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菠蘿蜜》導演廖克發、陳雪甄:學習懂得去「敬畏電影」,去尊重電影自己的生命力

0

採訪、撰文/翁煌德:圖/牽猴子提供

一切都要從2008年開始談,陳雪甄在PTT上看到了一則甄選演員的貼文,導演用了短短幾句話生動地敘述了故事的大綱,優美的文筆吸引了她注意。隨後她在試鏡會上與對方初次相見,兩人當下沒有什麼交談,但她卻立刻產生一種感覺,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感。這是她與廖克發的初次相見,從第一部合作的《鼠》到現在,兩人已經合作達11年之久。在日前公布的金馬獎入圍名單上,廖克發與陳雪甄以《菠蘿蜜》提名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本片也將在高雄電影節首映。這部作品是廖克發的半自傳電影,從馬來西亞到台灣讀書的主人翁一凡,有著許多他自己的身影。而陳雪甄則主要負責製作前期的演員指導,同時身兼演出。本次的訪談將讓兩位導演分別談一談本片的製作經歷。

《菠蘿蜜》其實是本片從最初開發至今以來的第三個片名,但無論是哪一版,都有「菠蘿蜜」。在電影之初,逃避追緝的母親將嬰孩放在偌大的菠蘿蜜之中。廖克發說,「你不愛吃菠蘿蜜就幾乎等於你不是馬來西亞人,它是一個國民水果,我們小時候都有跟家人一起吃菠蘿蜜的記憶」。

「以前我的記憶是只會跟家人吃的,它只會跟家人吃的一種東西,而且是晚上爸爸回來,鋪的報紙,因為很髒,不會在桌子上吃,鋪了報紙在地板上剖開,一家人圍著吃,且是只跟家人吃,因為吃菠蘿蜜會髒兮兮的,你不會在外面吃,因為不方便,那種飢餓是我們的一個共同記憶,一個鄉愁的記憶。」廖克發解釋道。

在本次的採訪之前,廖克發正好結束了馬來西亞人權影展的行程。他帶著講述馬來西亞五一三事件的紀錄片《還有一些樹》(2019)前往參展,但此次的參展過程卻是一波三折,在影展開演半小時之前,主辦方得知電檢局局長要親臨現場的訊息,使得放映險些取消。會如此緊張,只是因為片中談及了種族衝突與馬來人特權。 「上一次的人權影展,內政部的警察是直接進來查每個觀眾的名字的,也就是說,今天進來看的人,是準備好要被抄下名字的。你要知道那個氛圍是很不一樣的喔。像《返校》(2019)在談白色恐怖時期的讀書會時期,我們(馬來西亞)還活在那個時候。」廖克發說道。 回來台灣,他緊接著要投入的是《菠蘿蜜》的宣傳準備,該片在十月先後在釜山影展與高雄電影節放映,但廖克發坦承自己並不知道作品有沒有機會在家鄉放映,因為這次的《菠蘿蜜》談及馬來亞共產黨(以下簡稱馬共),一樣觸及當局的敏感神經。

成立於1930年的馬共,在二戰後投入反殖民抗爭,於1948年進入森林展開游擊戰,開啟長達40年以上的武裝抗爭。廖克發說,馬共被執政當局認定為「恐怖組織」,長年來在所有馬來西亞電影當中,馬共成員都是妖魔鬼怪狀,沒有絲毫人性可言。

而在廖克發的紀錄片《不即不離》(2016)中,便是以探究這段歷史為主題,只是導演當時並非以看待他者的角度來敘事,因為他自己的祖父當年就是馬共成員,只是這過去一直是廖家秘而不宣的歷史。導演說自己從小是被祖母帶大,但卻從沒聽她談過關於祖父的任何事情,反而激起了尋根的渴望。

筆者原先想將這三部談及馬共的創作《不即不離》、《還有一些樹》以及《菠蘿蜜》串起來,稱之為「三部曲」。但廖克發卻指正說,其實他的企圖是讓每一部劇情片搭配一部紀錄片,或也可說每部紀錄片都是一部劇情片的田野調查過程。而《不即不離》所搭配的,正是《菠蘿蜜》。

《菠蘿蜜》的敘事手法其實難以定義,故事分為兩個主要時空,一個是前往台灣就學、打工的馬來西亞青年一凡(吳念軒 飾)與菲律賓移工萊拉(Laila Ulao 飾)的際遇;一個是一凡父親菠蘿蜜在童年時期與母親的相處過程,只是母子之間卻是沒有共通語言的,因為母親當初為了逃避馬共追捕,遂讓一個馬來老人養大。時空不停交錯,有時看來甚至不存在具體的邏輯性,觀者甚至可能一時都無法理解兩個時空的共通性何在,卻反而覺得益發迷人。

這樣的敘事策略其實也是廖克發精心設計的巧思,他說:「馬來西亞有一種飲料叫做三色奶茶,他底層是綠色的茶精,又有奶茶,又有奶,一層一層,但是你其實是要把它攪拌起來喝。我的時間感也是這樣的,過去是活在我們裡面的。」不過這個道理他自己一開始也沒有透澈,而是因為剪接指導廖慶松的開示之下,才讓他得以找到這部片的律動。

「大概剪到第五、第六版的時候,大家都說應該差不多接近定剪,廖桑看完之後,就痛罵我們一頓,他說,你在炫耀你的剪接技巧,我知道你們很會剪接,可是這部片要講的不是這種劇情的堆疊的東西。」廖克發接著說:「他說,你拍這部片就像你製造一個寶寶,但是寶寶不是你的,是寶寶自己的,你不能利用寶寶去講你想講的話,他不是一個幫你傳達訊息的工具,我知道你有你想講的話,但是寶寶有他想講的話,你有聽到他想講的話嗎?你不自私嗎?」

廖克發當下聽完一頭霧水,但事後自我檢討,發現自己確實有盲點,如廖桑所言,他一開始並沒有真正懂得去「敬畏電影」,去尊重電影自己的生命力。他後來理解到,這部作品應該要像是觀音的眼睛來看待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放棄掉因果邏輯,也像水墨畫的卷軸,保有著一種東方藝術的特質。但這樣的時空對照也絕對不只是故弄玄虛,導演另一個企圖,其實是想要將身處他鄉的一凡與遭受迫害的馬共進行一個對照。

「一個馬來西亞人來到台灣,他會怎麼被接納或者被拒絕?因為當年華人在馬來西亞就是被當作是外來者,所以會有馬共這樣的抗爭。那不只是歷史而已,其實那是可以是重演的,只要我們排外的觀念還在。」廖克發進一步說:「雖然很多東南亞國家可能在電影資源或技術上落後台灣,但是在文化EQ上,你對另外一種人的包容性、觀察力,這一點其實在東南亞國家反而是高於台灣的。」

「很多社區都能看到越南小吃,那個是自然的,是真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但是你想想在台灣的電影當中,除了標榜關心移工的片子,他們不會自然的出現,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是假裝看不見他們嗎?」廖克發向台灣人提出叩問。

廖克發也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他說起先他給身邊不認識吳念軒的台灣人先看了片,他們無不稱讚「這個馬來西亞人演得真好,跟菲律賓人的戀愛也好自然美好」,但當他把作品給認識吳念軒的台灣人看時,得到的反饋卻是「台灣小生跟菲律賓人談戀愛,可能嗎?」

但是類似的質疑,在馬來西亞同樣存在,只是型態不同。他舉了雅斯敏.阿莫(Yasmin Ahmad)挑戰禁忌的《單眼皮》(Sepet ,2004)為例,該片描繪的就是一個馬來女生與華人男生的戀情。雖然馬來西亞是一個三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共和的國家,現實生活也有不少跨種族戀情,但大銀幕當中卻不被允許做出這樣的呈現。

至於片中關於馬共的敘述,同樣不見容於當今馬來西亞的社會,但廖克發卻始終抱持著衝撞體制的決心來創作,令人想起台灣新電影的作者們。他同時也舉起了德國的教育體制為案例,強調道:「很多人說我們要遺忘過去,我雖然沒有實際的調查數字,但我相信很多說要遺忘過去的人都是既得利益的。不是要強調復仇,但是我們應該要跟下一代人說你有可能是受害者,你也有可能是加害人。」

在《不即不離》當中也談到了廖克發與父親的疏離關係,而在《菠蘿蜜》當中,一凡與父親菠蘿蜜的衝突,似乎也反映了現實中父子相處的狀態。至於他那個將秘密埋藏在心裡,艱苦持家的祖母,其實投射的對象就是片中由陳雪甄所飾演的菠蘿蜜之母。

「你如果去馬來西亞,馬來人還是相信馬共是妖魔的,被洗腦的,不信回教的,不是人。雪甄這個角色很重要,因為她第一次讓馬來西亞人知道原來馬共其實也是人。」廖克發說道。並且,為了讓陳雪甄完全掌握角色,他要求她進行一個月的福州話特訓。但是等到陳雪甄真正抵達現場開始表演之後,廖克發卻向她下達「禁言令」。

「我突然愣了一下。」陳雪甄回憶當時:我跟他認識十年,他每次都會跟我玩這種遊戲,我每次都不知道他要跟我玩什麼……我是真的很用心練了一個月,當然很難,雖然其實她叫我不要講,我心裡還有點開心(笑)。但我其實可以理解為什麼他要我做這件事情,他就是要我很用心的去做這件事情,又要呈現讓我不可以做的那種壓抑。」

「我的祖母就是這樣子的,她不會說英文,她不會說華語,她面對任何人都說不出口,像是被逼得不能說話的。我要讓雪甄去了解那種感受,讓她逼自己用表情等其他方法來呈現,去激發一些更本性的東西。你如果會講話,你就不能用身體了。我要她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很像是動物的母子,沒有語言的,如果有語言就會試著用語言去表演,那不是我要的。」廖克發說道。

顯然這樣的合作方式並不見得能被每一個演員接受,這次身兼導演工作的陳雪甄坦言這完全是基於他們長年的合作默契才得以成立。她說,廖克發永遠站在最前面,為其他工作人員遮風避雨,從來堅持著自己對電影的初衷與理想。而她也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他的作品,片中的母子互動戲,也讓她連想起了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每一個演員都知道他有一個最挑戰的鏡頭,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拍那個鏡頭,雪甄那顆就是寶寶被送走的那一顆。」廖克發所說的「龍珠鏡頭」,典故來自經典動漫《七龍珠》,意指最有挑戰性的鏡頭,是他與工作人員私底下的用語。回顧起那場戲,陳雪甄說,自己當場情緒難以控制,廖克發卻溫柔地對他說「十年了,今天晚上為了這顆鏡頭,我可以陪妳一直拍」。

十年了,我們還是可以從《菠蘿蜜》當中看到過去廖克發的作品軌跡,也有相同的符碼再次重現,例如《妮雅的門》(2015)當中那個漸漸地消失在城市夜空中的氣球,在《菠蘿蜜》也有類似的場景。廖克發似乎有點意外這顆氣球被問及,他說他想藉由這個場景來表達角色的失根狀態。隨後又悶著頭說「那下一部片我不要用氣球了,盡量不要重複」。

最後,廖克發表明希望讓《菠蘿蜜》能在馬來西亞正式上映,不要再只能偷放或者透過影展管道。他坦承這個目標相當艱難,不過卻仍然想試著保持樂觀,他提到在人權影展時,出席的局長有當場承諾會放寬電檢。不過廖克發也補充說道,讓馬來西亞更為開放的要件,是需要有更多馬來西亞創作者去嘗試做這樣的片子。促使更多人能夠跟他一起去面對祖國的過去,並且展望未來,似乎才是他在創作上的中心企圖。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