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費雯麗
走出電影院,我內心是崩潰的,我想, 日本影評人只給《火星異種》評 5 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火星異種》是一部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的科幻片,內容描述五百年後,地球人口爆炸,居住品質大幅下降,因此有科學家開始進行一項火星「地球化」計畫,為移居火星做打算。科學家們在火星釋放大量青苔與「黑色生物」,讓火星變得一片漆黑,有利吸收陽光,得以釋放鎖在火星地底結凍的二氧化碳,讓低溫的火星變溫暖,而這個「黑色生物」的首選,就是人見人厭、生命力超強的蟑螂。隨後,地球上又有一群被選出來的「除蟲大隊」被送去火星進行打掃任務,這群人卻沒想到蟑螂在嚴峻的環境中近化突變,從「小強」變「超強」,成了生命力戰鬥力都驚人的火星異種。不過這群除蟲大隊可非赤手空拳,他們上火星前早已被「改造」過,成為了施打藥劑後,就能誘發出體內昆蟲基因的昆蟲戰士。
平心而論,主題大綱其實頗有趣,每個角色所配給的昆蟲,也都有憑有據地發揮出其特性,找的演員有名又有演技,但卻讓人感到集體性地崩潰,日本影評人前田有一在專欄中痛批該片,並只評了 5 分(滿分可是實實在在的 100 分),同身為「受害者」的我,試圖讓自己的犧牲有點價值,探討這部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歸結出以下三點:
一、迷妹萌不起來
細數火星異種的演員們,包括擁有健美肌肉與英俊外表的伊藤英明擔綱男主角,還有不用多說的傑尼斯偶像山下智久、演技實力派的山田孝之、收放自如可帥可怪的小栗旬、2006 年得過國民美少女模特兒部門獎的武井咲、從《火線交錯》開始就令人難忘的菊地凛子、身材曲線傲人的小池榮子、個性派演員瀧藤賢一,以及兼具帥氣與甜美氣質的前 AKB48 成員篠田麻里子等人。
演員陣容一字排開就星光熠熠,卻仍撐不起這部電影,因為裡面所有角色就算顏值再高,他們終究會變成昆蟲,且大部分的人都會慘死,不是砍頭腰斬就是斷手斷腳,沒有浴血奮戰的壯烈場景,因為噴灑出來的都是汁液,視覺上不會好看到哪裡去,這是這部電影的先天性設定,避也避不掉。
猶記還沒看電影之前,有一篇新聞特別提到山下智久在這部電影中以「跟從前相較起來較短的短髮」,萌倒眾迷妹。我試著放寬心,告訴自己就算電影不好看,就當看看菊池凜子或山田孝之的演技,或者看山下帥哥也行,可惜山下智久帥不過 30 分鐘,大部分的時間都長觸角。好,退而求其次,第一階段的變形還是保持著一定的輪廓,但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變身,看點完全毀掉。我覺得後悔,應該要提早有所警覺的,當一部電影得拿演員的頭髮長度做文章,那它一定有很大的問題。
二、特效娛樂不夠力
好吧,用美觀度來評比這部電影,也許並不公允,因為這部電影追求的是精彩打鬥場面,壯闊蟑螂大軍。如果說在進場前就知道電影裡包含了小強,自然會做好接下來將看到噁心場面的心理準備,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就像明明懼高卻又想挑戰雲霄飛車、明明知道對方是混蛋卻遮住眼睛狠狠去愛,想要被驚嚇被折磨一下的感情很正常,但明明心中有譜,對方卻演奏出彆腳樂章,要噁心不夠噁心、要熱血不夠熱血、要惡搞不夠惡搞,半調子的特效不上不下不知所云,就連想要害怕遮眼的權利都沒有,因為不知道全場最高潮、最驚恐的瞬間在哪裡。
身為主役的「火星異種」們戲份也沒想像中多,故事一半在介紹人物過去,一半在做昆蟲百科闡述昆蟲特性,即便現在科幻電影中,角色們的故事要講得好才夠深刻,加上這些角色們其實頗好發揮,劇中已經藉由他們本人之口,自嘲自己是地球的「垃圾」(除蟲大隊們不是有前科就是窮人)來消除火星的「垃圾」(害蟲),但僅用幾句話帶過,還沒感覺到醍醐味角色就領便當,也沒善用昆蟲特性梗,既不感動又沒共鳴遑論讚嘆,整部戲的平衡完全失調,實在可惜,也不禁讓人想問,這部電影的特效經費有多少?值多少?
三、漫迷被毀世界觀
實寫很難,因為漫迷心中有把尺,要去符合每個人的想像並不容易,所以我刻意不在看電影前接觸漫畫。在經歷過電影的「洗禮」後,我才翻開漫畫,不禁感嘆這又是一部砸鍋的實寫作品。
以故事發展來說,電影沒有太多改變,漫畫中因為火星任務是國際性參與,所以角色們幾乎來自不同國家,電影因為選角,改成幾乎都是日本人,這點倒也可以接受,伊藤英明的形象也頗契合主角小町小吉,甚至山田孝之扮演的角色都比漫畫原型來得美化得多,角色故事、昆蟲設定亦大致符合原著,但這部電影還是改編失敗,原因就出在導演三池崇史根本沒讀懂故事在說什麼。
每個創作者都該有自己的風格,才能塑造自己的品牌,三池崇史是眾人所知的「任性」導演,個人色彩強烈,但作為改編,某種程度還是要尊重原作,劇情可以更改、人物可以減少,若精神和主旨如果改了,那大可不必改編,自行原創不就行了?否則也是獲得版權的「山寨」版,外殼相似,味道卻走樣。
《火星異種》其實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角色們在地球沒有明天,他們或犯罪或貧窮,他們是社會底層,他們不被當人看,即使接受手術後獲得了昆蟲的能量,比常人更強大,卻也離作為人的道路更遙遠,山田孝之的角色蛭間一郎在漫畫中內心自問——「即使這輩子只是一個被人當作蟲子來利用的人生,人類還會擁有意志嗎?」精準點出他們的戰鬥,其實是充滿著絕望與虛無的,而當假扮成蟑螂的維多利亞(菊池凜子 飾),拿出通訊器和陰謀者對話的那一幕出現時,又將這種無意義的無力感推向最高潮,誰才是食物鏈的高層?誰有撲殺的資格?誰有資格當人?可是三池崇史持續運用他無厘頭的處理態度,抽掉作品意涵的底蘊,讓故事成為真正荒唐的笑話。
山下智久的角色原型是我在漫畫中最喜歡的角色提恩,他的昆蟲基因是沙漠蝗蟲。漫畫在他戰鬥時,除了繪製他凜冽豪爽的攻擊之外,一旁還引用了聖經中對蝗蟲的描述,比如「你若不能容我的百姓去,明天我要使蝗蟲進入你的境內」,還有「他毀壞我的葡萄樹,剝了我無花果樹的皮,剝盡而丟棄,使枝條露白牠們面前如火燒滅,後面如火焰燒盡,未到之前,地如伊甸園,過去之後,成了荒涼的曠野」,雖然我不是教友,但契合的引用足以令人起雞皮疙瘩,我並不期待旁白把這樣的描述唸出來(那會更慘),但當你看見漫畫是用具有詩意與哲理的方式形容,反觀電影,沒深度又沒爽度,就會覺得處理方式幼稚又膚淺。
而當提恩為了戰鬥,一次又一次地施打藥劑,最後身體不堪負荷變得面目全非時,唯一僅存的戰友流著淚,告訴他不管變成什麼模樣,他們都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是全劇張力最高之所在;但拍成電影時,卻一點想哭的感覺都沒有,只看見山下智久帥臉變蟲臉,沒有情緒累積、沒有感情共鳴,觀眾別說淚眼,翻白眼都來不及。
登上火星沒多久就被秒殺的武井咲設定的昆蟲基因為蛾,她就算沒有意識了也會吐絲的設定,其實也是具有牽引作用的,也象徵著羈絆、生產力,漫畫其實是引用了日本古事記的典故,為故事埋下火星「文明化」的可能性與潛在威脅感,電影卻轉化成得以誘發塵爆效應一舉消滅蟑螂大軍的最終兵器,那一幕讓我想起多年前的電影《哥吉拉 vs 摩斯拉》(摩斯拉也是蛾的變形,是人類的守護神)。不知三池崇史是否有意致敬,但與其把二十年前的哏拿出來用,我更希望他更有新意/心意一些。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還是決定要去看,我不會阻止你,你可以去測試一下對三池崇史的忍受度下限,增加閱歷,看見地獄之後就不怕魔鬼。所以這部電影真的只配得 5 分嗎?看完文章了,你說呢?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