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苔熊
接續上篇提到札維耶多藍的自傳式電影,同時也是「母親二部曲」的首部曲《聽媽媽的話》,幾年後,多藍從另一個角度,述說一個類似故事——《親愛媽咪》( 2015 )。這是一部悲慘而無力,卻每一秒都有張力的電影,電影開頭便敘述有過動症與衝動行為的史蒂夫,因為情緒失控炸掉了一間店,還讓其中一位少年嚴重灼傷,因而遭拘禁,儘管他在拘留中心內打爆許多管理守衛,母親仍一心希望能把兒子接出來,一起生活;故事便從此處開始。
《親愛媽咪》:孩子,最不捨也最得捨的痛
「愛一個人並不能拯救他們,愛沒有效力。」故事一開頭,一位類似少年保護官的女人跟片中作為主角的母親黛說,她建議媽媽放棄扶養權,將史蒂夫交給醫院終生處置。
「兒子」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從心理動力的觀點來看,兒子的身體裡流著自己的血,外表又有自己愛人的影子;但當有一個人是這樣的存在時,代表他同時也承襲著你對自己與伴侶的愛與厭惡。對黛來說,兒子儘管犯下再多的滔天大錯,仍是自己心頭上的一塊肉——尤其,她的愛人已經過世了。她對先生的愛與恨、被拋下來的悲傷與懊悔、很多的不捨與補償,全都投射到史蒂夫身上,她在大街上摟著剛出關的史蒂夫,親暱地親臉頰,把自己的香菸給他抽;在他打手槍時,若無其事闖進他房間;明明沒有錢,卻還帶他去買文具等。
史蒂夫也一樣,還沒處理好父親離去的傷痛,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對母親的投射,只好以同樣的愛憎「回饋」給母親。他滑著滑板,到超市用手段「弄了」食物和項鍊給媽媽(項鍊上面寫著 Mommy ),黛卻以為他是去「偷」來的,史蒂夫覺得被羞辱、不信任,於是兩人起衝突,扭打成一團。史蒂夫多麼想成為一個「正常」的小孩,多麼想照顧母親,但不論他怎麼做、怎麼努力,母親都不滿意(這劇情熟悉嗎?其實,這個「一直無法讓媽媽滿意」的小男孩,可能就是導演多藍本人)。
一個教育程度低落、一直覺得被瞧不起的女人;一個衝動暴走、對媽媽有依戀、一直不被了解的少年,兩個都是需要愛的人,都想從悲哀的過去裡面爬出來,卻因為情緒的糾葛,像是在流沙裡掙扎,越陷越深。
於是,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引誘」對方生氣,當彼此都想把那個「不被接受的壞自己」投射到對方身上,並藉由控制對方來化解焦慮的時候,終究會把彼此逼到崩潰的絕境——這就是傳說中的「投射性認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陳增穎,2004;樊雪梅,2000 )。
*這是一個超級難(但研究所幾乎必考)的概念,融合很多複雜防衛機轉、好我/壞我、佛洛依德的移情與反移情等,甚至不同理論學家也都提出過不同觀點和看法,所以讀者看不懂很正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有許多資料,也可以參考下面延伸閱讀的文獻。
消失的父親
所有的攻擊,都是一種對自我的消滅,但這樣的消滅卻也挑起焦慮。《聽媽媽的話》《親愛媽咪》裡的母子之所以如此糾葛,或許是因為他們的關係既像情人、卻又是有血緣的親人,彼此的焦慮無法被處理,就以各種高情緒表達( high expressed emotion )的方式顯現出來,怒吼推倒,自傷傷人( Vaughn、Leff,1976 )。
「誰是你老子?誰是你他媽的老子?」史蒂夫一邊玩著超商的手推車,一邊問自己,最後把推車翻倒、猛踹幾下。
「我他媽有提起你死去的父親嗎?沒有。所以請閉上你他媽的嘴,別碰我!」家教老師說。
史蒂夫在一次發飆後,和家教老師發生衝突,也勾起了史蒂夫喪父的悲傷,瞬間尿濕了一褲子。或許他對於外在的許多反抗、攻擊與失控行為,正是對於「爸爸怎麼沒有了?」的一種無聲抗議。
研究顯示,失去父親的少年會有較多暴力行為(石泱,2008 ),女性則是有會較多混亂的性行為等等( Steinberg,2015;秦穗玟、黃馨慧,2011;黃靜宜,2007 )。這也意味著,有時候父親的不在,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存在。
兩部電影都困在「母親結」裡,我們卻沒有問:爸爸去哪兒了*。但那個從未出現的父親,或許正化為一種內在的聲音,默默地支配著他們的生命。
*你也可以想想幾個例子:小紅帽、媽祖、虎姑婆、孟母三遷⋯⋯為什麼都沒有人問,他們的爸爸去哪兒了?
台灣父母的「願與怨」
讓我們把鏡頭從加拿大拉回台灣,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親愛媽咪》的情節可能不會完全發生在台灣,而會變成下面的形式:
- 笨的跟豬一樣。
- 看看別人家的小孩,有像你這樣嗎?
- 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我寧可你現在恨我,也不要以後恨我!
在華人文化脈絡下,母親的角色似乎更為複雜(江素芬、劉慈惠,2004;林惠雅、林麗玲,2008;陳富美、利翠珊,2004;陸洛、高旭繁與陳芬憶,2006;葉光輝、黃宗堅與邱雅沂,2006 )。例如,一個跟史蒂夫一樣被診斷為過動的孩子,她跟我抱怨媽媽總是把她當作機器人在管教的時候*,生氣地把我桌上一百多頁的教師手冊撕成兩半。但當我和她媽媽談話的時候,媽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跟我說:「大家知道我的孩子有過動症,全部的人都把矛頭指向我,問我怎麼『生』出這樣的孩子!」她的語氣充滿了委屈和無奈,再加上孩子的不諒解、婆婆的酸言酸語、先生的無法體貼,就可以想像很多親子衝突,其實父權主義價值觀也要負起一部分責任,《親愛媽咪》點出了這一點,而這一點在我們的社會更是顯而易見。
*本案例經個案同意後修改並模糊化刊出。
有時候,媽媽對我們的愛,其實是「願與怨」的結合:那些她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期待,是曾經自己想要達成、卻終究沒有完成的部分,將孩子當成她的延伸,最後都會形成某種埋怨。但我們相互埋怨,又離不開彼此。
母親,最遙遠的渴望
「這輩子唯一該殺死的東西,就是內心的敵人,難上加難。駕馭它是一種藝術,我們能當多好的藝術家呢?」——宇柏,《聽媽媽的話》。
綜觀《聽媽媽的話》和《親愛媽咪》,好像單親就一定很悲慘?但研究發現,單親/非單親、家中有/沒有父親並不是重點,而是你在成長的過程裡,是否有好好地被愛( Doherty、Kouneski 與 Erickson,1998;Draper、Harpending,1982;Michael,2012 )。其實,無論是在愛情或親情裡,不論是強勢或弱勢的一方,我們最深處的恐懼都是害怕被拋棄、被拒絕、被丟下( Johnson,2009 )。而這樣的恐懼,讓我們害怕壞事會發生,害怕對方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而開始退縮、開始說反話、也開始拉遠彼此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們會發現,那些和你刻意疏遠卻又經常引起你情緒的人,其實最深的渴望,是想要和你靠近。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Bateson, G.、Jackson, D. D.、Haley, J.、Weakland, J. (1956)。 Toward a theory of schizophrenia。Behavioral Science, 1(4),頁 251-264。 doi: 10.1002/bs.3830010402
Doherty, W. J.、Kouneski, E. F.、Erickson, M. F. (1998)。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頁 277-292。
Draper, P.、Harpending, H. (1982)。 Father absence and reproductive strategy: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頁 255-273。
Gomez, L.(2006)。客體關係入門: 基本理論與應用(陳登義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Heimann, P.、Klein, M.、Money-Kyrle, R. E.(2013)。New directions in psycho-analysis: The significance of infant conflict in the pattern of adult behaviour(第7冊)。:Routledge。
Johnson, S.(2009)。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Lifetime of Love(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劉淑瓊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Johnson, S.(2014)。愛是有道理的(Love Sense :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張美惠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Klein, 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6,頁 145。
Michael, E. L.(2012)。 The Changing Faces of Fatherhood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載於 Handbook of Family Theories。(頁 ): Routledge。
Steinberg, L.(2015)。Age of opportunity(不是青春惹的禍)(蕭寶森譯)。台灣:天下雜誌。
Vaughn, C.、Leff, J. (1976)。 The measurement of expressed emotion in the familie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5(2),頁 157-165。
王郁茗、王慶福 (2007)。 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 38(4),頁 397-415。
王慶福 (2000)。 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 8,頁 177-201。
石泱 (2008)。 單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爲成因之研究:權力控制理論的觀點[The Research of Deviant Behavior of Teenagers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A Perspective of Power-Control Theory]。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0),頁 51-90。
江彥陵(2006)。大學生親密關係中依附類型、衝突因應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江素芬、劉慈惠 (2004)。 單親媽媽與她的孩子之間-失去膀臂之後的日子與教養想法[How a Single-Mother Feels about Her Life and Child-Rearing after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新竹師院學報(19),頁 113-136。
林惠雅、林麗玲 (2008)。 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型態與幸福感[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Patterns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本土心理學研究,頁 199-241。
秦穗玟、黃馨慧 (2011)。 青少年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ce: A Study of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aipei, Taiwan]。應用心理研究,頁 219-251。
陳富美、利翠珊 (2004)。 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Parenting Experiences of Couples with Young Children: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parenting]。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7(4),頁 1-28。
陳增穎 (2004)。 論投射性認同與反移情。輔導季刊, 40(1),頁 1-11。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 (2006)。 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Psychological Traditionality, Modernity, Filial Piety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 Parent-Child Dyadic Design]。本土心理學研究(25),頁 243-278。
黃靜宜(2007)。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
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 (2006)。 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台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hinese Family Culture: A Study of 24 Familes in Northern Taiwan]。本土心理學研究(25),頁 141-195。
樊雪梅 (2000)。 論投射性認同。諮商與輔導(179),頁 21-25。
蔡昇邑 (2015)。 以客體關係理論角度探討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中之母子關係。諮商與輔導(352),頁 7-11。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