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ony
每年 11 月對影迷來說就是一年一度的電影大拜拜,西門電影街有著來回趕場奔波的人群,影廳外有著等待進場的人們,即將成為台灣第一波看到首映電影的觀眾。 今年為期 22 天的金馬影展中,共有 189 部電影、378 場放映,為西門町揭開一場華麗的電影視聽饗宴。
超越電影的友誼橋梁
位於西門町武昌街二段的「電影街」,每到 11 月就愈顯熱鬧,一路從新光影城、日新威秀、in89 豪華數位影城都是影展放映廳(過往亦有樂聲影城),一條滿佈電影的街道,網羅世界各地嚴選的精采佳片,仿若整年度電影的精華,在這一月份全部聚集在西門町內。當身旁的路人皆往同一方向行進,或許就心知彼此的目的地在何處。
影展不僅乘載了電影放映的功能,也提供人群交流的平台與管道,讓各地的影迷齊聚於此。在影廳外趕場的路上,都不乏見到久未見到的朋友們,甚至許多影迷更是慕名至此,不惜越洋只為一睹金馬影展的風華。在映前寒暄問候,於映後熱烈討論觀影想法,影展超越它基本展映的功能,成為一座連結起人情友誼的橋樑,他們因電影結緣,也因電影更貼近彼此的距離。
此外,在近年轉為已線上售票系統的金馬影展,也另將販售票券的服務改設立成,位於 amba 意舍的「金馬影迷補給站」,補給站雖小巧但卻一應俱全,外頭擺放一隻顯眼的大金馬獎座,裡面販售著今年影展的聯名背包、節目專刊、紀念海報等。而過往的「觀眾票選榜」、「影迷交流區」也搬至於補給站,作為電影街的中繼站,補給站乘載一個影展服務的全部所需,也成為影迷們閒暇時交流的齊聚地。
另一方面,在新光影城影廳外,也皆有許多攤販的擺設,如販賣咖啡、原創T恤等,讓影迷在影片空檔之餘,可以溫飽肚子、放鬆身心(或是補眠),以接續下一場電影的精彩到來。
享受黑盒子內的齊聚時刻
相較於一般院線的電影放映,影展在不成文中形成另類的影展文化,而進場觀賞的影迷們亦會在這黑盒子空間中,感染到氛圍所帶來的感動。如在每場放映結束,許多影迷總會為電影鼓掌,以此向這些電影工作者致敬。面對電影,影迷就像朝聖的信徒般,前來一睹大銀幕所被賦予的震撼與感動。也許,就有一部電影,冥冥中也藉此改變一位影迷的電影生涯。
在影廳空間內的掌聲、歡笑和淚水,都讓電影不再僅有畫面的呈現,它似乎將觀眾的群體反應,納進成為電影的一部分。如在今年放映的《大災難家》,以邪典爛片《The Room》為基底,透過觀眾的笑聲起伏,也更增添電影本身的趣味;講述從幕前轉為幕後,至此跟隨庫柏力克一生的李昂維塔利,《我曾侍候過庫柏力克》所聚焦的即是他們兩個亦師亦友的事業關係。當電影一放映完,觀眾的掌聲不再僅限於李昂維塔利的成就,而是將所有掌聲給予願為電影貢獻一生的「電影工作者們」(Filmworkers)。
不僅如此,金馬影展也提供影人與觀眾交流的機會,除了進行映後 QA 更了解電影製作的本身,當場內的感動被帶至場外的同時,觀眾與影人們更近距離的接觸,也對電影有不同的想法交流。例如,來自加拿大電影《1 分 54 秒》的導演楊英格蘭德(Yan England),即熱情如火對影迷們有求必應,短片《蒙特婁加州陽光》的導演荷諾雷薩(Renaud Lessard)更在簽名時趣味畫上一幅幅畫作,而在吳念真的《多桑》影人場,場外簽名的盛況更是前所未有。
多元文化交流的金馬聖地
隨著金馬獎的將至,金馬影展無疑成為影人們多元交流的所在地,因電影結緣,共同激發創作的動力,而影展也設置「奈派克亞洲電影觀察團」,透過每年齊聚熱於書寫電影的影癡觀眾,投票票選出每年的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更通過進行茶敘訪談,讓導演們能進一步與這群影迷們分享電影中的細節與趣味。
此外,金馬影展在活動上設立如「金馬電影學院」,每年選出致力於創作的電影新銳,在已於長片有所成就的導師們,手把手教導下,藉由電影大師的經驗傳授,將這股對電影的養分和技藝,傳承給新銳電影人們,以此持續灌注這電影創作的活泉。
除了帶來電影成品的影人,專注華語影視投資之媒合的「金馬創投會議」,更廣邀對未來電影企劃有想法的電影人,透過「一對一媒合會議」、「培訓工作坊」與「產業論壇」三大活動,提供平台讓創作者與投資發行方洽談合作機會。舉辦 11 年的「金馬創投會議」,截至今日成果豐碩。今年金馬影展閉幕片、宋欣穎執導的《幸福路上》即為 2013 年百萬創投首獎;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攝影,馬來西亞導演陳勝吉執導的《分貝人生》,同樣作為 2016 年百萬創投首獎。時今,從金馬創投會議的企劃到金馬獎的成果,也顯見「電影正發生」的魔力所在。
金馬影展不只作為影迷/影癡的年度盛會,它更成為電影人們的交流園地,分享彼此創作的經驗,藉此認識來開展日後合作的可能。從影迷到影人,因為電影,每年的 11 月,我們齊聚於此。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