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說到戲劇的劇本公式與戲劇工業,猜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以美國戲劇為主流,但其實近年來不管是日劇或韓國戲劇都慢慢發展出自有的劇本公式、結構與技巧。就以近期特別火熱的韓劇《阿罕布拉宮的回憶》和《天空之城》為例,他們都用了一招「結尾懸疑」來讓抓住觀眾想看下去的衝動,本篇就來談談,我們到底是怎麼中招的?
相較於《老男孩》,這次林依晨睽違五年挑戰的古裝輕喜劇《小女花不棄》,絕對是走回最適合她的古靈精怪路線,從角色設定、喜劇調性到愛情戲的分量(及男主角的顏值與體貼程度),都絕對是貼近林依晨經營多年的偶像劇觀眾口味,節奏明快、高潮迭起但又不燒腦,真正是看了會「涮嘴」的愉快小品之作,是部完美重現中國風言情小說優點的戲劇。
與前作一樣內斂憂傷,但突破了過去刻意保持的距離,《依達的抉擇》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最新作品《沒有煙硝的愛情》從個人故事出發,一樣是私密而小格局的小品,但有了讓人難忘的直接魅力,精湛的拍攝與純粹的故事相輔相成,成就了扣人心弦的浪漫樂音。《沒有煙硝的愛情》描述二戰結束後,才華洋溢、嚮往自由的音樂家,遇見了熱情奔放、婀娜多姿的女伶,兩人共譜一段橫跨數國數載,澎湃又哀傷的愛情故事。
早在《流浪地球》之前,《三體》第一部獲得雨果獎不久之後,「科幻電影元年」的說法就層出不窮,卻總懸於空中,遲遲無法落地,就連備受矚目的《三體》電影,至今遙不可及。直到《流浪地球》宛若橫空出世,好評從首映禮過後個別科幻作家、學者、愛好者的社交媒體狀態,蔓延到影評網站,再演化為大年初一正式上映時的如潮湧動,加上電影獲批於 2 月 8 日在北美澳新大部分城市上映,眾人不禁再一次發問:這一次,科幻電影元年是不是真的来了?
在《李屍朝鮮》之前,韓國人對電影類型和類型元素的操作已有著長年的積累與電影工業的後盾,此前最令人擊節讚賞、完美將喪屍(zombie)元素和韓國國情融鑄一爐的作品首推《屍速列車》,既有喪屍片的各種標準元素和發展,又有對韓國社會與親情特殊脈絡的批判與描繪,完美示範在地全球化(local global)的標竿。
成龍今年在賀歲檔推出了《神探蒲松齡》,非常清楚自己市場定位和目標觀眾期待的他仍然以動作喜劇作為主軸,只是這次結合了《捉妖記》(或說中國版《妖怪與牠們的故事》)式的特效妖怪和《倩女幽魂》的虐戀,必須說討喜的妖怪們和特效宇宙和動作喜劇可說相輔相成,成龍也非常自覺地把笑點和動作戲都毫不怠慢地準備好,但《倩女幽魂》的虐戀雖然保留住了《聊齋》的精神,卻和動作喜劇的調性全然不同,事實上在電影中也難能完全統合,雖然兩邊表現都算是中規中矩,但嫁接起來還是讓人有些無所適從。
其實每年除了台灣會拍賀歲片,這幾年香港在年節期間也都會推出卡司陣容頗為堅強的電影在春節期間上映,只是這幾年大部分並非喜劇,更多是香港向來擅長且始終未曾斷過的警罪查案片(這也是最適合中小成本仍可拍出商業賣點的類型之一)。今年春節,港片代表《廉政風雲:煙幕》不但集結兩大金馬影帝劉青雲和張家輝同台飆戲,這次更請出久違大銀幕的袁詠儀和劉青雲同台飆戲,以黃金組合召喚六、七年級生的意味濃厚。
特效讓人眼花撩亂,故事讓人眼神死;戰鬥橋段出眾,但也窮到只剩下戰鬥,《艾莉塔:戰鬥天使》打著「《阿凡達》金獎億萬名導詹姆斯卡麥隆及原班人馬全力打造」的賣點,實際上更像是製作團隊在不知如何處理下,匆匆湊數、草草上檔的拼裝車,偶爾出現的壯觀場面只讓其他段落相形之下更加窘迫,逼觀眾就範的敘事更是拙劣可笑,除了存貨出清與消耗 IP 之外,實在找不出任何本片存在的理由。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