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 2009 年小勞勃道尼主演《福爾摩斯》上映以來,個人始終對此一版本深惡痛絕:福爾摩斯應該是一部思考機器,一名絕頂聰明又與世人格格不入的異類,而不是一個身材矮小的、搞笑的、沒事想打架的、廢話連篇的,靠拳頭來解決問題還操美國口音的美國人。那根深柢固的詮釋差異,讓本片除了名字裡頭有「福爾摩斯」4 個字之外,實在看不出與傳說中的名偵探有任何關係。
提到上述想法,是因為從第 1 季驚豔全球,到現在拙劣可笑的第 4 季,《新世紀福爾摩斯》(以及主角班尼狄克康柏拜區)似乎已經完全忘了當初角色的設定魅力,讓人已無法分別,這個福爾摩斯與小勞勃道尼的《福爾摩斯》,兩者究竟有何差別?或更精確地問:本劇到底是什麼?是偵探辦案劇?是諜報動作驚悚?是情境喜劇?恐怕連編劇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正如第 3 季後半以及特別篇《地獄新娘》所顯示的,《新世紀福爾摩斯》—–一如美版影集《福爾摩斯與華生》——正逐漸把重心從解謎轉往角色關係,重點早已變成福爾摩斯與華生的友誼(或賣萌),以及數季影集所建構出的龐大世界。但《新世紀福爾摩斯》既無《福爾摩斯與華生》長度上的優勢(同樣四季,前者還沒有後者 1/4 的篇幅),可以慢慢發展角色的狀態,也似乎擺脫不了過往故事線的包袱。
乃至於整齣劇彷彿失去建構單一一集完整故事的能力,轉而用各種零散破碎的、裝神弄鬼的、自相矛盾的支線,輔以超高速剪接,想盡辦法塞滿 1.5 小時的長度,中間穿插各種與影集開始時截然不同的角色行為。要不是本季偶爾還是會混入小說名篇的故事,本劇別說已完全不像是《新世紀福爾摩斯》這齣劇最新一季,甚至與福爾摩斯作為一個歷久不衰角色的原因,完全背道而馳。
把上述觀察帶入第 4 季,第一集便是徹底在處理第 3 季尾聲的各個轉折,推理本身只是點綴,福爾摩斯儼然成為自己主演影集的配角;第 2 集故事本身依舊太過簡單而理所當然,但有向來出色的陶比瓊斯( Toby Jones )客串反派(雖然單就魅力來說,依舊不如第 3 季的拉斯米克森),加上難得直接明確的敘事,反而打破前 3 季魔咒,成為本季最好看的一集(前 3 季的第 2 集永遠是最糟的一集),結尾也莫名讓人動容。
結果到了第 3 集,一切徹底被摧毀殆盡。如果說《新世紀福爾摩斯》第 1 季第 1 集示範了如何在重拍中找出新意,第 4 季第 3 集便顯示出重拍時,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愚蠢與不必要。每個角色的行為皆與過往理解大相逕庭,故事陷入一個有如《黑暗騎士》山寨小丑玩起《奪魂鋸》的莫名悲劇,連帶福爾摩斯的能力被調整到與美版無異(美版的弱化還可以說是因為每週都要解謎辦案,總得讓其他人有點事情做)。角色所流露的情感也顯得虛偽浮誇,無論是班尼狄克康柏拜區、馬丁費里曼或馬克加蒂斯三個人的魅力,或者依舊光鮮亮麗的執導,都救不了故事的破綻百出,也難怪會在最後留下一個接近重開機的伏筆—–本劇要不就是大破大立,要不就是砍掉(不)重練,否則已經到了幾乎無以為繼的階段了。
隨著電視軍備競賽如火如荼,影集的規格與篇幅,本來就是加深加廣敘事的優勢。一成不變的老調重彈,亦或一再地新瓶裝舊酒,連守成都有困難,更別說持續改變與演進(找不到新的方向或可能,正是《福爾摩斯與華生》最大的問題)。但角色或影集路線的改變,必須立基於影集的過往與敘事的可能,而非觀眾愛看什麼,就給觀眾看什麼。這也是《新世紀福爾摩斯》最大的問題:本劇給了觀眾喜愛的演員和各種玲瑯滿目的視覺效果,但不知道要拿這些角色或效果做什麼。從本劇看來,他們什麼也做不了,有如空有食材,沒有食譜的料理人。
本週稍早,英國衛報出了一篇專文,題目為「從熱門電視影集變成惹人厭自我模仿的《新世紀福爾摩斯》」( Sherlock: how the TV phenomenon became an annoying self-parody ),算是用比較咬文嚼字的方式,說出筆者個人的心情。或許對所有的腦粉或腐女來說,康柏拜區還是一樣帥氣,視覺效果一樣華麗,所謂的「謎團」也一樣充滿複雜的隱喻(我想這年頭,什麼東西都可以有隱喻,就像加速的片尾字幕,隱喻我人生就這樣一轉眼浪費了一個半小時)。但到這個階段,個人已經不知道這齣劇存在究竟還有什麼意義—–除了壓榨過往榮光的最後一絲眷戀之外。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