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愛奇藝台灣站點火, OTT 市場烽煙四起

7
DSC_9755

愛奇藝台灣站於今日上線,由愛奇藝CEO龔宇(左)與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右)及代言人許瑋甯(中)共同為愛奇藝開台揭開序幕。(攝影:黃詠靖)

终於,台灣今年進入 OTT 元年。

其實應該感激愛奇藝與 Netflix 中美夾攻,還有法國視頻分享網站 Daily Motion 也來插花加入戰局,讓 OTT ( Over The Top ,利用電信公司網路、提供各種應用及業務的服務模式)三個字不再是外星文,讓落後於人的台灣影音平台快馬加鞭:一週內 Catchplay 宣佈推出網上電影頻道、三立成立自家 Vidol 網路串流平台、已成軍一年的酷瞧推出由 36 位少男少女組成的《天團星計劃》搶攻線上選秀節目,加上本地會員最多的領頭羊 LiTV 、以直播為主的 LIVEhouse.in 、早已卡位的 Line TV 及三大電信公司旗下影音平台,一時之間, OTT 風起雲湧,傳統電視台更形強弩之末,處於最下風。

當中,自然以立委們有選擇性的批判,被指「侵門入戶」的中國 OTT 產業龍頭愛奇藝最受矚目。畢竟 Netflix 的美劇無人能敵,但韓劇、陸劇甚至台劇是眾家必爭,身為中國最大視頻網站,中國用戶高達 2.68 億的愛奇藝無疑是本地影音平台的最強競爭對手。

愛奇藝強勢壓境會否水土不服?還是如洪水襲台一發不可收拾?從愛奇藝的內容及收費策略,不難猜想其野心。

原創 + 首播的內容戰術

原創內容有多重要, Netflix 已是最佳證明。境外 OTT 要打開台灣市場及發揮影響力,除了擁有原創內容,希望其帶來對平台的黏度效應外,還必須接地氣。

代理商歐銻銻娛樂董事長范立達表示,愛奇藝台灣站估計一年花在購買台灣節目的版權費,就達十位數(十億!)。台灣站甫開台就包括 130 部戲劇、 90 檔節目,數十部本土電影,另外曾直播包括 WTA 台灣女網公開賽、 HBL 、 Super Ball 等體育賽事,而開台大戲則搶先公視首播,集合金鐘編劇跟當紅台灣演員,且以大眾最耳熟能詳的情歌串連的《滾石愛情故事》, 3/29 先播精華版,保留結局讓網友討論, 4/2 播出十集, 4/9 全部二十集上線。這次分段式試水溫,不但是愛奇藝落地台灣的第一張成績單,對台灣未來戲劇製作不用再被冠名或置入綁架,不用顧慮廣告破口及電視台屬性,也有著指標性作用。

DSC_9621

《滾石愛情故事》演員眾多,其中包括小鬼黃鴻升、夏宇喬、郭書瑤、李玉璽和 Darren (左至右)今也為愛奇藝站台。(攝影:黃詠靖)

付費會員的綜合商業模式

雖然各 OTT 業者都推出收費會員政策,但「使用者付費」對台灣人的消費習慣一直是個考驗,畢竟用 VPN 翻牆免錢看中國影劇網站仍是最大約數。愛奇藝把 VIP 會員月費定在 239 元,比 Netflix 的 270 元便宜,也比 Catchplay 250 元略低,年費則為 1999 元,一年下來低於本地 OTT 費用,定價明顯都經過精心計算。

圖表

台灣主要 OTT 業者收費方式比較。

而愛奇藝以單集 23 萬美金的天價買下熱門韓劇《太陽的後裔》中國及台灣的播映權作為誘因,標榜在韓國播出一小時後,就在愛奇藝上線, VIP 會員可即時收看。這一招讓中國愛奇藝會員驟增 50% ,估計賺進約 1.9 億人民幣(約 9.5 億新台幣)。但問及台灣站數字,愛奇藝都三緘其口,只表示滿意,跟之前 Netflix 的態度一樣,顯然台灣會員實際數字仍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愛奇藝買下《太陽的後裔》台灣播映版權,且和韓國同步播出,比擁有台灣電視版權的東森電視台提早好幾個月上線。(圖片來源: kpopn.com )

不過,愛奇藝創辦人兼 CEO 龔宇強調愛奇藝的收入模式跟老美不一樣,走混合式路線,免費收看就有廣告插入,會員付費則是零廣告,之後更會通過 IP (知識產權)和遊戲商串連,甚至利用 VR ( Virtual Reality ,虛擬)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愛奇藝要把內容 IP 產權最大化。視頻把電視內容搬到網路上不是終極目標,终極目標是將 VR 與終端技術結合起來,創作更多新內容,通過電影、戲劇、遊戲,創造更大空間。」

單是這番豪語,看來本地 OTT 還有很長的路要追趕。

併購重整才能生存

DSC_9835

由金鐘得主許瑋甯擔任愛奇藝代言人。(攝影:黃詠靖)

愛奇藝的陸資背景,加上無法可管的政治敏感,開台記者會一結束龔宇就快閃,而台灣站總經理楊鳴則在台上強調「愛奇藝不是洪水猛獸」「台灣不要被政治綁架」「會融入在地文化」「一起把 OTT 市場做大」,顯然希望愛奇藝不要被貼標籤。

而有趣的是,面對來勢洶洶的愛奇藝登台,本土傳統電視台的高層幾乎全數出席,對愛奇藝態度大概是既害怕又想接近。傳統電視台因收視率及廣告業務考量,不容易跨足 OTT ,不像原生網路平台沒這種負擔。但高昂的版權費,性質相同的平台選擇, OTT 市場到最後只會大者恆大,小的只能合併或被併購,不是每個 OTT 都可以活下來。

哨子,才剛響起。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