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文青還沒有被建構的世代,大家會用一個名詞來概括所謂年輕的知識份子:即「大學生」。台灣以前大學很少,考上大學的小孩都是最聰明的前段班,他們都很有使命感,很努力地讀存在主義;現在大學生變多了,給人的印象卻好像都在大學生「了沒」。只是,「讀存在主義」和「大學生了沒」,我實在無法分辨哪個比較糟糕?
上世紀的大學生除了讀存在主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嗜好就是「不看國片」;「大學生不看國片」因此成了專有名詞,也解釋了大半個台灣電影史。在一個封閉的戒嚴世紀,大學生(或知識份子)不只不看國片,也不聽國歌--我是說不聽國產的流行歌曲。過去台灣有很可笑的電影法規,任何有趣的、顛覆的、前衛的、色情暴力的、Kuso的東西,以及「和現實相關」的題材,全部不能拍;於是「國片」儘是些很偏離現實的愛情片,愛國片,芭樂到不行,誰要看它呀?但是當時台灣(沒有網路可用的)大學生畢竟都是求知慾旺盛的年輕人,他們只好讀存在主義,看「志文」的書,聽盜版黑膠唱片(熱門音樂),看被剪得亂七八糟的洋片,拚命在權威的夾縫中尋找外來的養分,就是不看「國片」⋯⋯倒也成就了一個挺輝煌的世代。
這現象大概持續到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時期,當時的導演們拍了一大堆很好的電影,反映台灣經濟起飛,經濟轉型時期的社會現況,例如《兒子的大玩偶》、《油麻菜籽》;或者國民政府撤台後的「外省人」心路,例如《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以及台灣青春的成長記錄,例如《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等等。大學生(以及一般電影觀眾)開始對國片產生信心,紛紛進戲院看電影,那真是台灣電影歷史上最酷的一個時期啊~~只是後來不知怎麼的,台灣電影越來越「藝術」(就是說又開始從另一條路「偏離現實」了),大學生又不看國片了,而且並不止大學生不看,整個世代都不看國片了。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那一整個電影黑暗期,所有的金馬獎都給香港拿走,大學生則忙著亂七八糟地看DVD、錄影帶、跑影展、電影台的港片等等。其實今天的市場上,上世紀那些被大學生摒棄的國片,反倒成了顯學,很多老片子都變成品質很爛的DVD,也吸引了許多跑影展的電影觀眾,例如當我看到侯孝賢早期的作品《風兒踢踏踩》與《就是溜溜的她》出了DVD,簡直感動到要發抖;那些瓊瑤的文藝片,今天看來也很好笑,讓人看得很歡樂。數年前年輕導演侯季然導演的紀錄片《台灣黑電影》,以社會學觀點回顧70末80初那些曾經蔚為風潮的「社會寫實片」,從電影中發掘戒嚴社會下(即「大學生不看國片」的世代)的集體心理意識,非常有意義。而更老的台語片也在一群年輕人的努力下,漸尋回歷史,把《大俠梅花鹿》捧成了超級靠片(cult movie)。那部1976年的《關公大戰外星人》(原名《戰神》)更在網路加持下,變成近年最受討論的國產電影之一。根據維基百科中的敘述:
「上映前,劇本原訂以台北市西門町做為發生戰爭的地點,並事先製作出西門町的模型,但在交付行政院新聞局接受劇情審查時,主管單位卻表示『怎麼可以把西門町拿來做外太空人到地球來的場地!』。於是,影片製作人員只得將西門町的模型放棄,把地點轉為香港,才得以順利進行。」
不過我們今天不是來翻舊帳,而是要知道現在的文青到底還看不看國片,如果我們暫時把「文青」定義為「海角」後的年輕電影觀眾。其實在「海角」之前,曾經有一個「純16影展」,當時的手機還不能拍影片,一票年輕導演就用較低廉的16釐米拍片,有短片、紀錄片、劇情片,出現了許多很生猛的作品,也吸引了許多文青。
但是主流的「國片」,似乎也不是給文青看的,以前蔡明亮的電影會很努力地去個大學做行銷,因為他的電影可能只有文青才懂得欣賞;但是很少看到今天的台片在行銷上會特別針對文青(或大學生,知識份子),畢竟文青只是少數啊。一部上億成本的電影,怎麼可能單靠文青族群就撈本?(一定要大陸市場才行啊!)
所以,國片到底是不是文青不看的芭樂電影呢?今天的國片(以下改稱「台片」)生態太多元,所以我也不清楚,不過我看到一些 ptt 電影版,或是網路論壇上,一旦有個較受注目的台片出現,許多鄉民(鄉民/文青/大學生/知識份子??我已經再也搞不清誰是誰了)都會興致勃勃出來討論,大部份都是在吐槽、謾罵、取笑、奚落⋯⋯「國片」好像仍然是他們所不屑的芭樂片,不過看他們在論壇上罵來吵去的那股勁道,他們還真的有去戲院看台片呢!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