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環球怪物宇宙(二):該如何打造一個滿是怪物的電影宇宙

2

文/龍貓大王

marvel-movies-marvel-comics-13616861-2560-1600-e1447801448947

漫威成功打造電影宇宙。

漫威( Marvel )自 2008 年以《鋼鐵人》開啟了所謂的漫威電影宇宙至今 ,已經證明了這種跨媒體電影製作營銷策略,是一項成功的選擇,漫畫讀者買單、電影觀眾買單、小時候狂熱過超級英雄漫畫的成年觀眾買單、為假日禮物傷腦筋的父母們買單、喜歡看到金獎影帝影后們在類型電影裡大展拳腳的觀眾們也買單。最終對於想像力匱乏的好萊塢片商們而言,仰賴高價標下好劇本或是攬獲票房巨星主演的製片方式,已經隨著高漲的物價與雷聲大雨點小的票房收入而變得落伍。能夠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電影宇宙」,正如養出一隻金雞而非撿到一枚金蛋,特別是看到「漫威電影宇宙」裡,某些評價不高的電影,仍然可以輕鬆地撈到破億美金票房(事實上沒有一部漫威宇宙電影票房低於一億美金),對吹著寒風還求不到觀眾進場的片商來說,那根本是世上最好的聖誕禮物。

連漫畫出版商的漫威都建立了「電影宇宙」,當然美國另一大漫畫出版商 DC,攜手華納兄弟影業成立電影宇宙只是時間問題(但時間拖得非常久)。20 世紀福斯手上擁有人多勢眾的「 X 戰警」映像化版權,想要來個「 X 戰警」編年史也容易想像,即便是已經連年虧損的索尼影視,雖然只擁有一位超級英雄—–蜘蛛人的版權,但前陣子仍然努力推動「蜘蛛人電影宇宙」企劃,雖然最後胎死腹中,但想要挽回頹勢的決心已昭然若揭。

20160516-x1-4

《X 戰警:第一戰》獲得很好的正面評價。

可是除了漫威與 DC,那些不擁有漫畫超級英雄版權的電影公司們,難道就無法建立一個金閃閃的電影宇宙嗎?當然不是,對長久以來擁有怪物電影版權的環球影業來說,怪物類型與超級英雄類型,是截然不同的題材,能夠找到一個讓這些似人非人、嚇人恐怖、有時又感人落淚的怪物表演之處,絕對是一片藍海。更何況,漫威宇宙一向為人詬病的,便是對於電影中奸角的扁平描述:想想曾經喜歡,或甚至記住過哪位漫威電影裡的魔王(洛基不算)?因此恐怖又內心複雜如洋蔥的怪物們,自然有其市場。

環球影業請來了克里斯摩根亞歷斯克茲曼這兩位擔任過編劇、監製與導演身分的老將,領軍製作團隊大局,而除了他們之外,還請來了諾亞霍利亞倫格茲考斯基艾德索羅門等編劇前來規劃這個怪物宇宙的基底劇本。不認識這群編劇的名字很正常,你可能比較認識他們的作品:他們分別是《玩命關頭》系列、《星際爭霸戰》系列、《冰血暴》影集、電影《私法爭鋒》與《MIB 星際戰警》的編劇。

furious-7-13

克里斯摩根是玩命關頭系列共同編劇。

單看這份名單便可以了解環球踏入電影宇宙的法門:這些編劇不只有過優秀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都編過團體主角活躍的電影,不管是街頭飆車的混混群、或是在星艦上齊心衝破敵陣的星際聯邦船員,某種程度上都跟背靠背作戰的超級英雄聯盟並無二致。作為電影宇宙市場的後進者,找尋這些熱門團體戰電影影集的背後推手,是十分合理的作法。

而當建造宇宙的工程師們到位,接下來便是決定這個宇宙的規模。到底有哪些怪物能夠進入這個新樂園呢?亞歷斯克茲曼是這樣說的:「我們想要著手的題材是古典翻新,你可以說這就是我們團隊的主要目標。我們會用現代表現手法重新詮釋這些經典環球怪物,這讓怪物的挑選範圍更加精準—–至少我們目前是這樣規劃的,會先把視野侷限在我們已經著手的這些怪物上。」

1200

最著名 8 位怪物。

因此如果根據 40 年來環球怪物電影歷史,目標已然明顯。當中的 8 位怪物是這 90 部以上的電影中口碑最好、出現次數最多的。他們分別是:吸血鬼、科學怪人、歌劇魅影、科學怪人新娘、半魚人、狼人、透明人與木乃伊。這些怪物出現過的電影,其類型包括了恐怖、科幻、靈異、冒險與動作。他們的形象也已經廣為電影觀眾接受,甚至已經成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象徵。現在任何人想起科學怪人,一定是口齒不清、身形巨大、眼神呆滯的大塊頭;吸血鬼則必然是風度翩翩的黑暗貴公子,不必再向觀眾介紹他們是誰—–相對來說,2008 年以前認識鋼鐵人的觀眾實在不多—–讓他們作為老店新裝的頭號招牌是不二選擇。

但環球最終決定的成員,卻與上面有些差距:首先是歌劇魅影,環球在 1925 年拍攝的《歌劇魅影》呈現了影史上最恐怖的幾張面孔之一:當女主角懷著猜疑的心情摘下了魅影的面具,由恐怖片常客演員隆錢尼所飾演的魅影,其形可見骨的臉孔是如此駭人,甚至能夠看到他轉過身後的下一個鏡頭,整段是失焦狀態:因為連攝影師都嚇到忘記對焦了。

既然是恐怖電影上的重要里程碑,歌劇魅影理應是非常值得重新翻拍的題材。但問題是,一切都得怪才華洋溢的音樂劇作家安德魯韋伯。他在 1986 年以這個故事重新創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是如此受到歡迎,大多數人可能從未讀過法國小說家勒胡的《歌劇魅影》原著,但對《想我吧》( Think of Me )、《我唯一所求》( All I ask for You )這些歌曲耳熟能詳。韋伯的最佳改編版本,似乎斷絕了一切其他類型的改編可能性,現在觀眾聽到《歌劇魅影》,這些曲子的旋律絕對立刻縈繞腦海,而非魅影的真面目有多麼恐怖。我們已經徹底忘記,90 年前戲院在放映這部電影時還得配發嗅鹽,以便喚醒那些嚇到昏倒的淑女們。而當看到沒有音樂劇成分的《歌劇魅影》時(例如恐怖大師達理歐阿基多的版本),我們還會抱怨電影似乎少了一些最重要的部分。

好吧,移除歌劇魅影,很明顯地不是因為魅影沒有繼續嚇人的本錢,這是非戰之罪。但下一個問題就更加奇怪了:吸血鬼似乎缺席了。這理應不是一個問題,許多人把 2014 年環球影業出品的《德古拉:永咒傳奇》( Dracula Untold,以下以《德》代稱),視為這個怪物宇宙誕生的開端。但其實導演蓋瑞蕭在當年就已經表示,他不認為這部片會被歸類在怪物復興的行列之中。

dracula

《德古拉:永咒傳奇》並不被列入本次系列當中。

「環球的怪物宇宙正在進行演化的過程,所以我覺得這部已經完成的電影,可能並不遵守某些他們既定的規則,它並不是太符合那個世界。我也不想放棄某些在這部電影裡的設定,所以對他們來說,要不要把《德》納進怪物宇宙裡,是可選擇而非必然的。」

但另一方面,《德》在製作後期的確重拍結局,加了一段開放式的劇情,不但擴大世界觀規模,也讓《德》似乎很有續集的可能性。而最令粉絲—–特別是那些期待《德》成為新吸血鬼故事系列的粉絲們—–高潮的,莫過於幾個月前本片男主角路克伊凡斯,也就是我們的穿刺公采佩什,與環球製片團隊就德古拉這件事上進行了會議。他會後表示:

「我認為最終目標對環球的怪物們來說,是令人興奮的。我們針對(怪物宇宙)這件事進行討論,我不了解他們如何呈現這整片版圖,但我認為這件事將會發生,而且他們正在努力讓怪物們能夠彼此互動,並且想辦法讓不同怪物共處在同一個環境裡。如果有人能把美國隊長、鋼鐵人與雷神湊在一部電影裡,我想我們一定能集合狼人、透明人、木乃伊與吸血鬼在一起。」

6509bcbc1746d8245f4a9cc9ddf8c4d8

凡赫辛( Van Helsing )教授會先有獨立電影。

但就在這幾天,亞歷斯克茲曼明快簡潔地表示了答案:不,《德》與怪物宇宙並無關係。會有一部全新的吸血鬼始祖專屬電影,但不會是《德》。其實《德》並不是一部全無是處的電影,就德古拉這個主題,《德》試圖穿插歷史事實,以合理化這個怪物故事,儘管某些部分看似加油添醋無中生有,但仍然營造出某些劇情需要的悲壯感。問題在於《德》已經設定了一切悲劇的根源,是來自於某個神祕黑暗力量。這很明顯對於未來怪物宇宙來說,是個尷尬的設定—–難道所有怪物的起源都來自同一個黑暗組織?在目前這個宇宙建構伊始的階段,選擇這種設定很有可能與製片團隊原有的想法歧異。又或者,只是克茲曼他們單純覺得,《德》實在拍得太爛了。

但吸血鬼這位王牌巨星,並非永遠缺席於這場大聚會;相對的,他的死對頭—–凡赫辛( Van Helsing )教授,會先他一步在怪物宇宙裡擁有自己的電影。(太好了,休傑克曼終於可以不再愧疚一代怪物獵人名聲毀在他手上。)但換個角度,星運一直不太好的路克伊凡斯,就這樣失去了類似小勞勃道尼擁有的難得翻身機會,失去了德古拉的尖牙。因此,最終名單與時程出爐:

  • 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神鬼傳奇》(第一部環球怪物宇宙電影),2017 年 6 月 9 日上映。
  • 《透明人》( the Invisible man )將會由強尼戴普主演,艾德所羅門編劇,預定 2018 年 4 月 13 日上映。
  • 尚未正式定名的《科學怪人》電影,將由亞歷斯克茲曼與克里斯摩根共同編劇,預定 2019 年2 月 15 日上映。
  • 亞倫格茲考斯基正在構思新狼人的劇本。
  • 亞歷斯克茲曼與羅伯特奧契等人正在籌備新版凡赫辛。

因此我們知道吸血鬼、狼人、科學怪人新娘與半魚人(恐怖片迷應該知道他來自《黑湖妖潭》)等,現在仍待在環球影業編劇室的冷板凳上,而木乃伊、透明人與科學怪人,自明年起的連續 3 年,每年都會有這些阿公級經典怪物,登上銀幕繼續騷擾我們。

聊過這些前因後果,我們終於可以來看看這部環球怪物宇宙的領頭羊,新版的《神鬼傳奇》。自 12 月 5 日片商釋出了首支預告之後,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少討論。環球該如何藉由這部開山作,定調往後的怪物電影風格?近年來身先士卒、特技全部自己上陣的湯姆克魯斯,又會在這個新電影宇宙裡扮演什麼角色?這又是一段後話待續的故事了。

延伸閱讀:
重啟環球怪物宇宙(一):80 年前,這群怪物就已經佔領地球
重啟環球怪物宇宙(三):集中火力先塑造個別角色,將可以透過選角奠定版圖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