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盧慧心
1977年生的連奕琦,學生時代就有導演夢,作品也時常獲獎,畢業後,他曾在電影、電視圈內從事不同的幕後工作,導演《命運化妝師》、《甜蜜殺機》兩部風格迥然的電影,2014年則首度執導電視劇《徵婚啟事》,幕後工作多年,編劇、導演、製片都做過,連奕琦說:「當製片的時候要控制預算,但當導演的時候,我不會去想預算啦。」
他有點心虛:「其實《徵婚啟事》,是我執導以來第一次『超期』又『超支』的作品⋯⋯」
「我是第一次拍電視劇,我們整組工作人員也都是拍電影的,製作總監特別放寬些,讓我熟悉一下,一天拍五頁劇本就好。」其實一般偶像劇的作業,一天要拍十頁左右,製作總監體貼他,讓他用「半速」前進。「結果前兩個禮拜,我每天都只拍一頁半!」
雖然後來進度有慢慢趕上,但殺青時已經超期兩個月,成本自然超支。有時當然也心急,但他很清楚慢的意義在哪裡?或是在現場下的判斷是對是錯?這些回來看帶子就一目瞭然。包括對聲音的堅持也是,雖然他知道電視播出的聲音設備跟電影設備不一樣,但目前天天泡在錄音室的他,還是跟錄音師一起「條直」地要把聲音做到最完美,因為:「現在很多電視也都有四個聲軌了啊!」
連奕琦是國內少見拍過電影才回來拍電視的導演,從電影圈回流電視圈,他有一套看法:「其實電視劇的產值比電影高多了,電視人應該更驕傲,對自己的作品要有堅持。」連奕琦也說,台灣電視台如果願意做數位改革,會大幅降低製作成本,大家把錢省下來拼品質。然而這對電視台來說無異是將數十年營運的作業模式打破的大型變革。但若是維持現狀,就等於是一直把成本大部分花在跟戲劇品質無關的地方,難以再次升級。
「很難改變的是大家的工作模式。譬如電視劇的情況,總是劇本還沒全部寫好,拍攝期就開始了,但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整套劇本都定稿後,導演進來好好地拍就好。」
然而小製作公司負擔不起這樣的投資,台灣的電視台一向把成本問題攤算在製作單位頭上,造成工作期非常緊張,劇本時常還未到位就開拍,後期多是在邊拍邊播、整組人都在等劇本的壓力下,慌不擇路的生產出來。
連奕琦也特別強調:「差別都是觀念製造出來的!」舉例來說,本土劇有很多好演員,但他們在制式表演中曝光太多,無法跨足到成本更高、更精緻的戲劇作品裡。就戲論戲,身為導演他不計較演員過去的形象是什麼,只希望他能符合角色需求演活劇中人,然而在電視圈裡的運作又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處處是無形的界限,大家都在抱怨的「演員荒」跟這些刻板印象脫不了關係。
「市場的大小會決定你的想像力。」他說,但反過來看,你敢去想像,去爭取,市場就長出來了。連奕琦分析,台灣本身優點很多,華語市場全部都算我們的,拍片又自由,只要作品好,初期的投資再多也划算。連奕琦自己也寫劇本,他的劇本不怕別人買去拍,他也不會堅持要自己拍,雖然目前在台灣他還沒機會拍到自己最想拍的奇幻大製作(他最想拍的是《魔戒》!),但務實一點來說,鬼片也是他很有興趣的類型,而且是要有很多很多特效、特殊化妝的那種。其實他手上有本剛完成的電影劇本,講的是吸血鬼的故事,但他不認為那是鬼片:「吸血鬼不算鬼~」(連導有種莫名的喜感!)
即將播出的《徵婚啟事》改編自陳玉慧多年前的同名小說,過去也曾拍成電影與舞台劇,執導此劇有沒有負擔?連奕琦說,台灣一般偶像劇的做法是在每集結尾前留下勾連處,吸引觀眾繼續追劇,這次《徵婚啟事》的編劇們採用接近美劇的寫法,每集自成段落,在台灣比較少見,希望能做到每一集都充實飽滿,像捏緊的拳頭,一擊有一擊的力道。「電視劇跟電影都一樣,目前常常是導演只談作品,製片只談錢。」他說:「兩造怎麼談,都是想要壓制對方。但我覺得最棒的狀態應該是,導演談作品,製片也談作品,大家都從作品出發,錢該怎麼花,結論自然就會浮現了。」
(《徵婚啟事》將在2014/11/07 晚上十點於台視首播)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