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網路監護人》:你能看什麼,他們說了算

0

文章提供/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文/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是否遇過網友分享的Youtube影片網址,點下去卻發現已被刪除?甚至是自己上傳的影片被刪掉?「他的影片跟我的很像,為什麼沒事?」或是自己或朋友在臉書上的貼文被刪?是否曾經誤信甚至幫忙分享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事後覺得很丟臉?全球哪一個國家的政府,既允許使用推特,卻又對它進行最嚴格的干涉?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網路監護人(The Clearners)這部紀錄片會是你的菜。但它不會回答你全部的問題;甚至看完之後只會讓你腦海裡冒出更多的問題。

有一群人默默地在幕後替臉書把關,過濾全球用戶上傳的貼文、圖片、影片, 刪掉所有的 “不當” 內容。菲律賓馬尼拉擁有最球最大量的內容審查(content moderators)– 他們不是直接受僱於臉書,而是外包商的員工。他們帶著責任感上工,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維持這個平臺的健康」、協助用戶避免讓他們看到「負面的事物」。

但是怎樣的圖片算是「健康」?哪些影片算是「負面」?誰,花幾秒鐘的時間,來決定?藝術家所畫的「沒有暴力、沒有性暗示、非真實照片的川普裸露生殖器畫作」該不該刪掉?

如果刪除的是那些殘酷的殺人、轟炸畫面,也許就比較沒有爭議?從保存證據的角度來看,卻又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非營利人道組織Airwars關心利比亞跟敘利亞被空襲的居民。他們每天都要趁著Youtube還沒刪掉這些血腥的畫面之前,把它備份起來。「我們在地圖上找出被攻擊的地點、公告上網。如果沒有我們的話,那些[發動空襲的]政府就可以為所欲為,沒有人挑戰他們,會有更多平民被殺害。…這些影片是戰爭的一部分。它們替未來世代提供了證據。」在較不相關的另一段影片裡,一位監護人審查員說:「你不能犯下任何一個錯誤。一個錯誤都有可能會影響一條生命,甚或不只。」我們很難責備她高尚的情懷。但是那些活在空襲恐懼當中的人們呢?他們對外呼喊求救的證據卻被封鎖下架,我們更難不替他們感到委屈。

在荷蘭政治漫畫家Ruben Oppenheimer的諷刺漫畫裡,總統埃爾多安(Erdogan)對著一隻淺藍色小鳥進行跨物種性行為,結果被臉書撤下來。被問到這張圖片時,監護人審查員表示:「這是很基本的圖片。人獸交。刪!」但是如果你知道那隻淺藍色小鳥是推特的標誌,再看伊斯坦堡 Bilgi 大學法學教授Yaman Akdeniz的採訪,就會理解Oppenheimer的漫畫想要表達的意思:「只要是土耳其政府要求刪文,臉書就一律配合。…你看看臉書、Youtube、推特, 不論是哪一個平臺,全球限制言論最嚴重的國家,就是土耳其。」在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臉書的首席律師坦承:「有一些內容以我們的社群準則來看是OK的;但在土耳其是違法的,所以我們就只針對當地的IP封鎖這些影片。」

任職於Google的Nicole Wang說:「是不是恐怖主義的影片,要看情境、要看上下文。到底是威脅、新聞、諷刺還是評論?」不只是恐怖主義,疑似其他原因而可能必須刪除的圖片或影片,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會傳達很不一樣的意義、造成很不一樣的正面或負面社會影響。更何況:「想想全球那一整批的網路監護人。他們所審查的內容可能來自一個他們從沒去過的國家,他也不認識這個國的歷史。」

筆者因為認得推特的淺藍小鳥,也對土耳其總統的名字有印象,所以可以猜測那張不雅漫畫的意義。但我也花了十幾二十分搜尋、爬文,才能確認 — 還好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可以撰寫這篇文章。可是監護人審查員們能在每一張圖片上花多少時間呢?有一位說他一天要審 25000 張圖片,也就是平均每一張只能花1.2 秒。監護人審查員之上有經理,會抽查大約3%的內容來幫每位監護人審查員打分數。一位監護人審查員說他每個月最多只能犯三次錯。我們可以批判這些刪除/保留的決策品質有問題;但換作是你我,我們有信心可以把這件重大的任務執行得多好呢?

上面談的問題是刪到不該刪的內容,因而危害言論自由;但另一個面向的問題是:不當的內容非但沒被刪除,甚至還被放大,導致假新聞與充滿偏激仇恨的言論橫行。眾所周知,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發言有許多爭議;而偶像團體 Mocha Girls的主唱Mocha Uson同時是杜特蒂的鐵粉,她力挺杜特蒂對抗傳統主流媒體。曾獲多項榮譽的菲律賓媒體人Ed Lingao只是批評:「這下有趣了。現在總統跟鐵粉的會談,竟被當成是新聞報導來看待了。」馬上在臉書上引來一連串不堪入目的網路霸凌。那些毀謗與人身恐嚇該不該刪呢?我們不知道臉書背後,負責審查文字的是誰、他怎麼想;我們只知道本片受訪的圖片監護人審查員當中,有一位正好是Mocha Girls的鐵粉。

臉書上的謾罵、威脅與仇恨言論,對臺灣人而言可能只是令人厭惡的日常;但是對緬甸羅興亞的難民來說,那卻是他們被種族清洗的重要原因之一。奔走於羅興亞與巴基斯坦羅興亞難民營之間的人道救援部落客Nay San Lwin秀仇恨言論給製作團隊看:”killing Kala is ok for us”「在臉書上,這個帳號有40萬個粉絲。」「在緬甸,他們的網際網路就是FB。多數人甚至連e-mail是什麼都不知道。」他指出:在這樣一個誤把臉書當成網際網路全部的社會裡,種族仇恨如何被加速放大:在臉書上散佈仇恨羅興亞的言論與假消息,可以讓你變得很受歡迎,結果人們就認為這是可靠的消息。

Google前設計道德師Tristan Harris拿具體的市民街道來比喻臉書網路環境,指出這是制度、結構性的問題:「他們無法指出街上有一個洞(比喻假新聞)是它造成了這個種族屠殺。臉書是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即使當他看到這是假新聞,卻也無從向臉書反應;沒有人會去處理它。」他更指出:「(如何吸引注意力?)憤怒是一個很棒的招術。不管臉書有沒有這樣的企圖,總之把充滿怨氣的資訊秀給用戶看,對臉書的經營模式確實有幫助。那些最能造成分裂的、 最令人憤怒的、最能引起恐懼的訊息被放大了。整個環境的氛圍讓人類最醜惡的一面被展現出來。」

最後,焦點又拉回網路監護人身上。負責審查色情內容、「懷著罪惡感竊喜」 的天主教監護人審查員覺得自己的腦袋就像是被病毒穿透一樣,渾身不對勁,決定離職。不想靠撿垃圾維生所以力爭上游、專精於恐怖分子殘殺畫面的監護人審查員,也把員工識別證丟在海邊,離開那個對心靈的殘害遠比垃圾場更可怕的工作。她們算是幸運的。另一位專責審查各種自殺自殘影片的監護人審查員,最後以上吊自殺結束他的工作。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影片。社群媒體公司以資訊技術而非以媒體傳播倫理與專業自豪;各國政府卻把法條解釋權外包給他們,甚至課以責任。協助政府管制挑戰權威的內容,會因為「人性好逸惡勞、不喜挑戰」而削弱社會我們批判思考的能力;放任煽動情緒的內容在擁槍反移民人士的同溫層擴散,不知道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最終,驅動社交媒體最大的力量,還是棍子(各國政府的要求)及蘿蔔(吸引並留注最多的用戶注意力)。如果沒有其他的重大改變,我們很難對社交媒體的未來勾勒美好的想像。這部影片帶著觀眾好奇地一窺社交媒體幕後的內容審查,看完後卻帶著更多的問號離開。

作者介紹:

洪朝貴,以「資訊人權貴」暱稱在網路上分享資訊科技相關的人權、隱私、言論自由、 消費者權益等等新聞與評論。因為太了解資訊科技而成為「無賴不要臉的邊緣人」。開設「資訊科技與社會」課程。興趣是撰文攻佔搜尋關鍵詞。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穿越荊棘的風景〉

影展時間|9/6(五)-9/8(日)、9/17(二)-9/25(三)
影展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高雄電影館
影展節目單摺頁|https://reurl.cc/pq8E8(免費索票入場)
官方網站|https://tihrff.nhrm.gov.tw

臉書訊息|請搜尋Facebook「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