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明月幾時有》:換湯不換藥的文藝抗戰史

0

細節鮮明但整體模糊,金馬獎最佳導演許鞍華集結金馬影后周迅等兩岸三地明星、重現香港游擊隊抗日行動的新作《明月幾時有》看似有著大時代大製作的蕩氣迴腸,刻劃「為保衛香港與兇殘的日軍抗爭,奉獻出青春和生命的真實故事」(文宣內容),單就個別橋段來說是頗有可觀,一路下來卻不免感覺功虧一簣。

《明月幾時有》描述傳奇女子「方姑」方蘭在日軍佔據香港期間的事蹟,從片頭參與護送茅盾等文化人士安全離開香港的救援行動,到中間決心參與地下游擊隊組織,再到片尾成為游擊隊核心人物。不時並穿插多年後已垂垂老矣的合作夥伴,對其勇敢付出的追憶,試圖將方姑的種種義舉,擴充為小人物打造出當代香港的宣言。

許鞍華一直是個擅長處理小人物與小情感的導演,《明月幾時有》雖然有種種大時代的衝突與危難作為背景,多半時候電影仍選擇聚焦在個別角色內心幽微之上,結果則是好壞參半。好的時候,特定角色如葉德嫻飾演的方姑母親顯得無比真實深刻,在細節裡堆積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在面對不凡困境時的抉擇,也讓電影的追憶片段雖然相當有限,每次出現卻每每讓人有些感傷(當然,這也和梁家輝精湛的演技脫不了關係)。

但相對的,扣除電影後半段一場劇力萬鈞的內心戲,周迅無論角色或演出皆顯得太過理所當然且輕描淡寫。背景雖是戰亂年代,拍攝上卻絲毫感覺不出急迫性,一切皆是如此地…神定氣閒。製作雖然精緻,但偶爾太過精緻反而失去真實感(彭于晏的帽子便特別讓人出戲),余力為多數時候優美斑斕的攝影雖迷人,無形中亦增添了上述問題。

而一旦《明月幾時有》需要實際碰觸到游擊隊的游擊工作,許鞍華的侷限性更是明顯,開場的救援行動尚有些許張力,電影越到後半越顯拙劣。一次暗殺行動剪接紊亂不說,接近片尾的樹林駁火簡直像是夜賞螢火蟲,久石讓旋律優美的配樂反而造成反效果,搭配彭于晏平板的演出,讓電影每碰到驚悚元素就捉襟見軸。另外,或許這是現實考量,但是一部香港導演執導、講述香港抗戰歷史的電影,角色清一色講普通話,到底是什麼概念?

某種程度上,電影開場一段討論文化人士與一般游擊隊成員的伙食差異,也是本片的寫照—–文雅的平淡敘事,多半時候遠比實際出生入死來得重要且深刻許多。與其說《明月幾時有》是一部拍壞的大製作,不如說這就只是一部用時代外皮包裝的許鞍華電影。有更多的想像空間自然不是壞事,但也不必有太多其他的期待或野心。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