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kki
2015 年的今日,掃了一眼許久沒看的電視,發現黃金時段播出的竟然是「包青天」!沒錯,就是「開封有個⋯(帥展昭)」的包青天,開播是 1993 年的事,貍貓被換成太子又換成狸貓再換成太子已經廿餘年。
「 What kind of a show are you guys putting on here today?」
對台灣電視劇的疑問與不滿,只能用史雷德上校這句話來表達,幾年前的我真的會「帶一枝火箭炮來」。現在不用,因為台劇沒得看大家可以去看韓劇、日劇、美劇、陸劇。
今日的韓劇世代,大概很難理解台劇當年的空前盛況。有一江湖傳說:「當時《包青天》一到第一波廣告時間,台灣水庫的水位就會明顯下降!」全台迷一齣台劇到寧願膀胱爆掉的美好往日,真的只能懷念?別人的故事燦爛如花,我們的沉默如土!?
撇開網路影視崛起、韓劇美劇瓜分觀眾等大環境問題,對於台灣電視劇的失落,也許人人各有解讀。不過談到韓國電視劇故事創作手法,最近《韓國影視講義 1:戲劇》一書中提到多部經典韓劇,筆者一面閱讀,一面興起作比較的想法,對照台灣當時的收視冠軍(或話題劇),再加入近年韓劇、台劇的代表作品,希望印證心中的推論。
*製表:大家出版
接近空白的台灣戲劇類型──歷史劇、職人劇
不用多言,台劇一直是「本土劇」(接近「家庭劇」)獨大、「愛情劇」居次。 (以一位電視迷的眼光)也可看出,台灣的「歷史劇」等於空白一片,「職人劇」 (僅憑《痞子英雄》靈光一現直到《出境事務所》、《麻醉風暴》奮起)已經失守多年。
類似《擁抱太陽的月亮》的韓國新型「混合歷史劇」則是成功結合愛情等元素持續創新;《未生》等「職人劇」每齣都大膽自我突破、劃下新標準;韓國「愛情劇」如《祕密花園》更是在既有愛情故事框架下,塑造出引領時代的角色與感性故事。
「家庭劇」應該是我們的強項了吧?
「這是最好的嗎?確定嗎?」回答金社長的問題前,各路高手不妨先看看《韓國影視講義1:戲劇》一書如何從「三代同堂」、「家庭 vs. 家庭」、「家庭成員 vs. 家庭成員」來切入家庭劇不同的結構寫法。
韓劇儼然是今日的亞洲戲劇王者,但在擁有廿年經驗的韓國資深編劇看來,許多菜鳥編劇仍是「擅長寫台詞或人物性格」,最重要的故事結構能力卻不行。如果 2015 年的台灣本土劇 80% 仍是客廳戲(「三廳戲」不是六零年代的事情嗎?),這或許已經不是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的問題?解毒還需大還丹!
戲劇的創作者需要重新灌入故事的基本功──明確主題、人物塑造、衝突設定,再點通說故事的任督二脈──建立與擴張故事結構、認識不同戲劇派別。唯有精進編劇武功,才能重返戲劇武林。
不只傾授畢生編劇功力,擅長說故事的《韓國影視講義1:戲劇》作者還不忘不時地端出「韓國電視劇(圈)的幕後故事」誘惑廣大韓劇迷。例如收視破 50 % 的《燦爛的遺產》,播出前夕一念天堂的電視台高層命名秘辛⋯⋯那些令我們廢寢忘食的「國民連續劇」,故事背後也很精采。
回到第一個問題:為何依然包青天?
看完書,你會驚訝《包青天》的劇型其實走在非常前面,完全就是「包著歷史劇外衣」的今日職人劇。有職人劇貼近真實、突破的職業設定,亦含有混合型歷史劇「角色一起 RPG,每一集都有任務解決」的特色。
原來廿年前我們就拍出了今日的韓劇趨勢,誰領先誰還不知道。
「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猶言在耳。但再想想,《海角七號》出來前要是有人說台灣電影票房可以動輒破億一定沒人會相信。我們可以做的,如同出版社介紹此書,就是一起堆石頭。當文化部薛西弗斯傳達希望、電視台薛西弗斯勇於嘗試、編劇薛西弗斯不怕徒勞無功寫下精彩好劇⋯⋯
出走的觀眾們,自然會在螢幕那頭,憋尿等著。
本文節錄自《韓國影視講義 1:戲劇》· 大家出版。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