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意不在突破,而是延續既有優點

0

文/橘貓

時隔 20 年,《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改編自美國作家克里斯凡艾斯伯格的童書作品《Jumanji》,以「正宗續集」名號承繼 1995 年由已故巨星羅賓威廉斯主演的經典《野蠻遊戲》。加上 2005 年另有一部姊妹作電影《迷走星球》,本片是該系列作品第 3 次搬上大銀幕。

《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把時間調回 1996 年,描述那個帶著鼓聲的危險桌遊「Jumanji」,重返 20 年後的今天,以電玩的形式將神祕的冒險帶給青少年主角們。作為分級「PG-13」的冒險喜劇,本片充滿老派的青少年故事色彩,形象鮮明的 4 位高中主角們在冒險途中發現更好的自己——自大的運動猛男學會團隊合作、孤僻的校園怪咖學會肯定自己,透過觀眾熟習的電影公式,盡力達成類型電影的標準。

比較起樣板化的故事,觀眾更關心的恐怕是《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是否保留住前作神祕又逗趣的冒險魅力。先從優點來看,電影中最出色的是主角陣容貢獻出來的喜劇風采。傑克布萊克前兩年才在同是奇幻童書改編的電影《怪物遊戲》擔綱主演,這次詮釋「困在大叔身體的 17 歲少女」對他來說僅是小菜一碟,奇趣的角色設定,也讓他能以具彈性的表演逗笑觀眾。

巨石強森與凱文哈特的搭檔組合也有根據,巨石強森不僅早以用《地心冒險2:神秘島》證明他身為奇幻叢林冒險王的地位,他與哈特在 2016 年的喜劇電影《中央情爆員》,也先玩過了「高壯的憨厚宅男」與「瘦小的風雲人物」這組概念,這次兩人把同一套銀幕形象稍作修正之後搬來《野蠻遊戲:瘋狂叢林》,亮眼的銀幕表現不讓人意外,也證明商業作品的打磨意不在突破,而是延續既有的優點。

4 人組合中,最有意思的或許是曾在《星際異攻隊》飾演涅布拉的凱倫吉蘭,她在電影中飾演一個穿著清涼的女性武術角色,似乎有意諷刺影劇、遊戲中總是以輕裝上陣的女戰士形象,可惜因為電影的喜劇本質而著墨不大。進行色誘的反差橋段,還有在最後關卡身陷「蛇」窟的圖像隱射,都只有點到為止,用笑料將批判性輕輕放下。

回到電影的設定,《野蠻遊戲:瘋狂叢林》以單機多人遊戲作為參考樣本,卻少了嚴謹紮實的世界觀。電影中雖然盡力重現電動遊戲的特色,如 NPC、角色技能、血條與劇情過場,卻沒辦法讓電影的敘事與電動遊戲的特性達成良好的互動與呼應。好比電影中的反派角色,在主角群的視野之外,仍然會自發地與 NPC 對話,這樣的設定儘管加強威脅,但在賦予其主動性的過程中,破壞了單機通關遊戲中以玩家行動作為唯一變數的前提。況且,儘管反派角色能自發性地追捕主角群,其背景設定、對白,或角色形象,也都遠輸 95 年版本《野蠻遊戲》的獵人反派。在細節上還是無法重回原版高度。

此外,《野蠻遊戲》原先讓桌遊以奇幻形式進入真實世界,創造出不受限制的可能性。《野蠻遊戲:瘋狂叢林》反其道而行,把真實角色丟進電玩世界,所以反倒進入了一個處處受限的環境。在重重限制中,「電玩感」就變得重要;遺憾的是,電影中的闖關情節並未高度還原電玩的特色,難讓觀眾真正感受到刺激,最大的樂趣還是要回到角色在接關之間的對話,欣賞他們的喜劇本領,以這個結果來看,《野蠻遊戲:瘋狂叢林》儘管娛樂性十足,最大的樂趣卻與其主要特色無關,不免浪費了這個充滿活力的冒險題材。

追根究柢,《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最與主題貼合的戲劇表現,是藉由電玩遊戲「進入角色」的過程,去表現出青少年主角如何在遊戲中找到現實生活得不到的認同,這也體現在主角最後不願意離開遊戲的掙扎。然而,電影試圖帶給觀眾輕鬆而沒有負擔的娛樂體驗,輕描淡寫地帶過了這個戲劇衝突。或許,這即是《野蠻遊戲:瘋狂叢林》做為商業大作的極限:要能夠在既有基礎上開創新局,電影仍然少了些許新意。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