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安琪拉(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章出處:Medium、Instagram)
在一片復仇、懸疑、狗血的韓劇中,《我是遺物整理師》以療癒溫暖的主題成功殺出重圍。啟發自「遺物整理師」金璽別著作《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這部劇儘管以「亡者」為題,卻從不煽情把故事著重在「死亡」,反而花了很多篇幅來引起觀眾思考該怎麼面對生命、面對離別,教會活著的人好好活著。劇中主角每一次整理遺物的委任,都帶出了不同的議題討論,有同志、孤獨老人、棄養嬰兒等,通過這些故事審視韓國社會問題,編劇的巧思與細心是本劇的最大亮點。這邊會帶大家看每一集(10集)的重點與解析。
第一集:學會傾聽亡者的聲音
主角韓可魯(唐俊尚 飾)和父親韓俊佑(池珍熙 飾)一起經營遺物整理公司Move To Heaven,韓可魯有亞斯伯格症,這讓他擁有過人的記憶力,成為工作的絕佳優勢。韓俊佑一到亡者房間都會脫下帽子,閉上眼睛念出亡者姓名、離世日期,再報上自己的姓名:「現在要為你搬最後一次家。」這個儀式感為觀眾第一次認識「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開了很好的頭,打破原先以爲會可怕、恐怖的印象,以輕柔的畫面色調、角色態度,來賦予溫度。這集的委托者家屬是聾啞人士,不論是亡者或是活著的人都「無法說話」,這個設定加强了遺物整理師的角色責任。如何從房間中一樣樣物品拼凑出遺言與真相?答案是用心感受,而非仰賴語言。編劇一層層堆叠「聽從心的語言」重要性,可魯在喪禮尾隨一位護士,想得到寫著「珍貴的孩子」徽章卻被誤認為怪人,這些情節都表達了我們卻很常被偏見、刻板印象影響判斷,因為沒有用心瞭解,所以間接造成了傷害。
第二集:破壞規矩並不一定是壞事
韓靜佑離世前,把可魯的監護權交給了同母異父的弟弟曹尚久(李帝勳 飾)。不論是性格或生活習慣都與哥哥大相徑庭的尚久,他的出現帶給可魯極大的衝擊。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可魯踏出舒適圈的絕佳機會。在另一部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高文英作家的出現對尚泰來說也是一大刺激,在摩擦與衝撞下,才會重新找到平衡,所以有些時候,規矩是必須被破壞的。失去父親的可魯,拒絕叔叔尚久霸佔父親的位子,拼命想把父親的一切留在身邊:餐桌的位子、房間的使用、甚至是骨灰也不願放手。他和叔叔因為不理解彼此而產生摩擦,往後劇情會看到他們的成長,這邊就先不贅述。
第三集:愛是把雙面刃
這集的亡者是獨居的失智老人。編劇在這邊安排了愛錢如命的兒子與兒媳婦,他們把母親留在破房子獨自生活,甚至不敢進屋整理遺物。這邊很明顯批判比起失去親人的痛,更在意遺產的家屬,但一切並非那麼簡單。一開始嫌棄很噁心的夫婦,看到一張張鈔票被藏起來後,馬上衝進屋内一張不漏的把鈔票收集起來,不用過多的台詞就表現了見錢眼開的惡性。但當我們看見亡者與兒子溫馨的回憶,雖然不清楚關係從何時開始變質,但從兒子這句話可以推測兩人絕對經歷了一段不快樂的時光:「我受夠扮演兒子的角色了」。曾經看過一句話說:「家人就像牙齒和舌頭的關係,它們不能彼此,卻同時也存在著傷害彼此的可能。」倘若沒有遺物整理師,母親隱藏的心意絕對無法傳達:一通通騷擾電話、一張張髒掉的鈔票、保存幾十年的禮物,都會變成垃圾。一套西裝所承載的不僅是回憶,更多是愧疚,無法彌補的過去,她用了餘生的每一天來償還。
第四集:這樣不是愛
這一集是命案現場。幼稚園老師李善英被自稱是男友的金用尤先生誤殺,用正當防衛扭曲了自己的罪行,完美計劃被可魯發現了破綻,揭開這場恐怖情人的殺人案真相。金用尤用盡各種方式强迫女方留在他身邊,口口聲聲說愛她,卻讓對方陷入極大的恐懼與不安。根據新聞報導,韓國社會的約會暴力案件每年都在暴風成長,韓國女生越來越不敢約會,因為身邊太多朋友分手後被男方死纏爛打、暴力對待。韓可魯最後對著金用尤重複說著:「你不愛李善英老師」,也是對這一社會問題的批判。所有以愛為名而行的罪,都該被檢討並制止,因為那根本不是愛。
第五集:我們沒有錯,只是和其他人不一樣
這集的主題是同志情侶。病患與醫生相戀的設定,若放在一對男女身上,想必是一部浪漫的愛情喜劇,那為什麼主人公換成兩個男孩就不行呢?目前同性性行為在韓國是合法的,但同性婚姻、民事結合等同性伴侶關係不受法律支持。軍事刑法甚至規定單身者之間發生同性性關係會被認為是「性騷擾」,最高可處一年監禁,即使相互同意也被稱為「相互強姦」。韓國保守的社會風氣,讓LGBT人士持續受到社會拒絕。丁洙賢醫生的父親是一名警察,這讓他們的戀情受到更大的考驗,比起兒子的心意,父親更害怕被人發現兒子性向,急於燒毀一切證據。李言在演奏中悼念對方:「你是我見過最美麗、最值得被愛的人」,可魯對尚久說:「我以爲不懂愛才丟臉,愛一個人也是丟臉的事嗎?」可魯從小和別人不一樣,也在爸爸正確的教育觀念下明白:我們沒有錯,只是和其他人不一樣。
第六集:眼前擺著一樣的東西,有人看到愛,有人卻看到恨呢
大家有沒有看到一部電影叫《愛‧慕》?這部電影是第85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主角也是一對老夫妻,電影中的爺爺為了不讓奶奶繼續痛苦,選擇親手結束了她的生命,是相當衝擊的作品。回到《我是遺物整理師》,爺爺是大樓管理員,因為年長的關係,處處被人歧視。即便如此他仍盡忠職守,直到因工作受傷反被解雇爲止。與其苟延殘喘的活著,爺爺和失智奶奶約定好要一起離開這世界,手牽手在家中安眠。這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喜歡花的奶奶,爺爺收集了各處人家丟掉的盆栽,打造了一座花園,浪漫至極。社工有琳這時說:「眼前擺著一樣的東西,有人看到愛,有人卻看到恨呢」,看似是對著持有偏見的尚久說的,其實也在說這些從被抛棄的盆栽。
附上爺爺唸的詩:
到了該離開的時候/那果斷轉身的背影是多麼的美麗/春意盎然/我醞釀的愛情正在凋零/落英繽紛/被訣別的祝福包裹著/現在是離開的時候/像著茂盛的綠蔭/和即將結出果實的秋天/我的青春像花一般逝去
第七集:叔叔是很難懂的好人
《我是遺物整理師》後期的故事都聚焦在幾個主人公身上。這集編劇開始揭曉曹尚久這個人物和秀澈的師徒(兄弟)情誼。因爲童年曾經歷過母親被家暴的陰影,所以尚久無法容忍別人濫用暴力。他把秀澈從校園霸凌中救出來、教他練拳擊、一步步培養成冠軍拳擊選手,最後卻也被自己親手打得僅存一絲呼吸。尚久這個角色嚴格來說,是有情緒調節障礙的,從可魯對叔叔的看法、以及觀眾看到的情節都表現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心中的怒火。因為被多年沒見的哥哥看見自己狼狽的一面,他無法控制的打下了那一拳…儘管花了許多時間懺悔、甚至不惜奉上自己的性命,但這場悲劇已回不了頭。正因為自己曾切身體會過這種懊悔、愧疚情感,後來得知哥哥靜佑的故事時才會更心痛。可魯說:「叔叔是很難懂的好人」,除了準確指出尚久刀子口豆腐心的性格之外,也知道如果用心瞭解,就能發現「壞人形象」只是他的擋箭牌而已。所以最後他依然用了最壞的方式:離家出走,來保護可魯,而對方早已看穿。
第八集:我一定會幫你完成心願
這是我哭得最慘的一集。編劇很高明的從尚久的視角去看可魯一系列不明所以的行為,一個他本人已經遺忘、對方卻牢牢記得的願望清單。當年在車站旁許下心願的弟弟,堅定完成心願的哥哥,被命運狠狠惡作劇了一次。編劇把1995年韓國三豐百貨公司倒塌事故如實呈現,相信大家在看劇時都覺得很震撼吧?6月29日下午5點52分,5層百貨大樓在20秒内從陸地上消失,層層塌入地下4層內,共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傷、6人失蹤。劇中似乎沒有太著墨黑心建築商,這邊必須花點篇幅來回溯歷史:
三豐百貨公司由韓國三豐建築工業興建,在當年是僅此於樂天百貨的豪華百貨商店。原本這片土地最初設計是一幢4層樓高的辦公大樓,但是三豐集團會長李鐏(이준)卻在建造地基時,臨時決定更改為百貨公司大樓,原本4層樓的建築,硬是被加蓋了一層,而天台冷氣機的總重量更高達87公噸,達標準承重負荷4倍之多。事發當天上午,天台的裂痕急劇變大,管理層找來專家簡單檢查後,即使知道整幢建築有倒塌的危險,卻因為不想損失當天龐大的客流而沒選擇關閉百貨公司。然後,悲劇就發生了。
以為從此能帶著弟弟逃離夢靨的哥哥,卻被捲入另一場意外,從此兄弟失散。尚久怨恨當年抛下自己的哥哥,殊不知哥哥也和他一樣,因為愧疚而用餘生在贖罪,害怕自己會遺忘,所以每一年都要復習一次。櫃子裡堆滿的遊樂園紀念品、球鞋,對照尚久拒絕會面、聽到哥哥死訊的表情,他明白自己這些年來的怨恨都是誤會一場,錐心的懊悔促成了尚久成長與改變。
第九集:你就是我的媽媽
尹池蓮編劇在這集也加入了韓國社會問題:嬰兒出口。自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以來,有約16.7萬韓國嬰兒被送往海外領養,讓韓國有最大嬰兒出口國的稱號。其中也包括美軍和韓國女性的小孩,因為多屬私生子女,親生父母都不願承認,所以也讓這些小孩難以找到親生父母,先前Netflix《璀璨帝國》中的Kevin Kreider也是被收養的嬰兒之一。劇中馬修葛林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輾轉換了好幾個收養家庭,誤認主播就是親生母親的他,撕碎的不僅是那本傳記,還有他原本抱有一絲希望的心。儘管主播不是真的親生母親,但在馬修心中,她就是母親一般的存在。前幾天聽魏如萱的新歌《奶奶》,她分享說自己小時候曾想叫奶奶「媽媽」卻被阻止,如今她唱到:「奶奶你就像媽媽一樣啊,真的非常謝謝你啊」。這是《我是遺物整理師》首次把亡者遺物傳達給「非血緣關係」的人手上,算是為可魯後來正視自己身世的重要契機。
第十集:要對自己說「我做得很好」
即使可魯已經接納叔叔這位家人,但仍沒準備好要送走父親。他回到過去父親思念母親時,總會帶他去的水族館。在叔叔的提醒下,可魯鼓起勇氣整理父親的遺物,用心聆聽對方想傳達的話。這邊有一個細節是,可魯在這邊聽的樂曲是巴哈的《C大調前奏曲》,我去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首曲子是巴哈是寫給兒子音樂教育的其中一首,再從「官大為」的影片中看到了他對這首曲子的解析,居然完全符合可魯的心路歷程。他把曲子根據和弦變化分為5個部分:平靜的家、懷疑自己、決心出發、突破障礙、收尾。最後在喪禮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可魯因為亞斯伯格症的原因,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無法同理別人,但父親叫他「想像立場對調」,他馬上恍然大悟過去只在乎自己不捨父母,卻沒想到他們也擁有同樣的心情:「眼睛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只要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可魯在最後學會了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接受了一切。
《我是遺物整理師》結局解析與第二季預測
先說我的解析或許有點腦補,大家可以參考就好。結尾一位穿著校服的少女「車恩星」來要求可魯為自己整理遺物。其實從恩星登場的瞬間開始,我們就看到她身邊伴隨著蝴蝶。回到可魯還是個棄嬰,在水塔被靜佑發現的時候,可魯當時被誤以為是小貓,差點就沒了性命。在韓國,小貓的韓語是나비(nabi),靜佑曾在水塔나비、나비的呼叫著。而凑巧的是,蝴蝶的韓語也是나비(nabi)。雖然至今我們一直覺得可魯(韓文그루的意思是樹樁)和女主角樹木是一對,但很明顯感受到可魯對樹木沒有其他感情,反而在第一次見到恩星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心動表情。當然這也是我的猜測,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筆者後記:很喜歡《我是遺物整理師》的原因是它大膽的談論死亡,並透過劇情提出:「人都有一死,為什麼會害怕談論它?」許多人都會把「死亡」當作禁忌,甚至不會向小孩說明死亡的意義,但這麼做的下場,很大可能是當他們無預警遇到這些情況時,會不知所措,衝擊或許會更大。就像過去「性」也被當作禁忌話題,間接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讓更多小孩、少年受到傷害。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