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系列專題】之「新」章:新銳導演、新題材作品與入圍新面孔

1

入圍評點時便提到,在導演的美學偏好和刻意獎勵下,有特別多新銳電影導演、新題材戲劇在入圍名單有很高的能見度,再加上今年新設的「最佳新演員」,在在讓這屆金馬獎名單有不少新面孔,這些新面孔是否展現出台劇的新希望與新面貌?將在本篇專題文加以探討。

702x336x-e1461918951191-1078x516.jpg.pagespeed.ic.YXk5EvFx98

《川流之島》可說是今年金鐘迷你劇集類的大贏家。

新銳電影導演 開始橫跨電視電影創造新頁

金鐘向來偏好電影質地與節奏的傾向,在這屆李祐寧導演的主導之下似乎變得比過去更加強烈,不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5 個入圍者有 4 個入圍金穗或金馬的紀錄,電影出身的導演作品和技術人員亦攻佔不少獎項。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的 5 個入圍導演中,只有邱皓洲是較為純粹的電視導演,從電視電影、迷你影集到長劇、偶像劇都有拍過。其餘 4 名新銳導演都有不小來頭:柯貞年早以短片《無名馬》入圍過金馬最佳短片,去年的短片《溺境》亦是雙料入圍台北電影節與金馬影展;一樣是北藝大電影體系出身的陳宇詰畢製《我的拼湊家庭》就拿過金穗獎、入圍台北電影節,今年的《再見女兒》也已在金鐘公布前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拿獎,並入圍釜山亞洲電影之窗單元;曾英庭的首部劇情長片《椰仔》也是金穗和台北電影節雙料入圍,能擠進台北電影獎劇情長片決選尤其不易。《川流之島》的詹京霖就更是無須多言,以短片《狀況排除》打敗一眾前輩,幾近破格地拿下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幾乎可說是同輩導演中最受矚目的一個。

除了電影系統出身的導演本身功力被肯定外,《溺境》《衣櫃裡的貓》《川流之島》《再見女兒》等四部劇集都入圍了音效獎;詹京霖本身也入圍了剪輯獎,而以《紫色大稻埕》入圍剪輯的蕭汝冠,也是過去與林正盛、侯孝賢都合作過的資深電影剪輯師;《川流之島》和《衣櫃裡的貓》更同時雙雙入圍攝影與燈光獎。在不分類別的技術獎,今年電視電影入圍項目遍地開花、一枝獨秀,入圍比例完全壓過長劇和其他類型節目。今年入圍名單的技術獎項高比例地集中在這幾部電視電影,反映了評審不只偏好電影美學,更以電影製作水平為依歸。但事實上這幾部作品並不全然在技術上都如此全面到位,舉例而言,若以電視節奏的需求角度來看,《紫色大稻埕》的剪接甚至略顯拖泥帶水。

自從公共電視開台以來,從「紀錄觀點」、「人生劇展」到「學生劇展」,都大量讓電影和電視的人才得以彼此流通交流。台灣電視和電影之間的距離不如 1980、90 年代以來的各行其是,新銳電影導演不斷為台灣電視注入新血的同時,也有電視導演往電影去挑戰,對於影視與創作的多元化,無疑都是正向的力量。如陳宇詰參與編劇的《藥笑 24 小時》以黑色喜劇講述家庭悲哀,打破「人生劇展」一向予人的苦情印象:過去幾年都以拍攝電影短片為主的柯貞年,今年也成為「植劇場」延攬的主力導演之一,在在都是新銳導演能為電視帶來新可能和生命力的明證。

但一味跟著影展品味給獎,對於一個電視獎來說,未必是好事。電視和電影本有不同的觀影節奏與需求,以電影節奏和質地作為整體美學及技術的唯一依歸,事實上並不合理,亦不必要。

台劇的新意在哪裡?改編、類型與創新

另一方面,在評審幾乎刻意的追捧新題材下,入圍名單確實出現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新題材劇。除了較容易挑戰新題材的單集電視電影外,有新意的長劇幾乎人人有獎,包括《落日》《黑盒子》《哇!陳怡君》《新娘嫁到》《我家是戰國》等,而《必娶女人》《失去你的那一天》和《一代新兵八極少年》則是在既有的類型上做出新的嘗試。

story

《哇!陳怡君》縱然後來氣勢不足,但還是入圍了兩個獎項。(圖片截自官方網站)

落日》是客家電視台推出的警探推理大戲,邱皓州從《神仙谷事件》開始就很認真要挑戰本格推理劇,可惜原創的《神》劇從劇本到執行都不算成功,這次《落日》根據楊日松法醫的親身經歷改編成劇,在細節考證和警探辦案邏輯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同樣是客家電視台製作的《黑盒子》,則邀請曾以《特價新聞》入圍長篇劇本獎的涂芳祥再度挑戰新聞犯罪題材,架構概念新穎而不落俗套。《哇!陳怡君》則是邀到金鐘編劇吳洛纓挑戰向來被視為收視毒藥的政治題材,並邀請金鐘導演瞿友寧和電影導演周美玲共同執導。《新娘嫁到》首度以外籍配偶的視角切入,重新檢視台灣家庭對外配的歧視,呈現外配實際的生活困境。

即使上述的每部劇執行上不見得同樣成功,但在題材上開出各種不同的花朵,仍然呈現出在低迷的狀態下,還是看得見有心的創作者努力打破框架。

11779888_431856827002329_5057106865419622512_o

《失去你的那一天》探討了罕見疾病議題。(圖片截自官方臉書)

作為今年度代表參戰的偶像劇《必娶女人》從劇名到設定,都企圖打破傳統偶像劇的性別角色框架,以銳利的台詞道出貼近生活的兩性甘苦;《失去你的那一天》則是以罕見疾病議題切入偶像劇純愛架構;《一代新兵八極少年》的題材特別值得一提,它乍看又是一部軍事劇,但它難得地不是以搞笑為主,而是認真處理軍隊中權力與教育成長的部分,加上以八極拳武術作為亮點,就題材上真的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可惜劇本不久就散掉,年輕演員的演出也參差不齊,所以執行上沒有能發揮完整的潛力。

就本屆入圍者看見的新意,可看出類型與改編成為台劇創新的兩大助力,不但如前篇專題所述,時代劇多仰賴有厚度的文本改編而成,《落日》也改編自真實經歷,植劇場也即將推出兩部改編戲劇《五味八珍的歲月》(改編自傅培梅原著)和《花甲男孩》(改編自楊富閔原著小說),也許「IP」這個詞會漸漸催生更多新題材台劇,而推理類型這兩三年也有不中斷的嘗試,兩者皆十分可喜。即使是在既有的愛情或軍教劇中,也開始有了內部革命,以舊框架注入新內容,也許是在創新與保守間取得平衡的好手段。

延伸閱讀:

專訪《川流之島》監製曾瀚賢/如何用電視預算,拍出電影質感?

第五十一屆電視金鐘獎完整入圍名單

【金鐘獎專題】從入圍名單看金鐘 51 的變與不變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