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魂囚西門》監製於蓓華X導演謝庭菡:用國際規格與團隊,建立產業和觀眾的信心!

0

採訪、撰文:Maple  攝影:劉志恒

公視 2019 年有一系列自行孵育的戲劇計畫即將與觀眾見面,而率先在二月登場的自製劇《魂囚西門》邀請了《屍憶》導演謝庭菡執導。改編自九色夫同名原著小說的《魂囚西門》既有靈異元素,走的又是心理驚悚路線,是道地的類型劇,在台劇中顯得獨樹一格,也將為 2019 台劇新浪潮開了不一樣的先聲。究竟公視為何又如何一手催生《魂囚西門》,這又是部什麼樣的劇呢?在開播之前,我們先為大家訪問到於蓓華監製與謝庭菡導演,讓大家對本劇能有更多理解與想像。

公視戲劇小組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後又一精彩選題

公視這幾年的戲劇選題都十分大膽吸睛,繼去年造成現象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後,公視為何選了類型元素強烈的《魂囚西門》,並邀請謝庭菡導演執導呢?

於蓓華監製表示:「公視跨部門組成的戲劇小組,每年都不斷在外部評審及學者書單中持續尋找適合改編的原著小說,甚至不只限於小說文本,有時也會提出有趣的原創點子,或看到可以發展成戲劇的新聞。像是最近的香港青年諜報新聞,或是建中鬼才駭客協助找資安漏洞等等,其實各種新聞事件的題材更加多元,也有很多適合發展戲劇的題材,如能繼續做下去,戲劇小組就會持續開發。」

於蓓華進一步解釋:「《魂囚西門》在戲劇小組評估適合改編後,先談好小說版權授權,就開始找導演進來做劇本和執行。」她笑說:「會找謝庭菡首先自然是看中她有類型操作的經驗、風格和原著能夠相合,另外一個加分也是她心理系畢業,因為劇中有大量心理諮商相關段落,相信在處理這部分時較能找到相關資源人脈來做協力。」

而選中《魂囚西門》,同時也是第一線參與《魂囚西門》改編製作案的關鍵人物,也是站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製作第一線的公視戲劇組製作人巫知諭。巫知諭表示:「當時看完小說做評估,認為很適合拍成上千萬的心理驚悚長片,或是改編成類似《沒關係啊因為是愛情》的電視劇。從暢銷書《24個比利》的歷久不衰,我想心理驚悚和人格分裂本來就是很有趣、吸引人的題材,《魂囚西門》不但談精神疾病、又談鬼,而且九色夫是心理師,故事本身並不是硬湊瞎掰,而是有所據的,當然就是非常好的基底。而且我自己覺得,很多人在心理疾病的觀念上不會去理解跟探討,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有精神上的狀況,希望能用故事去包裝這些心理的東西,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希望可以起到治療或開啟治療的契機,這會是很好的一件事。」

而謝庭菡導演則是在讀完小說之後,就二話不說地答應接拍。她回想道:「我通常看小說的速度很慢,因為我會在腦海中把文字影像化。但讀《魂囚西門》的時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為非常精彩,我一鼓作氣兩天不睡地把它看完。」

她答允接拍最大的初衷,其實也確實跟心理系的背景分不開。謝庭菡解釋道:「看完小說後我自己獲得很大的感動,真的想要做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帶有力量的故事。作者九色夫本身是心理師,他在後記寫到的話讓我很感動,他認為『心理師常在工作時看到社會的黑暗面,也因此有幸看到人心在面對困難時不屈不饒的光輝。而心理師的工作便是相信光的存在,勇敢伴隨病人進入黑暗內尋找他們自己的心燈』她回憶自己當時唸心理系的過程,表示:「當年因為很多因素,大三就確定不往心理師這條路走,但我認為九色夫用很抒情的方式講出了心理師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幫人找到心燈、戰勝自己的困難。其實目前大部分台灣人可能還不知道心理師的工作和性質,但我還是希望能為這件事盡一分心力,即使我現在沒有當心理師,但我當上導演,也希望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幫觀眾找到自己的心燈、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難。」

謝庭菡也笑說:「除了想把感動的力量分享給更多觀眾外,公視找我來執導也是因為我有心理背景,我確實有很多朋友都是心理背景,也問過我要不要拍相關題材,沒想到真的遇到了,我有專業壓力不能把題材搞砸,但還是要兼顧戲劇性,其實壓力蠻大的。」謝庭菡解釋道:「我們希望這部片的心理諮商是接近寫實的,但還是會基於基底去做一些戲劇性的改編。因為我們的題材跟醫病相關,雖然不是職人劇,我們仍然不能違反基本的倫理,但確實還是為了戲劇性有一定程度的改編,也感謝顧問幫我們在劇情、台詞、美術道具上都做了相關審核。」

公視在談定小說版權後,就幾乎放手讓導演進行劇本編寫和製作,謝庭菡也特別表示:「每個人對小說改編成戲劇的期望一定不一樣,但起初我提出的想法跟選擇,公視就非常支持我。我認為成功的改編應該是要讓沒看過原著的人覺得精彩,也要讓看過小說的人覺得有驚喜。所以我其實還是做了蠻大程度的改編,只有保留角色名字,包括故事、人設、人物關係等等都有一定的調整,但還是希望不偏離原著的精神。感謝公視給我很大的自由度,改編過程最過癮的,應該是我在全劇尾聲,加了一個原著沒有的轉折(TWIST),也很希望觀眾會喜歡。」

於蓓華監製也坦言:「其實公視在驚悚類型的經驗相對並沒有那麼豐富,這幾年我們嘗試開啟更多不同的窗戶,也是希望容納有更多不同專業的編導進來,當然尊重導演專業,編劇團隊也很年輕,但寫出來的東西又快又好,我們自己也在學習、也在積累,就是希望未來的作品和操作經驗都可以更加進化。」

巫知諭也補充道:「雖然謝庭菡導演之前的作品都很好,但確實也是第一次做改編,我們本來找導演進來時也曾擔心改編會不會改壞,沒想到年輕的編劇團隊只花兩、三個月就完成了全部六集的劇本,而且寫得非常精彩非常過癮,不但高潮迭起,科學解釋的部分也不含糊,讓我們看過劇本的人都欲罷不能,一路看下去。編劇團隊已經把小說比較分散的線都編織在一起,庭菡導演自己修過的版本又把故事扣合得更緊密。」

從電影到電視 創作上的變與不變

在 2015 開啟台灣恐怖電影新頁的《屍憶》成功之後,相信大家都沒想到再次見到謝庭菡導演的作品會是公視連續劇。從電影到電視、從《屍憶》到《魂囚西門》,謝庭菡面臨創作上的變與不變又是什麼呢?

謝庭菡先是謙稱:「其實《屍憶》對我自己來說還不夠恐怖,因為還是有級別考量,要維持在輔導級。這次《魂囚西門》其實在創作上算是挑戰我自己的軟肋,過去大家對我比較熟悉的都是恐怖片,這次的片名雖然還是驚悚,但電視本來就需要做得再大眾化一點,會是以保護級、閤家觀賞為核心。而且《魂囚西門》本質上其實還是一部劇情片,只是有類型元素包裝,對我來說從小說到戲劇最重要的核心本質都是要『感人』,我希望劇能做到閤家觀賞、傳達原著那種讓所有人感動的力量,所以我非常努力在做這件事。」

為了做出感人的作品,謝庭菡表示:「在劇本編寫的過程中,編劇團隊就已經先把感人的元素安排得非常縝密,直到開拍前一天劇本都還在調整,就是為了要把故事做到最紮實、三條人物線編織得更緊密。」她也提到:「在拍情感比較重的戲時,我都是離開 MONITOR,在現場陪著演員,也盡量不要拍超過兩次,因為那些戲都需要他們很掏心掏肺,很多情感都要吐出來,我需要保護他們,也盡量讓他們一次做到位。」

在製作上,謝庭菡也分享道:「這幾年歐美影集和電影在質感走向上都已經愈來愈相近,我自己做《魂囚西門》也是用電影跟影集的思維在看待整體製作。我自己會接這部首先當然是被故事吸引,其次是我認為電影跟影集的目標觀眾還是有所不同,如果影集可以做得好、成品優質的話,相信這個題材經由影集的管道,是可以帶給很多人啟發跟正面力量的,我相信作品的影響力可以很大。」她也特別盛讚自己的團隊:「我找來的也都是電影團隊,在影像細節上大家都很用心用力、非常要求,才能完成這部作品,我在剪接時真的更加感受到都是靠著各組的努力,才能讓拍攝過程中的困難迎刃而解。大家常說的『電影感』,其實都是對細節的要求所堆砌起來的,我們的團隊包括美術、服裝、場景、攝影、音效設計、音樂等都非常用心,我們的特效鏡頭有 400 多顆。

導演這次也想特別提一下,其實音效設計對類型片來說非常重要,當時《屍憶》是在日本做,但這次有個使命希望能在台灣做,證明台灣的團隊一定也做得到,也累積音效設計的操作經驗。這次整體製作都在台灣,只有配樂有拉到紐約去製作,因為我們希望錄製真人管弦樂團,希望效果觀眾會喜歡。」

謝庭菡也特別預告:「我們在第一集就有一段一鏡到底的動作場面,這是台灣電視劇比較少見的,也證明我們一開始就不是以一般台灣電視劇在想像作品,而是影集規格對待。」公視也透露,《魂囚西門》是公視第一部心理驚悚迷你影集,目標就在於全面提升製作質感,證明台灣團隊實力,進而能接軌國際。這次《魂囚西門》也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樣,將在 Netflix 同步播出,再次證明台劇新的發展可能和實力。

耳目一新的演員組合和火花驚喜

而這次《魂囚西門》邀請到蕭敬騰扮演關鍵的靈魂人物男主角魏松言,相信也是讓許多人意想不到的選擇。提起這次特別的演員組合和選擇,於蓓華表示:「公視的立場其實希望既然有新題材,也希望演員有新面孔、有驚喜,聽到會讓大家興奮好奇的,其實公視對演員並不設限,一直都希望有更多平常演偶像劇等其他劇種,或其他領域願意跨界演出的人才進來演出,才能有更多不同的火花。」

謝庭菡也笑說:「這部片確實題材很特別,也有接受到公視希望有新演員組合的訊息,確實一開始是選男主角選到焦頭爛額,不知道要找誰。直到有次製作會議,製作人高瑞陽說他想到了一個人,但說出來大家應該會嚇一跳,他說出了蕭敬騰這個名字後確實當下主創團隊愣了十秒,但確實是很新鮮的選擇,所以我立刻開始做功課,開始看他的演出、查資料。我在研究的過程真的覺得他非常適合魏松言,一方面當然因為他是巨星,有很強的氣場和豐富的歷練;另一方面也發現他其實是非常熱於公益的人,由他來飾演這樣一個外冷內熱,其實充滿愛心與同情心的角色,我覺得不但合適,而且更能把我說的感動力量傳達出去,他本身確實具有這樣的能量與磁場,也希望能透過他的知名度跟感染力,讓更多人獲得啟發跟力量。」

但身為巨星、於各地忙碌的蕭敬騰又怎麼能排除萬難接下這部戲呢?謝庭菡導演表示:「我寫了一封長信,解釋我這部戲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為什麼想找他演出等等,我想後來就是毅力感動他吧!他跟經紀人真的空出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讓我們拍攝。後來才知道,其實他當時看到劇本,覺得劇本的走向他是很喜歡的,也有感受到企圖心,所以後來才有機會合作。」

謝庭菡回想起與蕭敬騰合作的過程,表示:「我覺得他非常的不一樣,但每個演員本來就都會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其實他是非常有天分的人,有時候點一下他就通了。我覺得他最厲害的地方是他真的跟魏松言這個角色達到了同步,有一場戲是魏松言回憶過去,他邊講台詞就邊掉淚,其實我本來沒有要他哭,後來問他為什麼會這樣表現、剛剛在想什麼,他講出來的就是魏松言在回憶時會想到的細節,他想著這樣的內容就默默地哭了,我覺得這就是戲劇演出的魔幻時刻(MAGIC TIME),演員一旦能跟角色同步同心,一切就都對了。」

謝庭菡也感動地表示:「這次要做到感人這點,演員給我非常非常大的幫助。故事是創作、現場拍攝是創作、表演也是創作,三環是密不可分的。我往往期望演員以某種方式表現感動,但實際上的演員表現往往超出我的預期。蠻多次我自己戰戰兢兢的戲,我都現場陪演員,讓全場氣氛保持低盪,讓他們更好進入狀態,讓情感渲洩出來,有好幾次我自己都差點在現場落淚。」

謝庭菡也分享幾個讓人感動的時刻:「像《紅衣小女孩 2》的詹宛儒在裡面演一個失憶的女鬼瑪麗,她在催眠後想起過去的記憶,情緒崩潰了,那場戲我在現場也是很感動,後來跟音效師與音樂混音師的兩個大男生在做這場戲的時候,竟然也都哭成一團。還有喜翔哥飾演黑幫老大金城,他都是用壓抑內斂的方式、用細微表情上的變化去詮釋兄弟情,在剪接配樂一搭上去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都看到落淚。蕭敬騰難度最高的一場戲,則是在浴室的崩潰戲,那場我在現場起雞皮疙瘩,相信播出時大家可以感受到魏松言的痛。」

從渡人心到渡重洋 《魂囚西門》在創作與產業面上的展望

對導演謝庭菡來說,「全劇最重要的精華就是『人心是鬼神』、『度人得先度己』,把心理師比喻為超度者,像魏松言這樣的心理師在幫助人的時候,也是在度己。英文片名是『綠之門』(GREEN DOOR),在戲裡的意義,就是象徵魏松言自己心裡不願開啟的那道門,但到最後他還是勇敢去打開、去面對自己內心的關卡。」

於蓓華監製則笑說:「我看這部戲的角度沒有那麼勸世啦,它作為一部公視迷你劇,從影像品質到類型元素我們都很用心做,希望觀眾會喜歡、覺得好看。而且這不會只是一檔 6 集的戲劇,希望還有未來授權跟其他發展的可能,開啟產業不同的可能性。先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播出後已經有收到其他平台來詢問 IP 授權的邀請,《魂囚西門》也是個很適合擴散到東南亞的 IP,希望可以再授權到其他市場,或用其他方式延續下去。就像《孩子》雖然不是直接做第二季,但接下來會是用類似方式繼續探討家庭關係,接下來會做『on marriage』,探討婚姻中的複雜關係,已經在開發中了。」

同時,《魂囚西門》也開啟了新的影音平台收費模式,這將是公視第一部上檔新戲在公視+做付費播出,針對《魂囚西門》做單片收費,觀眾可以以 120 元購買,在三個月內無限收看,《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將循此模式接力在三月與觀眾見面。同時,《魂囚西門》也會在 Netflix 與 MOD 同步播出。於蓓華語重心長地表示:「我們做劇的精神還是一樣,要建立產業和觀眾的信心,證明台灣可以做出國際水準的影集。」公視原創影集,從去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今年的《魂囚西門》和《我們與惡的距離》,眼看已經打出一條新戰線,為新台劇浪潮拉出了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而《魂囚西門》好不容易邀請到巨星唱將蕭敬騰主演,當然也不忘好好運用他的天籟美聲,謝庭菡表示:「我們的音樂總監因為知道有蕭敬騰,就大膽地寫了一首歌劇風、難度超高的片尾曲。也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希望面對國際市場,所以片尾曲是全英文的〈Haunting Me〉」這首片尾曲從曲風、唱腔到製作水平都堪稱是把蕭敬騰塑造成台灣 Vitas,正於今日首播,從片尾曲可以窺見《魂囚西門》在聲音上的製作誠意與實力,也為之後的電視原聲帶暖「聲」,證明《魂囚西門》擴展 IP 運用、接軌國際的企圖心,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