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居;攝影/許造元
由華人樂壇著名詞人、當代藝術收藏家姚謙監製的《一個人的收藏》,找來了新銳紀錄片導演徐浩軒執導,以及甫入圍第 28 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的原子邦妮音樂製作人羽承 (Nu)擔綱配樂,試圖以新生代創作人的觀點,講述發生在當代藝術收藏品拍賣會上的故事,捕捉各類藝術的不同樣貌。
而羽承所操刀的電影配樂,不僅透過合成器音色具象呈現出每座城市、每件藝術品該有的溫度與濕度,也恰如其分地賦予了影像更豐富的想像與生命力。但究竟,姚謙與羽承當初是如何結識,甚至最後決定一起合作?2 位不同世代的音樂人,各自是如何看待當今的配樂製作與本地流行音樂場景?
不同的音樂世代 透過電子音樂交集
「《一個人的收藏》在講當代藝術,在配樂上,當時在想如果透過 acoustic(原音樂)呈現,一定仍有聲音表現上的框架存在,所以最後才選擇電子音樂。而且我認為,好的電子音樂應該是情感豐富的,正好可以跟當代藝術有所對應。」
當時,姚謙透過陳建騏的推薦,在好多音樂視頻上找到了其中一組演出者——電子組合的「原子邦妮」。被他們音樂吸住目光的他,最後在見面會談的當下,就決定邀請羽承擔任此片的配樂:「有些電子音樂只有技術面或是功能性,但在他們的音樂裡,我可以聽到很多抒情的元素存在。雖然是電氣編曲,但情感面的描述能力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他挑出來的音色都用得非常準確且和諧,這也是我很欣賞的部分。」
然而,接到這個任務後的羽承,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深覺受到肯定的同時,也備感壓力。「老師一見面就跟我說,就用原子邦妮的電子音色來做這個配樂吧。當下,心中的大石頭都放下來了,但某個程度上,老師還是客戶。在我跟導演與製片對完音樂後,最終還是要他點頭答應。」但羽承坦承,此次最難忘的合作經驗是與徐浩軒導演的共事。他說,導演希望有幾首配樂是可以嘗試變奏的:舉例來說,把音高位置調號成一半,原因在於若在一部電影中,音色或旋律一直改變的話,會缺乏一致的感覺。透過這種方式,維持住聲音的調性。「這也是用電子樂的好處,儘管變奏的部分還是要重錄,但不需要把所有樂手都 call 到錄音室重新錄製,只要自己再重新彈奏一遍即可。後來有幾首歌的音色聽起來並沒太多差別,改變的只有速度而已。」
當年,在結束上個樂團 ZAYIN 後,羽承必須替自己的人生做出抉擇,一邊尋找著未來出路,一邊也開始大量地把自己的創作放在 StreetVoice 上。後來,經由導演呂來慧的牽線,接觸到廣告配樂,也累積了實戰經驗:「當時導演希望我可以憑空想像故事情節,並創作出 30 首 30 秒左右的配樂。也因為受了這樣子的訓練,真正去做廣告、電影配樂時,已經有畫面與主題,知道在講什麼內容,更容易發揮。」
而經歷此次的合作,也讓羽承在寫原子邦妮的歌時,有了心境上的轉變——究竟未來做的每一首歌,要讓自己很爽就好,還是希望這些聲音可以讓每個人聽起來是有所感動的?他撫心自問著:「做完這個配樂有點洗條自己在這幾年間,於音樂產業裡受到的啟發。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了解藝術是什麼一回事。一旦跟商業結合,創作又是怎麼一回事。」
專輯已死,單曲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嗎?
聊完配樂,話題轉向到台灣的音樂環境,兩人則一致認為「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唱片產業也隨之經歷不少次的轉型——從起初 P2P 音樂共享服務平台 Napster 的出現,讓在網路上分享與獲取 MP3 音樂變得方便,這也讓唱片公司首度遭逢巨大的打擊,尤其在 1999 年全球 CD 銷售總額曾高達賣出 24.5 億張的好成績後,實體唱片銷售量就此一蹶不起。雖然後續因遭大規模侵權行為的法律指責而終止了服務,卻也正式開起了第一波音樂數位下載的大門。而今,人們取得音樂的方式,除了可以直接支持實體專輯與單曲外,也開始轉向使用數位串流平台,享受不受曲目數和專輯數限制的音樂聆聽服務。
數位產業的發生,也讓如今的音樂人發行音樂作品不需再依賴公司廠牌,像是羽承隸屬的「原子邦妮」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證。過去近幾年,他們只要有新歌釋出,便會發佈在 Youtube、StreetVoice 等線上平台上,讓樂迷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直接接觸到自己的音樂作品:「就像我們的歌接連兩年(2015 年與 2016 年)獲 StreetVocie 音樂作品人氣榜 Top 1,讓我們發現了一件事情,這是一個數據的時代,可以從中去反思,該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可以觸及到更多人。為什麼我會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數據明顯告訴我,自己的音樂流量已經遠超過現代的主流唱片公司裡的很多藝人了。你的內容被很多人喜歡,而且還能產生出共鳴。那接下來,就是繼續做啊,讓大家可以聽到你的作品,因而可以彼此互動。」
而科技雜誌《Wired》 編輯 Rachel Arthur 亦曾提過一個觀點:相較於 Y 世代在網路上的 12 秒注意力,Z 世代已縮減為 8 秒。而這個轉變造成的影響,包括了「單曲被收聽的次數與比例,比聽完整張專輯要高」這件事。對此,羽承有相當大的感觸,並以美國當紅 DJ 組合 The Chainsmokers 為例,補充說明了他的體悟。這個 DJ 組合儘管每首在 Youtube 上發佈的歌曲,都可以累績幾 10 億的點播率,但近期發行的首張專輯(除了收錄 2 首當紅單曲外,其他都是新歌)卻慘遭滑鐵盧,備受各界樂評網站批評。
羽承認為 The Chainsmokers 的新專輯會引來負評,是因為依照他們經營音樂的方式,每首歌都做得太用力,反而會拖累專輯:「他們很知道現在的小朋友根本沒有耐心聽完一張專輯,所以都把每首單曲當成一張專輯在製作,甚至還投入許多心力在宣傳與拍攝影像上。但當要做出一張作品的時候,卻發現沒辦法把製作單曲的概念一併放進專輯裡面,因為對他們來說,上一年的時間,把心力都已經投入在那些單曲中,又要到處跑 tour,根本分身乏術。後來也發現很多樂團紅了或開始忙了以後,他們單曲可以做得很好聽,但專輯就不怎麼樣。」
「以製作人的角度來說,老外要求的只有要 Hit Song,可在華語樂壇裡,音樂不只被當成是一種流行文化,更被看作是深層的文化底蘊。」姚謙如此說,他認為當把這些歌曲看作是文化的累積後,就需要嚴肅去看待這件事情。對此,羽承有類似的想法,不過反而認為專輯概念會慢慢被淘汰掉。他坦言,自己樂團在去年發行的專輯《孤單會消失離開不見》,其實就是一張熱門單曲合輯,他們把過往在網路上反應良好的歌全收錄進去,再寫出一首同名主打歌,藉此串連起整張作品的故事性:「我現在很多思維都受 Youtube 影響,會發現很多專輯的主打歌都超好聽的,當一個魚餌吊大家胃口。所以我如今都是買合輯居多,因為收錄的每首歌都是各自創作者的精選之作。」
平台與內容的共生狀態 兩端的交互影響
過去長時間在中國音樂平台工作的姚謙,繼續分享著這近年來的觀察:「現在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真人秀節目,不是《我是歌手》也不是《奔跑吧!兄弟》,而是閱讀推廣性質的節目《朗讀者》。儘管他們或許還是用找名人朗誦的方式,或只能推廣官方要求的正能量宣導文章,但製作團隊很努力地要把閱讀帶回群眾。這個節目的收視 TA 很多都是二線城市的中年婦女,她們希望可以跟文化(閱讀)沾上點邊,這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
姚謙接著舉例,從中國網易視頻崛起的好妹妹樂隊,原先只是活躍於網路中的獨立音樂組合,剛好有一個歌迷是湖南衛視的編導,在一次中秋晚會上邀請他們登台演出,沒想到竟成為當期所有節目中的收視之冠,如今早已成為各個節目爭相邀約的當紅炸子雞。「網易也跟著好妹妹一起翻紅了,所以我常建議一些音樂平台,不要永遠都服務唱片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多多支持這些獨立音樂人,因為唱片公司很都已經過氣了。」
對姚謙來說,一個平台最大的價值是要把好的、新的觀念傳播出去,思索該如何讓創意文化可以普及化、並且獲利,增加品牌的可能性與發展潛能:「我前陣子答應豆瓣要開一個寫詞課,這讓我非常焦慮。我一直覺得創作無法傳授,但最後會答應的原因是覺得自己也老了,如果不試分享這些經驗,也沒辦法產生交流,只會讓自己僵化。我現在強迫自己該如何把經驗傳承系統化,可當你想這樣一個的網路平台,已經在思考文化普及與教育這件事時,我們台灣是不是應該這樣做呢?」
現在音樂產業是最好的時代
說起了本地音樂場景的轉變,姚謙進一步說明:「我們最早那時候,電台還是通路,然後唱片行是銷售。但其實當唱片行開始消失以後,做專輯的遊戲規則也跟著被改變。以前我們有受過專輯概念的審美訓練,不單只看這個點,也會同時看整個面。我要點好聽,也要面有深度。但對年輕一代的創作者來說,他們受主打歌影響深遠,尤其網路普及後,許多人經常會對首波單曲影響你對歌者的主要審美觀。但我覺得有一件事情不能被忽略,就是音樂經常背負了幾個情感因素,才可能會成為傳遞文化的工具,但最重要的還是表演者本身,人才是造成最大影響力的關鍵。」也因此,才會有偶像文化的產生。
姚謙認為,Tour 仍會是唱片產業近幾年來主要商業模式的獲利所在,甚至還會改變未來發表作品的模式:先表演,再發片。「現在最賺錢的都是演唱會,還有些歌手會花好幾年的時間在演出中。也因此,我覺得之後最理想的發片模式應該是,在 Tour 裡,不停發表新歌或嘗試新的曲風,測試台下觀眾的反應。隨後,再把 Tour 時期發布的作品總結成一張專輯,或許就能加強樂迷支持買實體專輯的動力。」他說。譬如姚謙這次就建議李玟先發表一首單曲,然後大量跑中國二線的城市、甚至是東南亞等國家,重新累積聲量。等待時機,最後再推出專輯。
「還有一點是,以前的人做一張專輯,可能就賭這一年這張專輯的市場反應會是怎麼樣。但如果現在是單曲的情況下,我每一個月都可以有一首單曲,我等於一整年都是我的宣傳期。」羽承解釋著,假若確定今年要發一張專輯,會先設想好專輯概念是什麼,然後長期規劃各支單曲預釋出的時程,藉此預告將會有新作品即將問世。
「沒有一種類型音樂是永遠都會是潮流的。最重要的是要去想如何做出好的音樂,拿掉標籤後,要有很棒的詞跟曲。所以網路上才會有人做 cover,有好聽詞曲才是會被記住的原因,不管你用電子還是民謠,都是如此。」這也是他們做音樂的決心。永遠都不要被觀念限制住,大膽嘗試,才是在資訊傳遞迅速、閱聽眾喜好瞬息萬變的時代,不被流量淹沒的唯一生存法則。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