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榮獲奧斯卡提名的《我辦事,你放心》,以及試圖以一部電影之力撫平一個世代傷痕的《瑪格麗特》之後,編劇兼導演肯尼斯洛勒根的第三部作品《海邊的曼徹斯特》,再次回到熟悉的家庭人倫劇情,以精巧細膩到幾乎難以察覺的筆觸,若有似無地處理親情與成長中涵蓋的悲劇與釋懷。雖然故事格局小且密,但電影裏頭排山倒海的情感力量,足以與任何磅礡史詩匹敵。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裡,凱西艾佛列克所飾演的主角李錢德勒回到家鄉,協助安排兄長的葬禮,並照顧自己久違的姪兒。是什麼讓李從平靜愉悅的人生,逼入與世隔絕的絕望?他又能否在與姪兒的相處中,重新找到快樂或救贖?《海邊的曼徹斯特》自冰天雪地開始,在春暖花開裡告終,乍看之下走的還是從悲傷到放下的老路,但洛勒根做為一個編劇卓越之處,便在於他總能選擇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把故事帶入跳脫窠臼卻又無比逼真的轉折。角色在觀眾認為他要哭的時候笑,在認為要笑的時候哭,在理應怒吼的時候低語,在寧靜裡傳達更大的悲痛與悔恨。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每個心境轉折與決定,都來自洛勒根對人「身而為人」最深刻的觀察和理解。於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故事雖是老的,裡頭行為與動機的真摯卻讓人耳目一新。
同樣的,雖然洛勒根本身是劇場出身,但《海邊的曼徹斯特》在拍攝上放棄了各種刻意追求戲劇效果的方式,轉而用最自然而隱約的方式引導故事前進,宛若一篇文字優美的小說、一部早期的侯孝賢電影(如《冬冬的假期》或《風櫃來的人》)。片中天寒地凍的外在條件,或急需維修的小舟,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洛勒根在敘事上的各式隱喻,扣除極少數的例外,多數時候洛勒根皆以簡潔明確的構圖風格,輔以典雅的音樂和清爽的畫面,襯托出故事裡角色複雜的內心世界,反而充滿了寧靜致遠的力道。
若說洛勒根以現實為本,建構出一個自然而真實的世界,幾名主角的演出彷彿打自開天闢地以來便屬於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凱西艾佛列克過往演技或許不到精湛,但洛勒根充分運用其個人特質,據此建構出一個外在上能勉強運作,內心卻如行屍走肉的悲劇人物,靠著艾佛列克帶刺的幽默感和苦笑,當角色內心悲慟再也無法掩飾時,兩種情緒的轉換讓人更加動容;飾演兄長的凱爾錢德勒以及姪兒的盧卡斯海吉斯則彷彿實際從當地找來的居民,完全與電影融為一體;蜜雪兒威廉絲一段幾乎崩潰的宣洩,更是今年最錐心刺骨的演出,一度懷疑演員本身是否真正經歷過類似的心碎。
觀看《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過程以及電影結束之後,觀眾會深信在自己記憶裡,有看過類似曼徹斯特這樣的一個海邊小鎮,一樣經歷過那讓人無法睜開眼的寒風,有認識像李錢德勒這樣的鄰居好友,聽聞過他的人生試煉。無論故事、拍攝或演出,《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大優點便在於它一點也不特別:它完全是個屬於觀眾你我的故事,捕捉的是最平凡真實的人生光景。有這樣銳利的觀察,以及這樣溫暖的關懷,誰還能說電影不過是每秒 24 格的謊言呢?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