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蘇麗媚
2
從《那些年》到《我的少女時代》:電視人轉戰電影是票房保證?
台灣自八、九零年代的台灣新電影發展以來,漸漸偏向國際影展口味,個人風格強烈的作者論導演一代接著一代人才濟濟,反倒商業敘事人才大量流向香港與大陸,那麼本土票房電影究竟要靠誰來撐起呢?近年來由電視跨界電影的導演/製作人例子越來越多,漸漸似乎形成趨勢,而且打收視戰多年的他們往往比電影導演更擅長抓住觀眾的口味,甚至能稱霸。現在就讓我們稍微盤點一下電視導演/製作人跨界電影的例子和成功風格。
0
蔡瑞珊專欄/一部導演無法握在手裡的《一把青》
我從曹瑞原口中聽到這段話:「拍這部片其實是大產業的一個縮影。每一次拍一部片都是一個惡的循環,關於產業環境,我想如果我都怕了,更多製作人怎麼辦?」導演也從想拍這部戲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找錢的人生。
1
商台玉專欄/找回競爭力,除了努力把戲拍好,和觀眾、市場的對話更需要改進
為了生存,為了創造利潤,為了跟上國際競爭,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挑戰,台灣影視產業在包括製作、行銷、播映的形式上尋求改變與實質突破,未來的路看起來還是相當艱困的,除了希望努力製作好產品的團隊能得到好成績外,更要好好監督文化部的相關產業政策,到底有沒有將資源用在更正確的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