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100小時劇本松大賽:編劇老將新秀齊聚一堂,創意與耐力互相激盪

0

圖、文提供:疑案辦

新創科技公司過去常以「黑客松」的模式,在限時時間內邀請參賽者以馬拉松不停歇方式針對公司開出的題目進行解題,以此徵選出優秀的工程師,事實也證明能夠在時間內繳出優異參賽成績的工程師,往往在進入公司體系之後也能同樣表現優秀。

台灣目前的編劇養成過程,除了少數受資深編劇提拔培養的新秀外,大多時候編劇往往只能以劇本獎的方式冒出頭,卻沒有像「黑客松」這樣能夠讓人才齊聚一堂、找出更多能順利接軌商業開發潛力人才的模式。因此,以懸疑類型真實案件改編故事的疑案辦以疑案改編為題在2018年試辦第一次劇本松,並由內容力謎團協辦。模擬業界編劇實際接案的生態,參賽者必須組隊後決定分工,並在48小時內針對主辦單位指定的題目進行劇集改編,寫出劇集長綱、人物設定與分集大綱,最終並接受專業導師與評審的評分,選出最終優勝隊伍。

繼2018年的劇本松初賽後,2020年的劇本松大賽將活動更推進一步,在3/24-3/27期間辦理決賽,參賽時間總長從48小時拉長到100小時。組隊後的參賽者需要在這100小時內陸續繳交創作理念、總綱與人物設定、分集大綱與第一集對白劇本,完全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馬拉松賽跑,不斷在跟時間賽跑的狀況下還要兼顧創作品質與邏輯,說實話是相當的考驗。

 

▲2018劇本松現場,參賽隊伍密集討論劇本結構(左)、聆聽導師建議(右)

 

 

2018年的劇本松實體活動,把參賽者集中在比賽場地48小時,進行密集討論有卡關或問題時可隨時與現場導師(由資深編劇擔任)討論;但今年二月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決定改成線上比賽,所有參賽者皆在家中參賽,再透過Zoom會議軟體與視訊功能與導師及評審溝通與提案。

 

線上化活動獲得的意外收穫,則是讓更多住在台灣各地乃至海外地區如香港、馬來西亞等地有志於編劇的朋友感到興趣,紛紛詢問是否能報名參加,最終報名參賽者不減反增,突破200名。在初步報名資格審核及分組過後,共有26組正式參賽,每組則有兩到四名成員,針對今年開出的三個犯罪實案進行改編,三個案件題目分別是后豐大橋疑案、陳高蓮葉毒殺兒童案與日月明功虐死案,而經過自發性選題後,每個題目都有約1/3的隊伍感興趣而開始展開改編。

▲實案改編的虛構幅度其實空間很大,光是《美國犯罪故事》第一季和第二季就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改編策略(連風格美學都大不相同),主要考驗還是在於如何把角色和故事寫好。(圖片來源:IMDB)

 

而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台灣編劇對於「改編」實務的不安全感,參賽者最常詢問的問題就是「虛構的幅度可以多大」?這個問題背後正反映台灣影視改編前例不多的現況,所以在真實與虛構的拿捏上沒有太多可以參照的座標。事實上實案改編並非紀錄片,一定需要虛構成分去加強戲劇化、補足角色的動機和個性立體度,在改編強度上的空間也很大,像《美國犯罪故事》第一季就採取相當貼近現實過程的方式去改編,但二季就以高度詩化的風格去經營人物特色,但都還是緊扣著案件本身,衍生出角色關係與故事推展。

最終26組參賽隊伍有23組順利完成四個階段的任務,完賽比例高達88%,充分看出台灣編劇的韌性與耐力!並在線上會議中向評審正式提案,說明自己的劇本理念與架構,評審則就提案、劇本結構、創意、第一集劇本執行等不同面向來做綜合評比。最終比賽結果出爐,老將新秀都有斬獲,各自在完成度和創意上有所揮灑。

榮獲首獎、直接進入劇本開發的隊伍由《紅色氣球》、《美男魚澡堂》的編劇陳嘉軒搭檔法律系出身、寫過人生劇展《最美的風景》的林佳萱,兩人的劇本把后豐大橋疑案改編成男主角在痛失女友還受冤枉入獄後,在出獄後如何學會法律為己平反的復仇劇本,改編有觀點、有鮮明的角色、良好的戲劇推展,還有著明確的類型定位,獲得評審一致好評。

而只因些微差距並列為潛力劇本獎的三組也都運用了優秀的創意去突顯出實案原本的核心情感與角色關係。簡榕萱與楊延儒的《甘甜的餘灰》改編陳高蓮葉毒殺兒童案,巧妙地結合地方民俗氛圍,突顯出不同世代女性仍揮之不出的傳統性別夢魘,雖然兩人都還是未有劇本被拍出的編劇新人,文字、角色心理與氛圍掌握功力卻都十分高明。同樣改編自陳高蓮葉實案的《那件別再提的事》,隊伍組成十分特別,由《玩命貼圖》鍾維恆與《違反校規的跳投》李若辳兩位男導演搭配兩位線上女演員夏宇童與成語蕎共同組成,男導演們在劇本架構與畫面感上的營造十分成功,女演員們則深入女主角內心挖掘出案件背後的真實人性血肉,讓最終的劇本獨具韻味。最後一組潛力劇本獎獲獎隊伍則是平均年齡僅有23歲的「Triple L」,由演員劉晉愷、劇場工作者李婕語、世新廣電的林欣言共同組成,以青春片混搭犯罪片的類型來處理后豐大橋疑案,把一則報導化為三個主角漫長糾結的青春遺憾情事,情感面飽滿得令人驚艷,又緊扣實案的核心情感與人物行為,看出年輕世代大膽又細膩的想像力。

100小時的劇本馬拉松,如同得獎者陳嘉軒所言「更像是百米衝刺」,許多得獎者也表示參賽動機正是想考驗自己在時間的壓力、夥伴的督促下能夠創作出什麼樣的果實,最終得獎隊伍可以說是順利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未來的編劇之路頗令人期待。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