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部104分鐘的商業片來看,《角頭》有水準之上的卡司與選角,有頗為感人的故事素材與角色原型,電影語言、拍攝、美術等製作水平也十分整齊,戲外操作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可看出導演與製作團隊走的是徹底的商業片模式:類型電影、明星、議題操作、鎖定特定族群觀眾、衝首週票房等等,和一般國片走溫馨小品然後衝口碑只求能多上映幾週的操作大不相同。
但在台灣商業片模式尚不明朗的狀況下,看得出本片為了摸索市場口味而做出的錯誤判斷與劇情上的犧牲,即使拍攝誠意十足,仍有明顯的缺點掩蓋不去。只是我還是相信,放在台灣商業電影脈絡下來看,這些缺點在片子大賣後有望修正,也因此非常願意等待導演更趨成熟的下一部片。
劇本的軟肋與商業想像:有這些元素才會賣?
在美國修習電影的導演李運傑很明顯想在台灣拍好萊塢商業片,《電哪吒》和《角頭》皆可看出是主軸明確、符合「高概念」(high concept)的商業作品。只可惜《電哪吒》的故事原型雖然簡單明瞭且符合商業片準則,在編劇上卻輕輕放過,角色轉折和故事行進都太過粗心,即使質感演出都不差,但很難留下什麼印象。
這次《角頭》找了新編劇合作,編劇部分比起《電哪吒》有明顯的進步,在主線角色和主軸上都發揮得不錯,但和《電哪吒》一樣,留下了不少「雜質」,支線甚至反過來導致劇情主軸交代得不夠清楚,然而,這些「雜質」為什麼繼續存在呢?背後原因恐怕要牽扯到目前險峻的商業電影環境。
《電哪吒》置入了陣頭電音文化,而《角頭》不只置入黑道生態,也捨棄不了被認為是台灣電影真正可以賣的「鄉土」和「偶像劇愛情」元素。事實上《總舖師》也有類似的策略,在電影主軸中同時放進鄉土娛樂和偶像愛情,但《總舖師》把這些支線處理成不影響電影主軸的支線── 舉個例子,林美秀的〈今罵無ㄤ〉整段剪掉也不會影響片中主線。
相反的,《角頭》的編劇策略,是把上述元素盡量融入主劇情並產生影響力,避免它們失去存在感。從市場背景和女主角愛賭老爸「餃伯」的設定,可以看出劇情的用心── 問題在於,這並沒有導致事情的成功,王彩樺、鍾欣凌和市場戲跟整部電影完全不搭,餃伯的穿針引線無法說服別人女主角是很重要的角色,所以這些出來「浪費時間」的雜質,反倒影響了主線的焦點。
事實上,這種硬要置入偶像愛情的商業片「執念」,不只出現在《角頭》,同樣也出現在《想飛》、《陣頭》、《活路》和《菜鳥》等電影中,不管片型適不適合、愛情戲是否對劇情主軸有傷,就是硬要花大篇幅幫男女主角營造戀愛感── 當然,《電哪吒》也不例外。(相較《想飛》跟《電哪吒》,《角頭》已至少知道要限縮談戀愛的篇幅⋯⋯)
劇本因錯誤的商業考量而先天不足,但至少保住主線幾個主要角色:清楓(孫鵬飾)這角色寫得相當好,阿雄(黃鴻升飾)的徬徨掙扎和麥克(王陽明飾)的張狂強勢也都有基本分,勇桑(蔡振南飾)、阿國(顏正國飾)和阿嬤(陳淑芳飾)靠著到位的對白和硬底子演技,增加了角色厚度;至於支線和部分劇情的交代則真的較不理想。
製作水平整齊 執行成果令人驚喜
雖然劇本和新導演經驗不足影響了《角頭》的整體分數,但純就技術水準來看,絕對在水平之上,相較於劇本的先天不足,導演的拍攝、執行、整體製作水平卻非常整齊,完成度相當高。李運傑導戲有功力也用心,演員揣摩黑道小動作的努力都能看見,場面調度和動作戲也都相當有水準,尤其請來《殭屍》和《竊聽風雲》的動作導演黃偉亮絕對值回票價,可惜最末段只有三人勇闖敵陣(是錢用完了嗎?)劇情上不太合理。
此外,電影感非常強,電影語言該平穩時平穩、該斜角時斜角、該搖晃時搖晃,景深跟攝影機的動線質感都很好,跟一般電視劇水平的台灣商業電影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甜蜜殺機》的美術指導郭怡君、《小時代》的造型指導林欣宜、《那些年》的燈光師李嘉寓,也共同為這部片繳出漂亮的成績單,十足錦上添花。
除了美術和造型外,演員選角和表現亦令人驚喜。除了黑道經驗豐富的「鐵三角」蔡振南、高捷、顏正國表現一點也不令人失望,王陽明和孫鵬的演出亦算得上可圈可點,黃鴻升(小鬼)的黑道氣勢稍弱,但庶民感和他的氣質頗為符合,整體演出還算及格。阿嬤陳淑芳每一幕都自然又催淚,絕對是一大亮點。不過因為台灣的特殊狀況,電影、鄉土劇、偶像劇、綜藝咖出身的不同世代演員,演法還是有點南腔北調,儘管已經刻意調整,還是有些地方差強人意,如賀一航飾演的餃伯不能說演得不好,但跟其他人就是搭不太起來。
不過,就製作論製作,此片也並非盡善盡美。除了剪接有些不同調外,最大的問題在配樂。不但沒有電影主題和大氣感,而且煽情廉價宛如劣質鄉土劇,周湯豪和黃鴻升的片頭片尾曲置入得有點不倫不類(不過在商業上來看卻是十分成功)。全片用得最好的音樂,只有蔡振南清唱的〈不應該〉,滄桑與無奈盡在歌聲中,幫片子加了不少分。
樂見台灣商業類型片的能量勃發
綜合以上種種,可以說《角頭》的每一場戲拆開來看真的都拍得非常不錯,該感人的感人、該動容的動容、該熱血的熱血、該驚訝的驚訝。只是當所有戲串在一起時,會發現先天失調的劇本,讓電影有些部分就是無力回天。因此,這就是一部整體分數沒辦法給得多高,但看了覺得還不錯、有角色,有明確故事主軸,沒有文以載道的包袱,沒有囉哩叭嗦的內心獨白或文藝腔,沒有追尋夢想的囈語,就是部單純紮實的商業片,講娛樂不講深度,行銷上話題十足。也是令人驚喜的突出嘗試,在角頭取得票房成功後,希望李運傑未來有足夠的自信跟力量,拒絕讓劇本繼續存在雜質,也希望暑假檔期接在《角頭》之後的《屍憶》、《紅衣小女孩》、《青田街一號》、《風中家族》等類型片或大片,能延續這樣的商業與行銷能量。
作為一個關心台灣電影產業的觀眾,我非常樂見有更多這樣的商業類型片嘗試,也很享受這104分鐘的觀影經驗,還能看到台灣老中青三輩電視電影演員同場競技── 從八、九○年代即參與台灣電影的班底如高捷,到孫鵬、夏靖庭、蔡振南一類早期鄉土電影電視出身的硬底子演員,及至黃鴻升、王陽明等偶像劇世代,看到他們能齊聚一片,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淋漓盡致,也頗慶幸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