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線上影評/《美人魚》:悠遊在獨樹一格的美麗水域
歷經《少林足球》《食神》的高峰後,《長江 7 號》這個新低點讓人懷疑周星馳似乎風采不再,但其新作《美人魚》卻讓觀眾全心投入片中,成為星爺強勢回歸之作,不僅劇情與笑點融合得從容自在,也證明周星馳作為喜劇巨匠的創作力仍然豐沛,而他導演功力也更上一層樓,在整體節奏與演員表現上,都有精準拿捏。
歷經《少林足球》《食神》的高峰後,《長江 7 號》這個新低點讓人懷疑周星馳似乎風采不再,但其新作《美人魚》卻讓觀眾全心投入片中,成為星爺強勢回歸之作,不僅劇情與笑點融合得從容自在,也證明周星馳作為喜劇巨匠的創作力仍然豐沛,而他導演功力也更上一層樓,在整體節奏與演員表現上,都有精準拿捏。
導演楊力州的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爬梳台灣電影史,試圖號召觀眾的集體記憶,但「我們」是誰?他們真能代表銀幕另一端的庶民情感並於片中再現嗎?再現的意義為何?導演是真實呈現某種庶民觀點,亦或只是滿足特定的庶民想像,供作某種情感調動工具?
兩部香港電影《同班同學》與《陀地驅魔人》不約而同上了台灣院線,雖然廳數不多,卻都是非常道地有力的香港電影。更有趣的是,這兩部風格迥異的片子,在拋棄中國市場尋求正宗港味的時候,採取的手段竟然有其相似之處,都是以過去香港最重要的類型元素作新創與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