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德專欄 / 又來了一個傻子說他要做文娛,娛樂重擊葫蘆裡賣什麼藥?

0

Am I to become profligate as if I were a blonde? Or religious as if I were French?

Each time my heart is broken it makes me feel more adventurous (and how the same names keep recurring on that interminable list!), but one of these days there’ll be nothing left with which to venture forth.

《Meditations in an Emergency》 ——Frank O’Hara

大家好,我是泛科知識的副總編輯徐佑德,我想大家比較熟知我的是「一名在臉書上面砲火猛烈的娛樂重擊主編」。

我營運了娛樂重擊兩年,帶領重擊做了《通靈少女》專題、《麻醉風暴2》專題、《血觀音》專題、OTT報導、金馬專題和很多台劇與國片的人物專訪。而去年,這是讓人心碎的一年,因為今年台劇與國片對我來說是很辛苦的。有些讓我看了氣憤不平,讓我感到滿意的也不多。當獵犬失去嗅覺那是很可怕的事情,不知為何這一年來我越來越聞不到東西,包括市場、 產品、作品。「沒有味道」—-不知是真的沒東西,還是失去敏銳的嗅覺。

到底是作品的問題?產業鍊尚未完整?還是媒體本身的問題?

在去年中發生的事情是《切小金家的旅館》的 ptt 事件,在我同溫層上發酵,先不討論電影本身,這件事情確實讓人看見觀眾對於「電影行銷」本身的不信任,往往上映前出現好評連發,kol專文或影片討論,觀眾便開始反感,並認為這是不是業配?重點不在業配,而是這些觀眾曾經因為被推廣而發現作品本身有落差,造成傷痕跟強烈的不信任感。(所謂行銷落差請參見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如果議題操作導致的作品票房不力、作品狀況不好,只會讓國片越來越難推廣,越來越沒有共識、甚至沒人敢投資。而同時比較讓我害怕的是,產業內部共識還待凝聚,跟外部又造成信任落差,那推廣台灣影視這條路只會越來越艱困。

困境在去年特別明顯,從影視作品的討論來說好了。作品不差、作品有問題、作品搞砸了、作品有無賣座。這其實是四件事, 但最後都會被歸納在單一結論—-該不該看?或好不好看。比如《狂徒》《粽邪》《角頭2》就隸屬於不差、但作品有問題(有明顯硬傷),而不至於令人不滿。去年很多電影明顯搞砸,而「不差」都成為了美德。再舉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就是「不差」,也沒搞砸,而鎖住正確群眾帶來票房成功,但評論不一定如票房正面,他就是有無賣座的問題。變成只看票房或只看評論,是不是簡化了什麼?

而近來許多議題性台劇所產生的歧見,包括觀眾與文化領域同溫層反應都是中間偏差,大多是在討論議題而非期待作品本身,這讓我極為焦慮,雖然很多面向這些作品已完成台灣良心劇的使命,且值得開發下去,但當作品走歪了我們是否應該好好思考。而去年又不止一部劇出現了日漸惡化的狀況,有些第一集很不錯,後面的劇集完全失控,甚至讓人失去看下去的動力。觀眾失去信心,創作人也失去信心,資方也失去信心。那環境越來越差是必然的。產業裡沒有人不努力不辛苦,要想到是為何我們一直這麼苦。為什麼還是達不到理想?

如果不要自捆手腳,往遠處看,那會是什麼?

當我們持續往下做,垂直做,反而帶領自己與許多人鑽進了一個死胡同,這一片陰霾是無法靠等著救世主降臨而解開的。而如果靠著一個媒體(而這個媒體已經有侷限性了),那更不是把自己帶進了另一個困局。於是我猜想。娛樂不應該只有影視作品,我們好像瀰漫在失敗主義當中,而其實背後反映的是文化問題。這樣的受限反而讓我思考,我們難道不能,包容旅遊、音樂、文學、美食、社會科學理論(特別是哲學與思想)等項目一起討論嗎?如果先不談台灣影視音有多少未來,文娛知識媒體在台灣有譜嗎?我想是有的。

如果我把上述的針貶色彩褪去、使命褪去。如同一部單純的電視劇,唯一該做的是把讀者服務好,而非高高在上。也因此我想讓重擊能有更多面向,如果我們能把泛娛樂品牌整合起來,能不能去處理更大的議題與問題?今年「娛樂重擊」協同《旅飯》《美食加》等品牌一起要邁向一個文娛品牌,加上音樂與文學兩項分類啟動。我們將以專題的形式整合起來。同時我們要做台灣影視資料庫,透過娛樂重擊的前台成為台灣的 OTT 入口網站。所以更希望是提供一種服務。

聽起來很虛是吧?我來說說我們要幹些什麼。總共五個面向,觀、讀、吃、行、聽。

第一、我們會透過專題與片單與會員策展的方式來重新討論台灣影視作品,以及每月舉辦一次重擊觀影會,邀請大家來看我們想討論的作品。

第二、我們會挑選現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品於我們平台露出,而首先我要做的是把1960-1970年的重要美國作家的作品(因為這時代根本是當代的照妖鏡),介紹給讀者。

第三、我們會透過精緻美食與品嚐來探索,在生活當中怎麼評鑑美食,猶如觀賞一部電影,而不僅是飽餐一頓:我們會製作新餐廳報告、新菜單報告、口袋名單,以及美食評論。

第四、我們會透過旅遊地景的歷史知識與影視取用來重新討論世界上特殊的旅遊景點 ; 第一篇是古巴、第二篇是吳哥窟。

第五、我們會固定選出有指標性的華語流行音樂榜單、專輯與歌單,來推薦給讀者,並形成一個脫離獎項之外的指標音樂網站。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服務,重新的自我洗刷,重新地審視讀者,重新地面對產業與自己。如果你想推薦上述各類別的專家(影視音、旅遊、美食與文學),希望我能與他們碰面,或者希望享有免費的重擊會員服務(包括資料庫3月上線、電子報與重要影視節日/上映提醒),請留下你的 email 讓我把你加入全新的社團。

成為社團會員:https://goo.gl/forms/IbMtHxvGhOpQL49E2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泛科知識副總編輯,也是娛樂重擊主編。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主修現當代文學。以大量電影,英美影集,國內外音樂填飽自己。熱衷閱讀、思考與嘗試新鮮事。偶爾作風老派,被歸類為學院派。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