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當愛不見了》:冷冽無情的人倫悲歌

0

(圖 / 里茲影展 Twitter)

經過《纏繞之蛇》對於俄國政治的強烈批判(雖然在敘事上不免略嫌隱晦曖昧),俄國編導大師安德烈薩金塞夫新作《當愛不見了》重回《伊蓮娜》的人倫觀察路線,藉由一個看似再簡單也不過的小孩失蹤案件,呈現出俄國當代社會的複雜樣貌,以及裡頭巨大到讓人難以承受的悲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aEHzVWJ40

《當愛不見了》描述一對結婚多年的怨偶,彼此都迫不急待地渴望擺脫對方另結新歡,正處學齡的小孩遂成為兩人追求新生活的絆腳石。沒想到,一日回到家,小孩卻不見蹤影,最理想的發展,瞬間成為活生生的人間噩夢……

一如最好的俄國小說家如杜斯妥也夫斯基或托爾斯泰,薩金塞夫說的故事本身並不稀奇(嚴格說起來就是「爸媽不快樂,小孩不見了」,連標點符號十一個字就能說完),但其編導功力精湛之處,便在於電影對於各個角色的刻畫,深入淺出而舉重若輕。電影不以失蹤與後續過程為核心,而是牢牢聚焦在這些人物身上,探索其內心幽微的矛盾、自私與苦痛。光是看電影前一小時,時間幾乎都花在父母雙方各自的感情生活與人際互動上,便能一窺電影的敘事厚度。累積的能量同時轉化為後半段反應的依據,在最後一場布告張貼與之後的崩潰戲達到高峰。在薩金塞夫與共同編劇歐列聶金的筆下,每個角色無論多麼微不足道、出場時間多有限,依舊隱約點出豐富的內在世界,留待觀眾體驗發掘。

(圖 / 紐西蘭國際影展 官網)

同時,薩金塞夫在拍攝上也是毫無疑問的大師手筆。雖然很難實際點出其關鍵優勢(真的要說,本片構圖依舊是一如過往地出眾,每個畫面都有著畫作的潛力),但其營造的世界是氣氛冷冽、無情而刺骨;多場無聲的長鏡頭調度映照出劇本裡的麻木與理所當然,幾乎是不帶任何言語便能點出那份絕望感;搭配深受極微主義影響的配樂,更強化了電影本身的壓迫感(不知為何,那不斷重複而略帶機械性的樂音,就是與薩金塞夫詩意的畫面格外契合)。兩位男女主角瑪莉亞娜史畢娃與阿列克謝羅津表現也值得嘉許,前者情感充滿爆發力,後者則在自然中讓人不寒而慄,兩人片尾的生活樣貌,可說是薩金塞夫意志的最佳展現。

不知為何,觀賞《當愛不見了》會讓人想起德國大師法斯賓達的傑作《恐懼吞噬靈魂》或寧靜版本的《婚姻風暴》。理論上是通俗劇,卻拍出了遠勝過通俗劇的深度與高度。衷心希望這個世界不至於像是《當愛不見了》所呈現的無情,只是如果看完本片打了幾個寒顫,似乎也是再自然合理也不過的事情。

(圖 / 紐西蘭國際影展 官網)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