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限定】主編週記/到高雄電影節看 VR 是什麼樣的體驗? 我看見了台灣年度最佳VR電影。

0

 

大家好,我是娛樂重擊的主編佑德,接下來的「主編週記」文章會更長、也相用密碼鎖定,所以只限定訂閱電子報的讀者閱讀!本週我要跟你聊聊我在高雄電影節看 VR 的心得。

2019 年的高雄電影節將「XR 無限幻境:XR 大觀」作為本屆策展主題之一,蒐羅各國 VR 得獎作品於高雄電影節與大家碰面,包括法國新影像藝術節、坎城影展、 日舞影展、翠貝卡影展、富川國際奇幻影展、威尼斯影展等得獎作品,如《牆壁裡的狼:逃亡篇》、《紐約龐克二部曲》、《記憶之鑰》、《愛情非線性》、《失身記》等作品都是入選了今年的威尼斯影展,如果有空下來高雄,一定要看這幾部作品。

當然高雄電影節連續三年推出 VR 作品,今年也不例外,找來蕭雅全、何蔚庭、許智彥、高逸軍等導演來操刀,以下就分別介紹四部作品(劇情類)。《那年夏天,我被 FIRED 五次》由蕭雅全執導,已自成一格的喜劇節奏貫穿全片,把「被開除」當作自嘲,最後回馬槍嘲諷自己為何做電影,讓人會心一笑。《看著我》則由何蔚庭執導,將當代「科技病」融入故事,設想 VR 若走向最大化,將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其故事題材著實讓人想起《黑鏡》,並探討人類在科技潮流中的疏離,最後來了一場拳擊賽,把主角打回原形,重新喚起什麼是痛、什麼是活著、什麼是愛情。最後結局特別甜美與可愛,讓然看完心頭暖意飽滿。

接下來我要特別寫《落難神像》與《舊家》,非常推薦觀眾,來高雄一探究竟。

高逸軍的《落難神像》將時空背景訂在臺灣 80 年代末的南台灣,講述台灣傳統信仰與愛國獎卷的奇妙連結,當神明變成求明牌的「工具」,真摯的信仰與神像工藝逐漸消失,大環境的氛圍與價值觀是如此錯亂與難堪,處處看得見損毀被丟棄的神像,建構出極大衝突感。主角以「神像」當作自己與父執輩的記憶媒介,從失望、反叛、到重新重視與父親的關係,以神像的視角看待一切起伏與爭執,運用 VR 敘事與動畫呈現,細緻的光影轉變與氣氛營造,把觀眾帶入那個年代、那個家庭、那個對世界失望的我和你。

許智彥的《舊家》能稱之為台灣年度最佳 VR 電影(可能在台灣 VR 影史上也是前三名),甚至跟筆者在威尼斯所看的 360 度影片相比,毫不遜色。故事發生在一個夏日的午後,導演將鏡頭放置在輪椅上頭,讓觀者成為全家人的奶奶,藉由其他角色的走位與對話,部分模糊鏡頭與音效,讓觀眾體會年邁體弱長輩的感知,家人圍繞在奶奶身旁與奶奶對話,看著眾人爭執與噓寒問暖,觀者冷暖自知。

結合當代長照議題與老人看護,《舊家》不僅僅是在技術面達到超高水平,不論是燈光設計、鏡位設計到沈浸式的包覆感,導演許智彥明確運用了 VR 媒材,並將其極大化,拋開 VR 電影視覺優先,情感薄弱的刻板印象,做出極其動人的作品。跨越語言、跨越國際、跨越載體,動人、可貴、影像水平細緻、執行工法凌厲,《舊家》成為當代數一數二,你此生必經歷的 VR 電影。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泛科知識副總編輯,也是娛樂重擊主編。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主修現當代文學。以大量電影,英美影集,國內外音樂填飽自己。熱衷閱讀、思考與嘗試新鮮事。偶爾作風老派,被歸類為學院派。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