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媒體兵荒馬亂之時,娛樂重擊在做甚麼?

0

「我們這個世代需要甚麼樣的娛樂媒體?」這問題好大、好理想,卻好根本、問得讓人好痛。

比流量,我們比不過即時新聞,而且就算有不錯的流量,各種變現手段也不太有效,優質內容無法建立,與商業模式之間隔著越來越闊的深溝。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重擊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初衷不變地,把好的內容與有知識含量的東西推薦給大家,但我們辦得到嗎?再進一步問,像重擊這樣的新媒體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優質的內容有價值嗎?

重擊可以繼續懷抱浪漫的理想主義,當另一個唐吉軻德──但就連這個自我角色設定都讓我不禁覺得,是否在市場已經飽和了?想解卻難解的問題依然是,如何藉由這樣的傳播型態,改變現有媒體與產業狀況。這是一場起義,但看來更像狗吠火車。

說這位是當代媒體界的唐吉軻德應該沒人會反對吧。(雖然他是虛構人物)

在臉書、谷歌…..各種載體、平台蓬勃發展下,看似選擇更多,發佈管道更自由,但卻綑綁了媒體。或許你也很在乎,或許你覺得新媒體根本算不上一回事,但我(徐佑德,現任主編)還是想藉這機會,跟你聊聊我的想法。

娛樂重擊何去何從?我們又為什麼要改變?

你我都聽過內容被臉書演算法打擊的故事,我們不是例外。重擊的導流分配是這樣分布的:七成五以上來自搜尋、一成來自社群平台,剩下是直接入站。過去一年,搜尋占比持續增高,而對新媒體來說通常最重要的社群占比卻持續下滑。去年,我警覺臉書亂了調,因此便把重心移開,那時想要做的是第一個跟臉書告別的台灣垂直新媒體。不過前陣子,我和總編 K(國威) 討論後有了天真的新想法:要不然,我們回過頭嘗試臉書好了。反正我們不在乎臉書導流量、在乎的是社群互動,讓互動帶起關注,而如果在不利的情況下,還能有所互動,找到扎實社群,我想就沒別的平台難得倒我們了。

到底是我們馴服了 FB,還是 FB 制約了我們。

重擊向來不八卦、不口水、不腥羶色,致力讓該受討論的人事物站在對的聚光燈下,這倒不是一種自以為是,只是對我來說,討論這種 hardcore、實心、real thing,是既刺激又興奮的;我認為也唯有這樣做內容,才是尊重各位的智商。

重擊主打產業媒體,試圖以年輕、多元、富有彈性的樣貌與讀者互動,替影視相關專業做知識普及跟轉譯,如同友站泛科學一直在做的,只是關注主題不同。我們以評論為出發點,從產業外向內施壓。我們深度訪談產業人士,讓產業能對讀者說話,讓讀者能與產業對話。為的就是成為看待影視音娛樂內容的最佳指標。

很多人因為《通靈少女》認識了我們,但我們知道明白自己做得還不夠好。重擊用有限的資源讓這部作品的幕後推手現身,持續挖掘我們應該注意的導演、編劇、產業走向。為了《通靈少女》,重擊整整出了 4 篇專訪,為的就是讓觀眾理解這部影集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很多人以為我們是收業配才做,但其實真的沒有。我們的原則是樂於替內容行銷,若有收費肯定揭露。只要是產業熱點,我們都全力以赴。光是今年,重擊就用諸多篇幅介紹了植劇場系列、民視《外鄉女》、公共電視新創電影、網路劇(集合電影、傳遞娛樂),而這些作品都受到了金鐘獎入圍的肯定。

說來有趣,可能是朋友都看重擊吧,不少人問我:台灣影視是否起飛了?我的答案是「否」,這產業只是稍微健康起來,體質還是貧弱多病,需要觀眾與媒體呵護。在這個眼球不夠用的時代,有太多事情需要點擊、按讚。有太多話題需要追、加快腳步追。但我們選擇停留,停留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影視音產業、作品、創作人與所有工作者。

讓這些作品的創作人受重視、讓產業健康起來,是娛樂重擊的使命。我知道我們還是小咖,但希望你能看見我們的誠意。這產業不能只讓人吃不飽、餓不死,而是要能吃得好、過得巧。我們可以懷舊過往台灣影視音的黃金盛世,但不代表我們就停在那了。坦白說,影視音產業打從娘胎就是要被消費,我們也在這資本市場中互相消費,但我們必須停下來思考這消費是否耗竭了?這市場是不是失靈了?供需之間的對價是否出了問題?所以才讓產業與作品停滯下來、甚至萎縮?

娛樂重擊怎麼做策題?你們的標準是甚麼?

不只台灣,我們也從產業面與文化面深入討論美劇、韓劇、日劇與電影,並告訴你,我們認為該如何去「消費」。藉由影評,我們建構出一個基準,專注討論文本,不讓八卦或話題把作品給淹沒。內容當然要有趣,但也要能讓讀者滿意地帶些知識走。

你想像中的娛樂重擊編輯室。(《驚爆焦點》)

重擊關注的主題分成五大類,包括:

第一項、電影(院線/非院線)
第二項、電視劇(美劇、日劇、韓劇、陸劇)
第三項、音樂(華語流行音樂、配樂)
第四項、產業(OTT、影業趨勢)
第五項,就是台灣影視產業的現況與發展,它最重要,因此我要把它獨立出來談,畢竟這是我們的根本,也是創造產業良好循環的起點。

在電影這部分,我們主要做影評,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在有限資源下,你最好的選擇是甚麼,同時也建構評價與審美標準(這部分我就下個月再開一篇跟大家好好談)。我們會剖析一部電影成敗的原因,或著給你一些輕鬆的冷知識。另外也會以主題片單的方式玩些花樣,雖不是重擊獨創,但重擊當然要做得更好、更適合我們的社群。

日劇我們偏向與文化對接,韓劇則是一定要談韓劇發展現況,從產業切入。美劇的走法跟電影很類似,但偶而會談個不一樣的節目統籌以及各頻道的現況。產業主題,我們遠離有線電視,轉做 OTT 與線上串流平台,因為我們認為那是不可擋的趨勢。話說這個月會有很好看的 OTT 產業報導,請期待。

實際上的娛樂重擊編輯室。(《好萊塢黑名單》)

至於音樂,我們希望能借鏡外國,看台灣如何走出瓶頸。當你發現家裡的小朋友唱的都是中國歌,國高中生聽的都是 k-pop;當張惠妹說辦完這次演唱會起碼要再等個三年,五月天說預計只再發一張專輯,能不擔憂嗎?也許串流平台不是最終解決辦法,但目前也沒別的是。我也不知道,如果區塊鏈獲得善用,創作者的收益與整個產業能不能再度蓬勃起來?但說到這,我還是有點迷信,或許台灣缺乏的 A&R (藝人養成),才是一個值得深耕、重起爐灶的好方法。

作為重擊的主編,每天都要問自己三件事。第一、能從作品延伸哪些議題?第二、跟產業面有沒有關係?第三、重擊的角度能否與眾不同?當然,還有一件是流量。我們和其他媒體一樣,都有自己設定的流量 KPI。我們給自己的要求很高,而在我今年 3 月接手主編之後,流量是持續攀升的,甚至一度來到開站最高峰。因此我們擔心的不是流量,而是──講的肉麻一點──我們在乎的是知識共享與產業邁步。這樣一個小小的媒體能做到嗎?我不知道,但我真的卯足全力。

回到前面三個問題,娛樂重擊的主編,每天都要問自己的三件事。第一、能從作品延伸哪些議題?比如我今天做了一部戲劇,我要知道這部戲為何而紅,能否延伸出其他相關文化議題的討論,歷史或戰爭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就能討論史實議題。碰上《金牌特務》,就能談論反類型電影這個議題。

《紅衣小女孩2》票房開出紅盤。

第二、跟產業面有沒有關係?也就是說,當我看上《紅衣小女孩 2》這部電影,除了作品本身出色,更要討論整體產業操作,《紅衣小女孩 2》的成果與票房,很可能是整體台灣電影產業重要的節點。《紅衣 2 》不只是「應該要」,更是「必須要」賣得出色。如果《紅衣 2》不賣,明年台灣電影的量會更緊縮,不管是拍片方還是投資方都會收手。類型片的操作在台灣能否有效果 (而非曇花一現),真的有構築商業三部曲的潛力、開發宇宙觀的能力,就看這部了。我們不奢望台灣出現票房奇蹟,而是希望產業能有意識地把市場做大。

第三、重擊的角度能否與眾不同?這是最難的問題,卻絕對不能跳過。「這角度夠犀利嗎?」「我們能跟別人有區別性嗎?」我無法特別挑一個例子跟你說,因為重擊每一篇都是。我也必須坦承主觀看法很強烈,亦不是沒有掙扎。最終我們選定的角度,要有一定娛樂價值,同時具有知識含量,也希望你用高標準來檢視我們。

《公寓春光》可以說是 1960 年代的一個句點。

很多人問我重擊怎麼挑選影評。先說,我知道有些人覺得影評要寫得很深,完全以文本討論文本,我也算是支持者。但當影評浮濫,我必須回頭提出影評的幾個要點:1.文化/價值 2.美學建立 3.史觀,大家若能接受,才能討論下去,這影評才有意義。

上頭這三點若聽起來還很模糊,讓我以問題來收斂。第一、文化/產業價值要問的是「它應該怎麼被討論?」如比利懷德的《公寓春光》應該被討論,為什麼?這部電影可是 1960 年代最重要的喜劇電影,不只是一部出色的電影,更反映當時美國中產階級的情況。二、美學建立要問的是「這部片達成了甚麼?」比如王家衛、大衛林區在電影語言當中建立了那些美學,而且是他人無法企及的成就。第三、電影/電視史觀要問的是「跟其他電影比較起來,它如何?」比如這麼多黑幫電影,為何《教父》是經典。

我們傾向研究大眾文化,卻不進入大眾體系,也就是我們要帶著人走,而不是被帶著走。因為我們不應該再被快訊給淹沒,快訊只會將我們的讀者輪廓搞模糊。既然快不起來,就做深。要是無法深入,那就討論議題。

《晚安祝你好運》

之所以寫這篇編輯室報告,其實是因為前陣子我們邀請了 10 位重擊的「擊客」來我們辦公室聚會,給我們建議。他們提醒我們,我們應該讓大家更清楚我們為何存在、打算以什麼姿態存在,所以希望以這篇作為開頭,跟各位持續長期地介紹我們自己。

我誠懇地邀請各位與重擊站在一起,雖然離穩健活著,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希望你們關心產業,只要產業鏈穩固了,我們新媒體就會活得更健康。當然,到那個時候,《娛樂重擊》還在不在,都不是重點了。

請關注我們,認同我們,給予我們建議,與我們合作,讓我們成為產業的一份子,而不僅僅是個媒體。走筆至此,還是想起了《晚安,祝你好運》的那句台詞:「This instrument can teach, it can illuminate; yes, and it can even inspire. But it can do so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humans are determined to use it to those ends. Otherwise it is merely wires and lights in a box.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我想網路媒體也是。

(娛樂重擊主編/徐佑德)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