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49 屆金鐘獎上,台視以製鞋業為歷史軸線時代劇《雨後驕陽》和改編鍾文音原著、以家族史寫台北市城鄉變遷的《在河左岸》大放異彩。金鐘 50 則有時代貫穿 90 年代到現代的《16 個夏天》與大河劇《新丁花開》互相爭鳴,時代劇難寫難拍,但成功的時代劇不但能承載、喚起觀眾的共同記憶,更能讓導演、編劇乃至演員展現少見的格局與可能性,也因此每年都能成為討論度最高的台劇類型。
在舊有營利模式即將被新媒體取代的此時,電視劇確實面臨寒冬和巨大的轉型關卡,也因此大部分製作單位反而在新時代趨向保守,以愛情家庭劇固守青壯年以上的電視收視率基本盤。在這樣的氛圍裡,大膽挑戰需要資金與苦心,拉出大格局的時代劇更顯難得。而在今年金鐘參戰的長劇裡,竟一次有了四部時代橫跨二次大戰的時代劇《一把青》、《燦爛時光》、《春梅》、《紫色大稻埕》,實屬不易。
然而入圍名單出來後,大家驚詫地發現除了《一把青》如預期般狂掃入圍外,《紫色大稻埕》雖然入圍六項,但多以技術獎項為主;四部中執行相形最為失色的《燦爛時光》反倒入圍重要獎項;而成功將通俗劇與紮實歷史背景結合的《春梅》更成為本屆最大遺珠,竟然在入圍上全軍覆沒,更是讓人不解。本篇專題將先概括介紹四部戲劇並簡單評點,再來探討這樣的入圍結果,是否反映金鐘評審特定的品味傾向甚至史觀觀點。
一頁歷史 四家爭鳴
今年金鐘獎最大的看點之一自是名著改編、叫好叫座的《一把青》,幕後不但有白先勇的原著為其背書、童子賢資金力挺,製作團隊更是由多次入圍金鐘、亦多次改編白先勇的導演曹瑞原掌旗,還邀到《回家》的金鐘編劇黃世鳴苦心孤詣重新建立時代氛圍。
編劇和對白向來是曹瑞原的軟肋,這次有了黃世鳴的加入,細密地將白先勇輕巧地知篇敷衍成紮實的歷史史詩劇,顯然幫了曹瑞原不少忙,讓曹瑞原繳出從影以來最好的導演作品。《一把青》從劇本、美術、執導到表演都十分穩健,不但眾多性格分明的角色各安其位,更將大時代的顛沛流離以冷靜卻悲憫的鏡頭娓娓道來,在過於不及間拿捏得當,從風格到節奏都非常出色。能打破《雨後驕陽》的入圍紀錄,絕對沒有異議。甚至在演員獎項上,男演員包括楊一展、藍鈞天甚至鍾承翰都有相當眼的演出,尤其藍鈞天難得拿到層次如此豐富的角色,精彩的演出卻未能獲得入圍,絕對是今年金鐘遺珠無誤。(這時還真希望他之前沒有演過長劇的配角只演過電影,那至少還可以入圍個最佳新演員…)
在電影《大稻埕》歷史考據的悲劇程度後,葉天倫回到電視劇戰場,這次紮實地改編台灣美術家謝里法據親身經歷與詳實考證寫就的大河小說《紫色大稻埕》(原名《原色大稻埕》)。從日治時代導入美術現代性的主軸,側寫整個台灣從 1920 年代到二戰前後的歷史起落,從日治現代性的繁華到二戰爆發後皇民化時期的高壓催逼,前後呈現了台灣的朝氣和悲情。當然很可惜,後期因為收視不佳,三立居然自砸招牌的腰斬這部戲,所以尾聲並不確定原本製作團隊是否有想處理戰後的衝突與轉變。就最後完成的戲劇本身,是完整地從日治初期處理到二次大戰期間,再從解嚴後回望的眼光,重現當年被湮沒在戰火人禍的璀燦人文結晶。
雖然《紫色大稻埕》在執導上不如《一把青》純熟流暢,美術也是用心有餘、時代感略顯不足(做得非常精細但完全嶄新得告訴你我就是剛做好的道具…)。但兼具歷史使命和通俗劇架構,務求雅俗共賞的用心,以及演員精彩的演出,都讓《紫色大稻埕》即使後段因為腰斬稍微亂了腳步,整體而言仍然在水準之上。在主創入圍上全軍覆沒,已經讓人十分傻眼,在演員上只有一人入圍,更是讓人意外。《紫色大稻埕》亦是演員眾多,且各有發揮空間,硬底子演員謝瓊煖、徐麗雯、莊凱勛等人的演出自然不在話下。年輕演員施易男、柯佳嬿、鄭人碩、傅小芸等人也表現得十分整齊,最後居然只有鄭人碩在演員入圍上保住一席,真讓人徒呼負負。
公視時代劇向來是金字招牌,但今年鄭文堂的《燦爛時光》概念甚佳、執行卻十分落漆,作為今年漏洞最多、執行最左支右絀的時代劇,《燦爛時光》卻在今年金鐘斬獲數項大獎入圍,是今年的金鐘奇葩之一。《燦爛時光》亦是從二次大戰期間開始講起,從日治皇民化時期如何剝迫台灣人,到戰後國民黨如何剝迫高壓統治台灣人,再爬梳台灣如何掙脫長達近百年的外來政權統治,迎來解嚴後的自由空氣。《燦爛時光》非常勇敢地直面台灣史最黑暗殘酷的一面,更企圖把從四○年代到八○年代的歷史起落完整交代,作為本篇討論四部時代劇中唯一原創的作品,《燦爛時光》的歷史企圖心和台灣主體性都最為明確。
然而在執行上,從導演、編劇、演出、美術都漏洞百出,看到日治時代的印刷紅布條我眼睛都快直了,比起其他三部時代劇在細節上的考究,《燦爛時光》最重蹈台劇不重視細節的問題,只有立意甚佳,執行卻不少地方十分悲催。第一代的故事靠著與《悲情城市》極其相似的架構與背景:一名宛如文清的沉默少年和去南洋當兵回來後時清醒時瘋顛的哥哥,以及一群知識分子同儕,再加上硬底子演員和巫建和、傅小芸的穩健演出。雖然美術、劇情還是時不時很破壞時代氛圍而令人出戲,但主軸還是有動人的地方,到了第二代卻是完全的崩壞與悲催,無論是編劇或演員都抓不到時代感,故事也是支離破碎。最後殘破的《燦爛時光》竟然硬生生壓過《紫色大稻埕》入圍數項大獎,相信是本年度最令人不解的地方,這部分將在下節進一步討論。
不過要講到悲催,再怎樣也沒有人比今年的《春梅》更悲催了。配合這段沉痛的調性,選了這張冷色調的主視覺。
台視時代劇《春梅》根據金鐘編劇黃志翔的小說《望鄉》再度改編,比起前一版的電視劇避開歷史敏感情節,這次《春梅》從開場的農民組合抗爭開始。一路順著台灣的左派抗爭史和春梅的醫護背景,不著痕跡的以通俗劇主軸帶到日治時期的左派抗爭、公衛現代性到複雜的日本、中國、台灣間角力關係乃至國族認同流動,格局宏大驚人。在格局宏大之餘,用心賦予所有角色合理的情感與動機更是難得,在一部隱含如此多歷史線索的時代劇中,角色幾乎都不是功能性的存在(我就是來革命、我就是來欺負你之類的)。可以讓人理解其背後脈絡,從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革命分子、苟且偷生之人…每一個角色都有其可愛可恨的地方,實在是從編劇、執行到演出都十分成功才能有的成果。即使最後收尾段不如中前段來得理想,《春梅》仍是本屆金鐘參賽者中,我心目中最好的時代劇。
除了主創非常優異,從攝影、演員、音樂到美術也不遑多讓,《春梅》整體的製作水準驚人的整齊,找來方文山寫一系列主題曲優雅的台語詞不但是創舉,更讓戲劇的整體性和調性得到烘托。演員也是處處可圈可點,尤其席曼寧和韓宜邦照理說早就預定好金鐘入圍,楊子儀、李沛旭、曹景俊、朱蕾安等演員亦是表現出色,最後竟然一項都沒入圍,真是叫做好戲、演好戲的人情何以堪!
入圍結果 既有史觀是否成了隔閡?
在評點金鐘時,已經點出評審團主席雖然交接,卻是幾乎完全同質性的交接。從虞戡平到李祐寧,同樣是沒做過電視、高齡六十多歲的外省電影導演,其品味與史觀都十分可以預期,從入圍名單看起來也確實可以造成入圍名單上的偏頗。
《一把青》本就是外省作家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中的短篇小說改編,其歷史脈絡是跟著國民黨軍隊從中國來到台灣,與外省電影導演的史觀乃至人生歷程都是完美的重合。相信《一把青》的好,金鐘評審全都看得到,看時可能掉的眼淚還不比觀眾少。所以《一把青》最後的入圍數目與賽前預測並無太大差異,頂多只有演員部分楊一展和藍鈞天成為遺珠中的遺珠。
但在金鐘評審面對一路從日治寫到戰後、以本省人經歷歷史起落為出發點的《春梅》《燦爛時光》與《紫色大稻埕》時,很顯然無法客觀判斷出美學與執行的好壞。尤其被邊緣化的《紫色大稻埕》與完全被排除在外的《春梅》,竟然比執行更差的《燦爛時光》壓過,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幾部劇可能是因為符不符合金鐘評審原本的歷史觀感,而被評為優或劣了。
三部戲當中,只有《燦爛時光》直接從太平洋戰爭末期切入,因為全劇主軸在表現台灣受外來政權連續的壓迫,所以日本政府在劇中仍較為接近過去黨國教育中所呈現的高壓統治者,對台灣人充滿歧視與壓榨。相反的,《紫色大稻埕》和《春梅》對於日治時代的著墨甚深,在書寫中國、日本、台灣之間的關係上也盡力呈現不管國族認同,每族人都有好人壞人,甚至探討到不同階級、不同出身、個人經歷造成的不同影響。所以英雄所見略同,在這兩部劇中,都盡可能呈現出日本(人)與台灣(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與面貌。
舉《春梅》為例,日本人當中固然有充滿歧視的千金小姐、採取高壓甚至小人步數的政府官員、自私的資本家,也有對台灣土地有情感的灣生、有不因國族就給予差異待遇的正直官員等等。《春梅》和《紫色大稻埕》在戲劇和角色上的立體化努力,呈現一個既朝氣蓬勃又充滿殺機的日治面貌,似乎得不到金鐘評審的青睞與認同,很難不說可能是出於對這段歷史陌生,所造成的美學偏誤。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