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苔熊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說:「我想殺了我媽!」你的反應是什麼?
如果是你的學生,你又會怎麼處理?當你正在心裡面 OS「你瘋了嗎?」的時候,請先想想看,你媽是否曾經對你做過下列事情:
- 曾答應要買手機或玩具給你,之後卻出爾反爾。
- 翻完白眼之後跟你說:「好啊,你就自己想辦法。我看你要怎麼做,就不要之後再來求我!」
- 吵架之後,媽媽試圖想要和你和好,可能是買東西給你吃、或帶你去玩,在你好不容易拉下臉陪她之後,她卻又嫌棄你礙手礙腳、慢慢吞吞。
- 一邊說「我沒有生氣」,一邊把門很用力地關上。
- 當你羨慕別人家的小孩有某些待遇的時候,她會說:「他們家是他們家,不然你去做他們家的小孩啊!」(通常你也可能會賭氣地回應:去就去,誰怕誰!)
- 想要賭氣逃家、破壞一些東西來氣媽媽,但她總吃定你還是會回家,並等你回來後再酸你:「不是很厲害?都可以不用回來?」
怎麼樣,覺得熟悉嗎?其實這些都是電影《聽媽媽的話》(札維耶多藍,2009 )裡面出現的劇情(當然從文化的角度,做了些許修改),如果你也是那種當別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時,會想翻白眼的人,那麼你一定要看這部片!
除了情人以外,爸媽大概是世界上,唯二會讓我們又愛又恨的人,但每到母/父親節,大家總在充滿無限正向的迴圈中,當了一、兩天的孝子/女,然後仍然恐懼過年和其他見面的日子。
《聽媽媽的話》:母親,是最近也是最遠的距離
加拿大鬼才導演札維耶多藍( Xavier Dolan)的作品都以驚悚著稱,但驚悚之餘,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什麼是你想要的親情?如果父母的愛「太痛」,那你又能夠做些什麼?
半自傳式電影《聽媽媽的話》是札維耶多藍的「媽咪二部曲」首部曲,也是他 19 歲首度執導電影,就獲得坎城影展三個大獎的處女座,更奇杷的是,他還自己下海當主角。
故事描述十六歲的高二男主角宇柏,在父母離異後就和母親一起生活,可是兩個人都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覺,很多時候會以很誇張的舉止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這個需求裡,往往夾雜著好多種複雜的情緒。
舉例來說,影片剛開始,媽媽載著宇柏去上課,然後打開車內的收音機,宇柏抱怨她這樣做會不專心開車,媽媽卻不斷地強調:「你自己到班上調查看看,在你這個年紀,有多少媽媽還會載自己的小孩上學?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然後宇柏戴上耳機以表示對媽媽的「尊重」,媽媽要他把耳機拿下來,他不肯,最後媽媽把他趕下車,要他自己走剩下的路去學校。
在這個片段裡面,你看見了什麼(通常這也是在許多心理治療的課堂上,教授會拷問學生的問題)?
我的觀察啦,我習慣把這樣的爭執稱作「汽車廣播劇本」,容易發生在親子或者情侶、夫妻之間。劇本通常是這樣上演——在關係內擁有權力和支配權的一方,一邊開車一邊打開廣播時,常感受到不被重視的另一方,心裡就會想:「看吧,他把廣播打開,就是不想要和我說話。」於是為了引起對方注意,只好用一些激烈言語或情緒表達,而開車的人會覺得對方無理取鬧,兩人的對話就像是在平行世界一樣,從未聚焦卻又難以停止(終於知道為什麼情侶吵架會造成車禍了吧)。
追——逃關係:我想靠近你,卻又怕被你傷害
作為觀眾,我的感覺是:宇柏心裡面對媽媽是又愛又恨的,他恨媽媽什麼事都想支配他、把他管得死死的,也恨她講話顛三倒四,曾答應的事情又不算數;但他同時也很愛她,像是一起吃飯時,會注意她嘴巴旁的奶油沒有吃乾淨、會想討好她來獲得注意,但不論他怎麼做,他的媽媽似乎總是不滿意。
「我的母親
我向你坦承虛偽世界的暗礁
撞開了我那葉脆弱的扁舟
我願以所有幸福換來母親的溫柔 」——宇柏,《聽媽媽的話》
根據依附理論,這樣的狀態我們稱作「追——逃關係」(王郁茗、王慶福,2007;王慶福,2000;江彥陵,2006 ),總是追著要求、希望兒子改變的母親,卻又擔心兒子會討厭自己;以及一個很害怕母親生氣、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的兒子,常躲起來不願說出自己的感受,卻又渴望被母親所了解,渴望回到幼時與母親緊密而開心的連結,所以當他最後逃離寄宿學校出走時,在桌上留了一張字條:「想跟我談話,就到我的王國來找我。」
戀母情結其實也是恨母情結
我記得我第一年唸心理學的時候,覺得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說的都是屁話,搞得好像每個人都好像要和媽媽發生關係、每個人生命中所有的困頓,都是爸媽害的一樣;但後來才發現,這樣的理解其實是一種誤解。晚近的精神分析以及客體關係理論,漸漸把這件事情說得更清楚:所謂戀母情結,或許並不只是對媽媽那種很愛很想上她的感覺,而更多是來自於一種矛盾——那是一種小時候,母親可以主掌我們的生死,給我們奶水、卻又可能會把我們丟下的,那種渴望又恐懼的感覺(套句當代流行語: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Heimann、Klein 與 Money-Kyrle,2013;Klein,1935 )。
宇柏也是一樣的,所以他在自己的錄影機裡,數次錄下了對媽媽糾結而矛盾的感情,甚至幻想著自己娶媽媽(儘管他是同性戀)、在森林裡面追逐著母親的情節。好幾次他想要表達自身憤怒,把家弄得亂七八糟,但他不是在弄亂後又立刻恢復現場,就是只把這樣的衝動留在幻想裡。
根據克萊恩的客體關係理論,越依賴、越恐懼( Gomez,2006;蔡昇邑,2015 )。當我們生命很大一部分都受母親所操控的時候,我們會想要抓回自主獨立的權利,但同時又怕這樣的疏離,會被母親所拋棄;另一方面,母親也有同樣的矛盾與害怕,她怕要求太多,你會反彈覺得不自由(尤其宇柏母子又是單親家庭相依為命),但同時又害怕一放手,你就永遠不回頭( Johnson,2009,2014 )。
「我會在 17 歲的最後一分鐘打給妳,最後一次跟妳說話⋯⋯萬一我今天就死了呢。」——宇柏在憤恨中踏進校車,去寄宿學校前說。
「那我明天就會死。」在他上車後,媽媽說。
於是,我們看到媽媽也用非常弔詭的方式來因應親子衝突:明明很生氣,嘴巴上卻說很高興;當兒子說要自殺,她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樣子,卻在兒子上車之後,說自己也會跟著一起死;想要獲得兒子對自己的稱讚,卻又在遭受兒子批評之後,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態度。
如果長久以來,你在言語或身體上,受到深愛之人的傷害,你就會長出一種「傷害反彈」+3 的技能:在難過的時假裝不在乎,痛苦的時候微笑,在已經承受不住的時候,佯裝若無其事。這技能我們稱作「雙重束縛」( Double bind )( Bateson、Jackson、Haley與Weakland,1956 )。效果是,久了以後,對方會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感覺自己好像做什麼都不對,而你就在對方的不知所措當中,要回了權力。
但,這個真的是你要的嗎?
(未完待續)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