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史比野塔;攝影/莊永鴻
2015 年由王小棣導演率領團隊製作《閱讀時光》系列,找來 10 個導演改編 10 部文學作品,並以短片的形式呈現。時隔 2 年,《閱讀時光 Ⅱ》改由台視團隊籌劃製作,以「閱讀時光,閱讀台灣」作為這一系列影片的基調,找來 4 位導演拍攝 90 分鐘左右的單元劇。這次我們採訪到製作人潘逸群,請他分享更多關於《閱讀時光 Ⅱ》的製作細節。
文學改編影視作品是門取捨的藝術
潘逸群說,《閱讀時光 Ⅱ》的 4 部劇橫跨台灣百年歷史,對製作團隊來說,時代的氛圍與文本的調性是最重要的關鍵。團隊並沒有試圖想要在《閱讀時光 Ⅱ》呈現特定調性,而是透過 4 部作品原先的基調,不論是當時的年代或作品筆觸,形塑這一系列影片的風格:「比如像《妖精》,在拍攝上是用非常內斂的手法。像《玫瑰玫瑰我愛你》的詼諧,甚至是它的對白,則是很厘俗的東西。而《先生媽》的年代更早,非常古典風格,所以我們在拍攝上就用比較中規中矩的方式去拍。《生活是甜蜜》就很現代,講女性跟職場,呈現上也比較是偶像劇的調性。」
若與原作相比,這次的改編作品有相當程度的不同,潘逸群說:「會做這樣的改編,最簡單的一個原因是篇幅的問題。《玫瑰玫瑰我愛你》、《生活是甜蜜》都是一整本完整的小說,裡面寫的東西牽扯到很多不同的人物和細節。在我們 90 幾分鐘左右的篇幅裡,很難去呈現各種面向。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取捨。那取捨最好的方法是把故事集中在一個焦點。」像《生活是甜蜜》小說中,故事的時間軸就從女主角小時候拉到中年,敘述也非照著順序走。如果原封不動搬到影像上,對觀眾而言將會過於冗長及破碎。
顧慮到可能有不少觀眾是看過原作再來看電視劇,當然擔心拍攝出來與觀眾閱讀時的想像落差太大。為了輔助影像以及呈現,這次在選角上特別注重演技:「尤其《妖精》是非常內斂的表演,其實我跟導演溫知儀在做這個戲的時候,便是拿麥可漢內克的《隱藏攝影機》做藍本,所以我們的鏡頭是很慢的,我不需用跳得很厲害的鏡頭去剪接。相對來講很吃演員的內心戲,但我們又不希望他過度的表演。」
而這次的團隊,過去又是比較擅長連續劇較長篇幅的製作,面對 90 分鐘近似電視電影規格的影視作品,潘逸群坦言過程中的確會犯一些慣性錯誤:「比如說編劇剛開始的劇本就是落落長,所有的細節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描述。剛開始在籌備的時候有跟所有編劇做溝通,現在我們要把劇本看成是一部電影,不是連續劇,很多事情不用講清楚說明白,你只要感受到那種氛圍就夠了。」
長期參與台視自製劇的潘逸群認為,每次製作一個新案子都是一種新的嘗試與學習。因此也需要很多靈感,潘逸群提到自己平常就非常喜歡看美劇,也認為其實就影視作品上有很多值得借鏡的地方:「比如說《This is us》,它其實是很芭樂、很生活的東西,但每集看完你又會覺得很感動。那我就覺得它的音樂、剪輯、攝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像是用手持攝影機、逆光,又不會讓我們覺得頭昏腦脹。」
在這次製作《閱讀時光 2》的 4 部戲時,他各自選了一部標竿影片作為參考:「像《生活是甜蜜》想到的是美劇《Girlfriend experience》,當然它比較灰暗一點點,我們沒有做到那麼黑暗。《玫瑰玫瑰我愛你》我們就想柯恩兄弟嘛,像《冰血暴》這種黑色幽默的東西。而像跟溫知儀討論《妖精》時,就想到《隱藏攝影機》。《先生媽》的話是《一個勺子》,但最後呈現是不那麼《一個勺子》,因為《一個勺子》比較多手持攝影機的東西,更寫實,但電視觀眾比較沒有那麼好看。所以我們退而選比較穩一點,我們也有另一個技術上的考慮,畢竟時代劇不好拍是因為場景難得,鏡頭一動很容易出包,不太能將攝影機手持。」
先有生產量,好的作品自然會跳出來
談到為何持續耕耘台灣戲劇,潘製作人表示他還是有很多期待。當然台劇、甚至是台灣影視產業面臨的狀況不只是觀眾流失,還有資金不足等問題。對此潘逸群認為,其實觀眾並沒有消失。只是不再像以前一樣,只守著電視,而是能夠有更多不同的選擇管道:「觀眾在其他管道觀看時,如何變成可以量化的數字,回饋到製作、投資方,現在這個東西是沒有的,所以現在投資做戲很辛苦。」其實這段時間好的東西其實都有人在做,只是大家都覺得說台劇就是八點檔、偶像劇,都不看了。事實上不是沒有好的東西,只是沒有被關注。
聊到潘逸群對「製作人」的看法:「製作人過去是業務導向,就是說製作人去找資金、接案子,包給統籌、導演去做。反正約簽了,之後能順利交片就好。」然而,同時作為台視的員工,潘逸群執行案子時不只是完成就好,而是如何在預算內把事情做到最好:「我自己剛好是編劇出身,對故事也有興趣,因此會和編劇先把劇本弄得差不多,然後才拍。拍的時候我也幾乎每天在現場。當然很多時候在台灣做戲也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在拍攝現場一定是很多困難不斷產生,在現場可以協助解決一些問題。」畢竟影視作品很多是在預算和品質之間拉扯,如果完全丟給現場,只顧品質不顧預算,或是只考慮預算不顧品質,都將是個災難。
訪談最後,潘逸群認為台灣並不缺乏創意人才,但目前產業面對的問題,應該是「生產量不足」。「文化這種東西,主管機關應該把它當成一個產業來看,不要想文創。創意是這些年輕人會想辦法做出來的,但是我們主管機關應該把產業做起來。應該回到過去外貿協會和經濟部,怎麼輔導我們的電子業、紡織業,把產業、市場做出來。有產量的時候,好的東西自然會跳出來。不用擔心不是每一部都是好的,這不是我們要擔心的事。是大家都有東西做,好的東西就會出現,進化就會來。如果量不夠就絕種了,不會有進化。」
延伸閱讀:
- 專訪/聯合互動副總與《 High 5 制霸青春》導演:用大數據尋找新觀眾和新模式的可能性
- 【金鐘獎專題】從入圍名單看金鐘 51 的變與不變
- 【娛樂重擊產業系列報導】(戲劇篇)/《麻醉風暴》《一把青》後 質感劇如何突圍?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