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思寧
「沒有胡金銓的《俠女》,就沒有李安的《臥虎藏龍》,也沒有如今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
「金馬 52」主視覺出爐,由憑藉《一代宗師》入圍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張叔平操刀設計,畫面中一股俠氣直面逼來,正是胡金銓導演《俠女》的經典身影,而「52」兩字更是暗藏玄機,由數字 1 與 0 組成,兩條一直、一斜的細線宛如膠捲噠噠運轉的側影,象徵著當前影像創作即將從「膠捲」步向「數位」的時代。
正當全世界電影工作者爭論著要「膠捲」還是要「數位」的此時,電影修復卻讓我們瞥見,「膠捲」與「數位」有那麼一瞬像是魚和水相互依存的關係。「膠捲」豐厚的光影紋理,有著無可替代的時代意義,但保存不易,而「數位」雖然技術新穎,傳播便利,以強大的後製技術作為後盾,也得面臨科技日新月異的挑戰。「修復」係由「數位」衍伸出的新工法,卻仍需依存「膠捲」而生。「膠捲」、「數位」與「修復」三者之間互補與承襲的關係,遂讓遺落在歷史夾層而損壞的經典影音得以存續。
近年,國際各大影展相繼播映影迷們眾所期待的影史經典數位修復版,像是第 65 屆柏林影展「向大師致敬」單元,一連首映 7 部文溫德斯導演的作品;第 72 屆威尼斯影展經典單元選映了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費德里柯費里尼導演的《阿瑪柯德》,與皮耶保羅帕索里尼《索多瑪 120 天》;第 68 屆坎城影展經典單元更是繼去年放映胡金銓導演的《龍門客棧》後,連續第二年選映其另一傑作《俠女》,這是華語影壇從未有過的殊榮,一手主導這兩部華語武俠鉅作數位修復工作的國家電影中心功不可沒。
當前一股數位修復的熱潮,臺灣的電影產業是如何發展,有關單位的態度又是如何因應?藉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我們來到國家電影中心樹林片庫,嘗試揭開影像修復背後的神秘面紗。
◎ 數位修復,讓經典活在新時代的創作中
楊力州、鈕承澤、李崗和蕭力修,這幾位臺灣著名的紀錄片和劇情片導演,都曾走進國家電影中心(以下簡稱國影中心),調閱臺灣早期的新聞影像、電影或相關影音資料,就為了描摹出最符合劇情的時空設定,讓觀眾在觀影時能走入歷史的巨流中產生共鳴,也因此才有了《那時‧此刻》中蜿蜒雋永的臺灣電影年輪;《軍中樂園》裡徒留唏噓的戰時離島印記;《阿罩霧風雲》內勾勒壯闊的近代臺灣史詩;《阿嬤的夢中情人》中盡顯巧思的昔日舊時風華。
談起數位修復的價值,國影中心典藏修復組加值推廣科科長孔繁芸,藉上述幾位導演的作品為楔子,說明典藏修復的範疇除了以電影為主外,還囊括了新聞、機關錄像等等,例如國影中心所執行的「臺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中,最初完成修復之布洛斯基的《經過中國》與鄧南光的 8mm 電影。
「任何以 8~35 釐米膠捲所記錄的影像都是本中心典藏、整飭的對象⋯⋯,我們以博物館的館藏概念收集這些膠捲,並不對其作任何商業或藝術上的價值判斷,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讓這些影像資料,能在有限的資源下被作出最妥善和最長時間的保存。對我們來說,每一格膠捲都是過去的『當下』,唯有透過這些被鏡頭所記錄下來的『當下』,才能讓後人去拼湊出當時的社會氛圍和生活狀態。」孔科長說道。
在不做價值評判的前提下,影片典藏側重的是「技術面」,而修復尚需考量發行與再映的「現實面」價值,典藏修復組蒐藏研究科資深專員黃庭輔說:「現今要修復一部電影,依據片況優劣與修復品質,最起碼需要六位數字的資金,而我們希望所有修復完成的影片都能重回大銀幕放映,也因為修復品質要求之高,中心現階段被選定修復的作品,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和稀有性,這樣才能彰顯被修復的必要與急迫,例如 2013 年修復完成了由阮玲玉主演的《戀愛與義務》就是最佳例證。」
也因此,電影修復後的首要目的是透過重現,推廣其嶄新價值,將其作為時代的文本,讓各領域專才重新解讀,找出可堪研究與應用的價值。正如孔科長說的,「我們常說沒有胡金銓的《俠女》,就沒有李安的《臥虎藏龍》,也沒有如今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數位修復不僅讓經典電影重生,也讓經典能活在新時代的創作之中。 像是 2014 年甫修復完成的《回來安平港》,除了是台語電影重要的研究史料外,我們更可從該片的劇情設定,得以一窺荷蘭統治時期,台人與荷人相交、生活的點滴,為臺灣殖民歷史文化研究帶來更多元的參照。
◎ 一面照見臺灣電影發展的鏡子
部分國際名導堅持膠捲拍攝,其中一個原因是膠捲的壽命可長達百年之久,既然如此,為何還有這麼多影像需要修復呢?
「就算是現在,膠卷依舊能夠呈現出比數位更多元的色階,同時我們也別忘了膠卷是目前唯一能夠完整保持電影畫質的方法,我們無法知道數位資訊能否延續,但對於膠卷我們可以,只要我們妥善的保管與照顧。」 ──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沒錯!膠捲需要妥善的保管與照顧。曾經臺灣影業的蓬勃發展,吸引許多投資客或理想主義者獻身,願意孤注一擲,多方籌資製拍就想一炮而紅,最末,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在當時也出現了一片公司的現象。電影公司、沖映廠陸續收攤,那麼膠捲怎麼了? 電影院是膠捲最後的藏身之所,不幸的是,接踵而來的是電視台的興起,收視習慣改變,電影院紛紛拉下鐵門,誰還能收藏滿室的光影呢?
在國影中心「臺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啟動以前 (2012年),中心最大的任務是進行數位典藏,「數位修復,是數位典藏的一環,以典藏來看它至少包含了蒐集、選擇、保存、修復與推廣。」典藏修復組組長鍾國華說道。目前國影中心走訪各地蒐羅,或接受各單位捐贈的老膠捲多達 2 萬多卷,持續進行狀況評估、整理、修復與數位轉檔等工作。近年台南藝術大學更意外尋獲了在 1956 年公映、被認為是第一部最賣座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的膠捲,然而當國影工作人員查閱膠捲時,卻發現影片被配上了客語發音,這也呈現了臺灣電影產業發展過程中尚未成熟的未竟之地,電影版權的紊亂,原始膠捲的散佚與保管不當,某種程度增加了臺灣電影修復的困難。
◎ 電影本事才是修復的靈魂
國影中心「臺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已完成 12 部修復電影,如前所述,每一部影片能找到的膠捲版本不一,損壞程度也不同,無法就單一素材著手進行修復,為了讓修復成果更接近時代背景與藝術氣質,國影中心的同仁們,會盡可能蒐藏任何與修復影片相關的資料畫面(新聞、錄像)、其他拷貝甚至是文物,以作為修復時的參照。其中文物的部分,又稱電影本事,舉凡該片上映時的海報、宣傳單、劇照、劇服、新聞、導演乃至劇本、手稿、帳單等都在蒐藏之列,蒐藏、考據之完備,對數位修復奠定了良好的基底。
打開國影中心神秘的收藏室,《龍門客棧》、《俠女》、《少林寺十八銅人》等珍貴的電影本事應有盡有,令人驚呼這不愧是臺灣電影的寶庫,而這還只是國影中心樹林片庫藏量的九牛一毛。
如此龐大的典藏內容與修復工作,讓我們不禁好奇問到:「國影中心是如何支配數位修復所需經費?」「此次又為何以群眾募資的方式修復鳳飛飛經典影像系列?」孔經理聽了大笑 : 「這是多數人對我們的誤會,國影中心的組織架構實為財團法人。」每年除了文化部經常性補助能支應 3~5 部經典老片的修復外,其餘固定支出 : 空間租賃、設備採購與人事費用,或專案推廣計畫等,都需要另外申請補助經費或自籌。在有限的經費支絀,國影中心需綜合考量膠捲損壞的嚴重程度、再映與推廣價值,經由外部評審決議後排序修復。
但在此之外,仍有多部經典老片深刻烙印在影迷心中,是在觀眾的殷切期盼下共同推動修復大計,鳳飛飛經典影像系列之一《春寒》透過 flyingV 成功募資 160 萬餘,便是一成功案例,募資超標金額也讓國影中心順利取得《秋蓮》的電影版權,能再以群眾募資方式與大眾見面,嘗試說明數位修復之技術難度與其重要性。
究竟修復一部影片需要經過多少流程 ?又是哪些人在投入修復工作?將於續篇國家電影中心數位修復探秘(中)揭曉。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