在許多日本人的心中。或許是許一個未來與希望之光吧,即使他依舊剝奪了三葉與瀧的記憶,設下了三年的時差,卻給瀧能夠改寫悲劇的機會,讓兩人能夠相認、聚首,一同望向天際,攜手朝兩個人的未來邁進。「這些年來,我改變了,我想你們也改變了一些吧。」所以《你的名字》為什麼這麼紅呢?它有縝密的世界觀與邏輯,結合了超現實奇幻與超傳統神話的浪漫,每多看一次,就會多發掘一些驚喜,不只是關於一個男孩與女孩拯救世界的故事,更是一篇寄予著希望與溫柔的治癒祈禱文。

延伸閱讀:

院線影評/《你的名字》:以科幻手法帶出真實的情感救贖

新海誠電影大回顧,進入新海誠迷的專屬宇宙!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