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科技槓上舊體制:坎城影展與 Netflix 的鬥法

0

「數位平台是一個有著正面影響且多采多姿的新型態觀看方式。但這些平台、這些新的形式,不應取代包含前往電影院在內,既有的觀看方式…無論是金棕櫚或其他任何獎項,我個人都無法想像會頒給一部無法在大銀幕被看見的電影。」-第 70 屆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阿莫多瓦

就在坎城影展風光開幕的同一天,今年的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阿莫多瓦做出上述聲明,基本上直接判了 2 部競賽片──奉俊昊的《玉子》,以及諾亞包姆巴赫的《邁耶維茨的故事》的死刑,也為劍拔弩張的 Netflix 大戰坎城影展,挑起最新一役。

選片爭議與 Netflix 條款

時間拉回到今年 4 月中,隨著坎城影展公布今年的競賽片片單,爭議也隨之而來。在 19 部電影裡,包含了韓國導演奉俊昊的《玉子》,以及《紐約哈哈哈》導演諾亞包姆巴赫新作《邁耶維茨的故事》(The Meyerowitz Stories)皆含在內。純就過往紀錄來說,此一決定並不讓人意外:奉俊昊本來就是備受尊敬的當代大師,前作《非常母親》亦曾入選坎城的一種注目單元;包姆巴赫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坎城,但本身畢竟也是成名已久的作者型導演,入選依舊可以理解(當然,也可能是一向深受坎城喜愛的伍迪艾倫今年沒有新片,坎城又想有部風格類似的,所以…)。但不巧這 2 部片發行商都是 Netflix,情勢瞬間變得複雜許多。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玉子》。

在法國,任何電影只要上了院線,都必須要隔 36 個月才能上串流平台,此一規定或許保障戲院,但對本來就是串流起家的 Netflix 來說,根本是斷其生路。在美國或歐洲其他國家,Netflix 還會與特定戲院配合,進行重點電影的小規模放映(特別是當電影有機會衝擊奧斯卡的時候),但在法國,Netflix 向來是直接跳過戲院這環,直接讓電影全球同步於平台上架。此舉直接槓上法國的電影發行商組織法國戲院聯盟(Federation of French Cinemas):可以想像,當法國最重要的影展(甚至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影展之一),選擇讓 2 部法國戲院根本看不到的電影競逐最高榮譽,對法國戲院是情何以堪(相較之下,Amazon 雖同屬串流平台,但其出資的電影如陶德海恩斯的《奇光下的秘密》(Wonderstruck)還是會循一般戲院路徑上映,故完全不受影響)。

於是,在法國戲院聯盟施壓之下,坎城影展於 5 月初宣布,自 2018 年開始,所有坎城影展的競賽片必須要有在法國戲院放映的計劃,此舉被視為針對 Netflix 的特別條款(法國以外,《玉子》已排定要在南韓與北美的戲院上映)。新聞稿一出,Netflix 執行長里德海斯汀直接在推特上嗆聲此舉是「建制團體想要聯合起來排擠我們(The establishment closing ranks against us.)」。

2017 坎城影展之失控的評審團(?)

有著選片爭議以及 Netflix 條款在先,此一話題於影展開幕當天繼續延燒。在開幕記者會上,當被問起自己對此事的想法,擔任今年評審團主席的阿莫多瓦以本文開頭的聲明,表明自己支持傳統戲院的立場。除了前述引言外,阿莫多瓦另外說了這段話:「不管在何種情況下,(Netflix)皆不應該改變觀眾的觀影習慣。我認為這些新平台的唯一選擇,便是遵守所有既有網絡所遵守的規則。」也意味著,除非奇蹟發生,《玉子》及《邁耶維茨的故事》基本上確定是鍛羽而歸,只能陪公子參展。

即將於 Netflix 上映的《光靈》。

但也不是所有評審都贊同阿莫多瓦的立場。同為今年評審團成員之一、新作《光靈》即將於 Netflix 上映的威爾史密斯,便明顯站在串流平台這邊。在他看來,「我不知道別人家裡狀況為何,但在我家,我們是否去電影院看電影,跟 Netflix 一點關係也沒有… Netflix 對我們家是只有好沒有壞,因為我的小孩可以藉此看到方圓百里之內沒有任何戲院在播的電影,讓他們與世界產生連結…並大大拓展我的小孩對世界各地電影的理解。」

另一位評審,法國演員兼導演艾格妮絲夏薇依直接講明:「…這是一個法國專屬的問題。情況在世界各地並不相同,我們應該要質疑的是這個情況,而不是懲罰大導們。法國人應該要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些作品。」看來奇蹟會不會發生在這 2 部電影身上,恐怕還有得爭(當然,電影本身得要夠爭氣是根本)。

真困境還是假議題?

事實是,扣除法國戲院聯盟的不滿,Netflix 與影展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緊繃。Netflix 的內容長泰德薩蘭多斯便試圖為整件事情緩頰:「坎城影展向來有著只邀他們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參展的光榮傳統,我相信也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們才邀請《玉子》。我對於我們與《玉子》和坎城影展的關係感到驕傲,我也相信《玉子》是世上最好的電影之一… 電影發行是未來人們會不斷爭論的事情… 我相信在未來,坎城還是會邀請世界上最好的電影參展。電影發行正隨著時代改變,也因此影展也會隨著時代改變。」

Netflix 的內容長泰德薩蘭多斯。

而在坎城影展之後,包含威尼斯影展與多倫多影展—— 2 個過去皆有放映 Netflix 作品的影展——也針對此事發表聲明。但無論是威尼斯影展總監阿爾貝托巴貝拉(Alberto Barbera)或多倫多影展總監卡麥隆貝利(Cameron Bailey)皆明顯對此是採開放態度,巴貝拉認為「從戲院老闆、發行商、經銷方、製片…各方利益皆牽扯其中,但影展的角色必須要超然獨立,以推廣高品質作品為己任,而非在哪裡看電影。」貝利則更進一步,「我們的影展選片歡迎我們能找到的最好作品,跟作品是不是會在戲院放映無關。」

而當然,不能參加競賽也不代表 Netflix 不能參加坎城影展。如今年除了  Netflix 的 2 部電影,過往曾在坎城揚名立萬的兩位金棕櫚得主珍康萍與大衛林區,亦分別帶著自己的電視影集作品在坎城播放(康萍是《謎湖之巔》第 2 季,林區則是《雙峰》第 3 季),《鳥人》導演、坎城最佳導演得主伊納利圖(Alejandro G. Iñárritu)亦有新作亮相—— 一件新的 VR 裝置藝術。如果 Netflix 願意放棄競逐金棕櫚,相信空間還是不小。

諾亞包姆巴赫執導的《邁耶維茨的故事》,由亞當山德勒主演。

不可否認,扣除此起彼落的手機鈴聲、永遠閃個不停的通訊軟體、比某些人客廳還小的銀幕、差勁的隔音,以及拙劣的放映技術,進電影院依舊是享受一部作品的最佳方式(筆者個人便是在國賓長春以外的戲院看藝術片的忠實支持者)。但整個看下來,Netflix與坎城的爭議,與其說關乎藝術存亡,似乎與膠卷對決數位一樣,更像是個舊體制對抗新技術的假議題。

必須說,抱怨數位拍攝與數位發行最猛烈的,無論阿莫多瓦、昆汀塔倫提諾諾蘭等,往往也是最不需要煩惱拍攝格式或發行的。其實就連奉俊昊本人,扣除無法用 35 釐米拍攝(Netflix 所有影片皆須用 4K 格式拍攝,但最後奉俊昊選擇使用 Alexa 65,約當等於膠卷的 70 釐米大格式,應該也算是因禍得福),反而更感念 Netflix 所提供的(韓國史上最高)預算以及絕對創作自由。至於是不是不在戲院播放,就不可能是一部好電影?這個問題恐怕與金棕櫚無關,多數觀眾心中自有定見。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