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po
要怎麼開始聊《小森食光》這齣電影呢?或許我們該一邊做菜一邊聊才行。食療系的電影一向不少,但《小森食光》屬於少數「由產地到餐桌」的直送類型。
電影敘述女主角市子(橋本愛飾演)在大都市中剛結束一段失意的戀情,跑回兒時居住的「小森」。這個在小森的家遠離繁榮地帶,位於來回大型超市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東北鄉下,卻沐浴在四季更迭明顯的大自然當中,村民們習慣與自然共存並自食其力,從整地播種、耕作防蟲、收成儲物,到料理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菜色,皆不假手他人,可說是真正的由產地到餐桌,一一耐心完成,樂在其中。而市子雖然從城市「逃」回小森,仍習慣於各項農忙的工法與料理的步驟,這與她和母親一同住在小森的那段時光有關。
市子大多數的料理都能喚起部分她與母親的聯結,包括特殊口感的麵包、與眾不同的聖誕節蛋糕,或是母親騙她是獨創、實則在大賣場都買得到的自製抹醬。眾所皆知「媽媽的味道」一直是世上難以定義的感受,沒有標準,沒有絕對,只有十分個人十分朦朧的約定。市子透過不斷的嘗試,來重現母親做過的佳餚,也唯有在烹飪的過程中,藉由體會母親對料理的用心,來解放其對母親不告而別的不諒解,並與自己、與母親達到心靈及精神上的接納與和解。於是乎每一個料理步驟、每一口初嚐的滋味,都帶點回憶,關乎於母親、愛情或友誼的種種回憶。
簡單說來,《小森食光》絕非要說什麼驚天地泣鬼神或如何大徹大悟人生的故事,純粹是個正面自我的療癒電影,看的是小森四季分明的自然風光,以及橋本愛不斷勞作、煮食物,又不斷地大口吃掉的畫面。正因為食物的味道比記憶更可靠,那些想忘記的或不小心遺失的,味蕾都記得,所以電影只管用緩慢又確實的每個鏡頭、每道菜、每個橋本愛心滿意足的微笑,來帶出觀影者各自的味蕾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市子的橋本愛,每道料理開動前,都會先說上一聲「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直譯為「感謝賞賜、領受了」,在日本多用於餐飯開動前,因領受了動植物們的生命而對他們表達感謝之情,翻成中文順著語意便常作為「我要開動了」這樣的表達。然而這句話的真正意涵,在於我們必須理解「活著」便是要剝奪其他生物的生命,將牠們透過料理轉換成人類的能量,這不僅僅是滿足我們的味蕾,填補自身的記憶,或是簡單的讓人類生命繼續延續而已,而是包含了更多人類與大自然,甚至與世界萬物之間的溫柔之情,因為「活著」本就是件不簡單的道理。
而這樣對「生命」與「活著」的尊重,也讓我想起是枝裕和導演的片子《奇蹟》,小學生主人翁航一,本來要在九州新幹線通車交會的瞬間許下「讓櫻島火山爆發、搬離鹿兒島且全家團聚」的心願,卻在最後一刻放棄了這個願望,選擇了不讓火山噴發,拯救「世界」。要說這是一種浪漫嘛?對我來說這就是了。體會「世界」之中其他生物的生命,領受了他者的生命便應當要好好的「活著」,這也是《小森食光》帶給我的感受。
在這邊借用電影《奇蹟》中,航一假借身體不適早退的課堂上,正念著的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詩作<活著>(生きる):
生きているということ
いま生きているということ
それはのどがかわくということ
木漏れ日がまぶしいということ
ふっと或るメロディを思い出すということ
くしゃみをすることあなたと手をつなぐこと
活著
就是活在當下
那是喉嚨乾渴
是從樹葉間隙洩下的陽光閃爍
是突然想起某段旋律
忽地打了噴嚏是牽著你的手
正因為「活著」不容易,於是我們更要努力在這大千世界中,看見微小的美好;也藉由身體的勞動、意志的鍛鍊,於不斷的、重複的確認之中,重新認識這片土地與這個世界,和自己在這裡的意義。於是《小森食光》對我來說,除了有著大片的好風光、令人垂延的料理,更多了一點對土地的感念,與對自身的責任。並且,在看完電影的最後,竄上腦門的絕對會是媽媽的拿手菜、陽台上種著的九層塔,與想要親手煮頓晚餐的意念(笑)。
觀影小焦點:《 小森食堂》
當人生中不得不出現一段「長假」時,不妨趁機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吧!
把自己完全放進日本東北岩手縣的風光當中吧!隨著橋本愛的腳步,細細領略小森四季變化的大地之美,把當季食材料理後直上餐桌,享受務農人的「日常」;都市人的「慢活」。而你也終將發現,吃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更多對土地的尊重、對自身的期待,並與記憶中的自己和解,再繼續向前行。
【小森食光/夏秋篇】電影預告
【小森食光/冬春篇】電影預告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