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靈異街11號》製作人張庭翡:戲裡戲外都是傳承 ,「現在可能是最壞的環境,卻有最好的機會」

0

要說起《靈異街11號》,從最初的基因概念發想,到推動劇本開發發展,到進行製作階段,製作人張庭翡都是重要幕後「黑手」,關於這部她一手催生的戲劇作品,究竟為何會如此想做這個題材,且在 LINE TV 獨家搶先播出,是否覺得這個題材在網路平台媒介上能有突出的表現?

題材選擇與社會氛圍有關 「想的就是觀眾會不會想看」

張庭翡直言最早的靈感來源確實就是因為在《新聞哇哇挖》看到冬瓜大哥的親身經歷分享,她也笑說:「加上我從小就喜歡看《X檔案》,所以就把這個聯想在一起,希望有對男女搭檔,但不要再拍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戲。」她坦言:「做這個題材倒不只是為了網路觀眾,我做內容想的就是觀眾會不會想看,既然過去有《X檔案》和《台灣靈異事件》都是受到觀眾喜愛,這也是一種前測確認,這樣類似的搭檔和元素是可行的。」她也感性說:「《靈異街》這部戲真的算是我個人私心比較重的案子,是個人圓夢的過程,看到戲出爐算是達成一個個人的微小願望。」

親身經歷過有線台、無線台與新媒體的張庭翡認為,自己要做的作品不變的原則就是希望貼近市場,而如何貼近市場呢?張庭翡表示:「有時候,我們必須去實測一下現在的社會氛圍。當年我擔任中視《光陰的故事》編審時,那個案子本來其實沒有特別受青睞,但剛好是當時執政者較低迷的時候,懷舊就起來、打中觀眾的心。事隔幾年後,要推《月亮上的幸福》時也是下一任執政者民調最低的時候,我回想《光陰》的經驗,就覺得既然也是懷舊的情懷,也許可以在此時推出來,確實反應也還可以。所以我認為社會氛圍還是要觀察的,像先前我會推 BL 劇,也是因為測到風向,當時給我風向的是編劇朋友,她也提到之前已經做了幾部偽 BL 劇像《兩個爸爸》和《愛上哥們》,既然偽 BL 劇就紅成這樣了,真的做 BL 劇還得了?這等於就是已經有前測的過程了。」

從《台灣靈異事件》到《靈異街11號》 就是要貼近現實

張庭翡一語中的地表示:「我覺得台灣做戲,真的不要再活在每次觀眾都覺得『這只有戲裡才會發生的東西』的邏輯裡面。我們在劇本到執行都特別重視寫實面,雖然說『見鬼』這件事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是真實的,相不相信可能見仁見智,但其他所有細節,包括人物的行為、衣著、說話等等都是非常生活化。李國毅的台語或反應,或是簡嫚書戴眼鏡、綁馬尾的造型,他們就像是生活在你我周遭的人,甚至他們遇到的情況,都是我們自己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我相信這樣才能更貼近觀眾。」

同時,劇組找到小冬瓜擔任實務顧問後也有長足的進展,不管在刑案鑑識及偵辦流程或是殯葬習俗部分,都為戲劇添如了更多血肉細節,同時張庭翡也補充道:「我們的寫實也包括演員自身經驗,我希望演員自己對劇本的理解能更深入。像簡嫚書就是我覺得非常切合的案例,她自己父親過世的時候有親自進過法醫室,先生也認識不少黑道兄弟,甚至還有問我們拍攝時需不需要烙人來幫忙,她自然就會對劇中阿海和盛音的生活有更多理解。」

戲裡戲外都是傳承 張庭翡:「現在可能是最壞的環境,卻有最好的機會」

身為資深戲劇製作人,張庭翡認為這個職位最艱難的任務就是組建一個好團隊,她形容道:「最難的就是湊出來的這群人,彼此之間可以產生火花但不要產生火氣。」她也笑說:「而且最神奇的是,有時候明明是同樣的組合,在這個案子都處得很好,下一個案子就未必。所以這真的很難,我也是一直在摸索怎麼把這件事做到最好。」

 

談起她如何選擇最重要的製片和導演等人選,她也大方分享道:「最早確實也還不認識子鵬,後來看到《林投記》、《靈佔》覺得氛圍對了,跟他談的過程中也確定他對這個類型的掌握 OK,雖沒有得過獎,也還沒有做過長篇的東西,但我認為新導演就像球員一樣,再天才都要透過練習和實戰經驗去培養,所以我想做的事就是幫他搭配隊友。子鵬原本合作的攝影師趙冠衡已是拿過金鐘獎的優秀攝影師,但兩人都比較年輕,還沒有長劇經驗,所以我就在想製片組會很重要,找了有經驗的張琨和 Kiwi(廖述寧)來組製片組,來給他們支援。」

有趣的是,張庭翡分享道:「我自己跟張琨在 HIStory 系列合作過,Kiwi 則是在《天黑請閉眼》跟張琨合作,唯一三方都合作過的是簡嫚書,我就問她如果我找子鵬搭配 Kiwi、我自己擔任製作人她覺得如何,她簡單說了很好,我就安心了。因為有時候問演員反而很中立客觀,她們不曉得劇組背後有什麼狀況,能以工作狀態去中立評估。」

在做過長劇的製片組合張琨與 Kiwi 的協助下,即使身為新銳導演的洪子鵬過去沒有長劇經驗,但透過這樣的彼此搭配和完整的前置,他自然地展現了大將之風。張庭翡就笑說:「畢竟是新導演,很多演員也會擔心,像張再興第一天來的時候就跟我說他有點怕跟新導演合作。結果他第二次來的時候就把我拉去旁邊然後跟我說,欸這個導演不錯喔。」

對張庭翡來說,《靈異街11號》很大的意義是戲裡戲外都達到傳承的契機,跟優先的新銳導演與劇組合作,也給她莫大的衝擊與啟發。她語重心長地說:「我過去在這行已經待了二十幾年,我覺得現在對年輕的主創人員來說,可能是最糟的環境,但也有最好的機會。對以前電視台的主管來說,過去沒有大紅的劇、沒有拿獎的新導演,根本沒機會拿到案子,但現在真的有作品就可以講話。」

除了導演洪子鵬外,張庭翡也對年輕但優秀專業的美術組印象深刻,她笑說:「美術組前置時直接用 3D 軟體把所有場景圖畫出來,還加上劇組通訊錄等等資訊直接印成一本小冊子,所有美術參考都在裡面。製片組開玩笑叫他們拿去丟掉,連通訊錄都做好簡直在羞辱我們。」

這次從導演、攝影、燈光到美術張庭翡都看到新生代劇組的強大創意力,美術指導鄭予舜才 27 歲,更讓張庭翡深感未來的到來,她認為:「接下來台灣創意面真的要靠新生代的編導、技術人員和新演員,我們做內容終究是要給觀眾看,觀眾世代都已經換代了,我們再用過去的舊思維去做新東西是不行的,我現在的工作就是怎麼去做新舊融合的點,把過去需要傳承的經驗帶給新的編導,像過去劇本的結構技術面或人生經驗等等。但我們很現實的說,我自己現在在看劇本,常常覺得我們六年級生都已經老人了,光是台詞可能都會有些用語是現在年輕人不會用、不曉得的。以前我們的時代劇組都是媳婦熬成婆,要花大量的學徒養成才能當到頭。但現在我們會看到這麼優秀的美術頭才 27 歲,跟我們以前的觀念完全不一樣,但他拿出來的東西細到不行,我可能還有些認識美術是手工畫圖,但他們這年輕團隊直接用 3D 軟體拉一拉就可以更快速更完整地完成所有工作。」

 

新世代的創意人才能否藉由新技術和本身的才華快速長成,但張庭翡也強調仍然有些經驗是難以一蹴可幾的,她表示:「像製片組跟導演組,導演可以是新的,但同時跟他互相搭配的副導和場記就需要更有經驗,來給新導演更多支援。導演其實不見得要是全才,不用每件事都會,而是既有想法又能HOLD 住全場,只要讓其他人能理解他想要做的是什麼,他是現場的領導而不是神。」

張庭翡也笑說:「在這次新舊融合的經驗裡,Kiwi 就會去提醒導演哪些事可能很危險,然後真的快要不能懸崖勒馬的時候,就會動用『庭翡專線』請我出面去協調討論。」她最後更補充道:「戲外《靈異街》是新生代創意人才和傳統有經驗製作人、製片組的結合,就跟戲裡的父子親情一樣,其實主題是不變的,但我們怎麼樣去舊瓶裝新酒,戲裡戲外都是傳承。」

冥冥之中成就許多本劇緣分 大家的圓夢之旅

更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靈異街11號》對所有主創人員來說,都有意無意地成為一趟圓夢之旅,編劇劉存菡第一次把得獎劇本成功拍出來;小冬瓜把自己和父親的過往梳理完成準備迎向新生活,而觀眾和演員也都給了意想不到的反饋,張庭翡就笑說:「我第一次看到演員演完自己先說想拍續集,甚至自己在編續集故事的。」

經歷這次經驗,編劇劉存菡和製作人張庭翡都大呼寫刑事偵辦劇真的很困難,張庭翡坦言:「還請觀眾不要對推理有太大的期待,因為這劇最主要想講的還是生死跟人性面的題材。寫推理的編劇我們真的找不到,但我們盡量把要顧到的部分顧到,演員也都是看了劇本來的,這次主演都沒有軋戲,全心投入在裡面,另外像太保哥也是自己主動想要來參與,對戲真的是太加分!」

 

提到太保哥這個選角,小冬瓜也笑著補充道:「我對劇組安排都沒什麼意見,唯一關心的就是誰演我爸,後來我跟太保哥約了坐下來談,才聊了五分鐘我就覺得是他了沒錯,那個感覺和神韻都是對的。」更有緣的是後來才得知太保哥也曾在萬華生活過,喜翔哥也認識冬瓜大哥,一切彷彿冥冥中都已安排好。

《靈異街11號》對張庭翡來說的圓夢,除了把一個心儀已久的題材拍攝出來,還有另一層意義,她笑說:「其實劇中的朵朵就是在寫我本人,我超愛鬼片,超級想要有陰陽眼可以看到鬼,還曾經研究過十種可以見鬼的方法。」從小就愛一個人逛靈骨塔或接近各種靈異生死場域的她,也笑說:「長大後進入職場,發現職場上人總是會互鬥,慢慢終於懂了陰陽眼的感覺,就是明明看見了『某人』,但要當作沒看到,因為那是『歹咪仔』。」

同時張庭翡也向觀眾保證:「我只能跟大家說真的可以安心看這劇,絕對不會爛尾,而且最後一集一定有哭點!」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