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帶我去月球》:取捨失當的追夢與校園愛情

0

文/橘貓

經歷輔導金爭議,校園愛情電影《帶我去月球》還沒上映就先惹出風波。單以作品質感細究其好壞,無可避免會提及重要情節,先把結論提前:擁有良好的故事主題與意旨,細處設計上也有可觀之處,卻在整體執行上出現國片常見的弊病:劇本不夠精煉、故事取捨失當,致敬歌壇傳奇張雨生的段落也稍嫌刻意。若將《帶我去月球》放進近年臺灣的校園愛情電影歷程來看,仍具可看性,但電影本身的缺陷明顯讓人難以忽略。

先從優點說起:電影的故事搶眼,深掘出「夢想」主題的黑暗面。回憶去年(2016)獎季的閃耀之星,《樂來越愛你》是一則談論「夢想」代價的洛城夢語,以心碎往事襯出夢想成真的閃耀光芒:夢想是否真有如此耀眼,儘管要拿一段美麗的愛情做交換?《帶我去月球》在故事立意上其實有相近的野心,提問換成:如果你連夢想都無法追到,交換還值得嗎?

作夢的都是傻瓜,或許根本沒有才華。《帶我去月球》有一個很現實的故事內核:大多數追夢的人都不會成功、只會心碎,在某個溝槽中仰望他人發出的光芒,而後必須選擇放棄,承認自己賠上大把年華,或是繼續緊逼自己的極限,成了星光之城底下的幽魂。然而,歌頌成功者的電影很多,垂憐失敗者的故事很少,《帶我去月球》原先有機會將一個悲傷故事講得動人,或至少實實在在地把「夢想」送下神壇,卻還是用了一個取巧的方式,把主角的失敗定調在機運不足、心態不健康,就這樣與原先的「才華不足」的失敗者們做出殘忍切割。樂觀不是壞事,但人們之所以鍾情於《樂來越愛你》,是因為能從泡泡糖中嚼出淚水,於此來看,《帶我去月球》結尾的舞台星夢,不免顯得有點諷刺了。

再往下談執行面向的問題。《帶我去月球》最大爭議,在於選用歌壇傳奇張雨生的歌曲做代表,並且在整部電影中貫徹其形象、時代影響力。一個時代圖像的重現,究竟是致敬或是消費?每個歌迷心中可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單純談「重現張雨生歌曲」的音樂選擇,電影中可以見到明顯缺憾。《帶我去月球》以張雨生的經典歌曲從頭到尾貫穿劇情,〈我的未來不是夢〉、〈帶我去月球〉、〈我期待〉等等翻唱數不盡的金曲。尷尬的問題卻是:如果張雨生英年早逝的形象,能與夢想消逝做深度連結,自然可以清楚討論致敬元素到位與否;然而故事設計裡,卻放入另一個代表人物「安室奈美惠」,讓主角追夢的方向,頓時被打開另外一條叉路。

J-POP 對當代年輕人有甚麼影響?我們只看到女主角熱舞的表象,卻沒有細談。電影又要用「月球幫」為早逝的搖滾夢抒情,又要拉動安室奈美惠的形象做為夢想的指標。張雨生於此就不再像是電影的精神象徵,而是眾多90年代元素的「其中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就有些遺憾。

不僅如此,《帶我去月球》過於飽和的美術,也成為危險的雙面刃。電影裡,90 年代元素無處不在,觀眾隨便望向何處都會被時代產物包圍,正面來看,劇組的陳設用心當然值得肯定與欣賞,然而,搶眼的美術會奪走自然的電影感,甚至讓觀眾出戲,不斷停下來留神觀察陳設的細節。精彩的美術應該要更大器、更自然,《帶我去月球》中卻產生一些喧賓奪主的反效果,或許也是在構圖與空間運用上的失當。

此外,劇本在觀眾已經了然於心、缺乏懸念的無趣環節停留太多時間、濫用回顧鏡頭,或是不斷用刻意的對白讓主角製造笑料——這些國片常見的缺點,都讓觀影體驗更被扣分。儘管如此,《帶我去月球》卻仍然有一個讓人難忘的亮點:就是宋芸樺的演出。在電影前段,她出色地詮釋出「夢碎」的負面形象,掌握比往更上一層樓的銀幕魅力。在《我的少女時代》,成年的林真心尚需要陳喬恩來扛起明星光采,在《帶我去月球》,宋芸樺則已經能精準詮釋前後 20 年的角色形象變化,也比同戲演員來得更為出色成熟。

電影裡頭,一首最出色的歌曲運用〈我的未來不是夢〉,也在宋芸樺的表演下加分許多。〈我的未來不是夢〉,熱情、陽光,充滿對夢想的渴求與希望;故事的情境卻呈現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年輕人們正對未來感到不安,命運似乎早已寫好,唱著〈我的未來不是夢〉,眼淚卻不由自主落下,因為美好的夢想只留在歌曲與電影裡。20 年前的〈我的未來不是夢〉;20 年後人在異鄉的疲憊靈魂,宋芸樺在兩場戲中抓穩《帶我去月球》故事最透亮的環節,也為電影奉獻出一些難得的欣賞價值。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