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一寧
一支沒有人知道怎麼打棒球的中學球隊,沒有正式的球場可以練習,也沒有制服,甚至連練球的時候都只能用報紙揉成的球、報紙折成的手套湊數,紙球打完了就打輪胎。第一次上場打友誼賽,對手是身高只到胸口的少棒隊,就算這樣,也仍然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後以宛如籃球賽的懸殊比數輸得慘兮兮。大家在球場捶胸頓足、甩手套扔球棒,吵著說以後再也不要打球了。這樣一支球隊,竟然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了美國、澳洲等各種強隊,連傳統棒球勁旅日本隊也敗在他們手下,獲得最後的勝利。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熟悉?是紅葉少棒隊嗎?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這是香港電影《點五步》的劇情,完全改編自真人真事。
片中的主角沙燕隊,原型是香港第一支少棒隊,由人稱「山狗校長」(聽這個稱號就知道這是多麼鐵血、嚴格的一位老師!)的盧光輝老師籌組而成。沙燕隊曾在 1984 年擊敗強敵日本隊,獲得香港少年棒球錦標賽總冠軍。為了紀念這個幾乎不可能的好成績,橫跨沙田城門河的橋樑,也是小球員們日常訓練時必經之路,特別取名為「沙燕橋」。與電影中唯一的差別,只是片中的沙燕隊是青棒隊,球員是高中生,而事實上的沙燕隊卻是由小學生組成的少棒隊。
《點五步》由今年只有 25 歲的香港新銳導演陳志發執導,全片節奏流暢、條理分明,在鼓動觀眾熱血的同時,卻又不至於矯情,分寸拿捏恰到好處;並且巧妙融入歷史與時事(例如雨傘革命與中英談判),讓整個故事與香港的城市發展,緊緊連結在一起,卻又不流於說教,香港本地觀眾看了覺得親切,外地觀眾也能夠輕易融入電影中的時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棒球在香港並不是人人關注的熱門運動,甚至相對於足球,棒球根本就幾乎與「冷門」二字畫上等號。因此陳志發在說故事的同時,還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法讓觀眾學會棒球規則,並且對棒球產生熱情。如果從《點五步》在香港上映時火熱長紅的票房成績來看,陳志發在本片中所做的種種嘗試與努力,無疑是成功的。
《點五步》中的 3 位靈魂人物,非常值得一看。一是扮演校長的老戲骨廖啟智,出身無線電視台,始終是最稱職的綠葉。多年的堅持與努力不懈,也讓他在青春貌美重於一切的香港演藝圈闖出一片天。幾乎只要是有智叔在,就是好戲的保證。本片也沒有例外,廖啟智梳起油頭、戴著舊式大框金邊眼鏡,演起全心全意引導學生走出自己人生道路的嚴厲人師,儘管面惡但是心善。片中許多金句都出自他的口中,顯得格外有說服力,比如「現在才第 4 局,這麼早就要放棄嗎?」「輸贏就在這半步之間!」「我們是一整支球隊,輸就一起輸,贏就一起贏!」。
另外兩位主角:阿龍(林耀聲飾)與細威(胡子彤飾),則是一對在屋邨長大的難兄難弟。阿龍膽小怕事,從小就跟在天不怕地不怕的細威背後,就像細威的影子。然而兩人一起加入棒球隊之後,擔任投手的細威,卻無法適應球隊的團體生活,與接二連三的挫折,選擇放棄,主動退出,最後誤入歧途;向來躲在細威背後的阿龍,卻被校長一腳踢上了投手丘,被迫接受成長的洗禮。陳志發藉由性格截然不同的兩人,卻陰錯陽差走上完全相反的兩條意外之路,在放棄與挑戰的選擇之間,描繪出了青春的殘酷與痛苦。
扮演阿龍的林耀聲,將 17 歲少年的羞澀心境掌握得入木三分,不論是面對心儀女孩的膽怯,或是目睹母親外遇時的憤怒,都表演得活靈活現。一張曬得黝黑的臉上,清清楚楚寫著「純真」兩個字。完全看不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林耀聲已經 27 歲,在演藝圈也沈沈浮浮 10 年之久。扮演細威的胡子彤,則根本不是職業演員,他的真實身份是香港棒球代表隊的現役選手,打棒球的時間超過 10 年以上。然而在大銀幕上,胡子彤的表演,卻足以說服所有觀眾,他就是那個飛揚浮躁、眼高手低的細威本人。也正因這樣精彩的演出,胡子彤靠著細威這個角色,入圍了今年金馬獎的最佳新演員。
陳志發曾在一次訪問中說,與其說《點五步》是一部運動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青春片。因為他從一開始寫劇本時,就刻意避開了一般運動電影的傳統套路,片中沒有主動積極的運動魔人,也沒有橫加阻攔的反派,更沒有欣喜若狂的偉大勝利。他反而將更多的力氣,拿來描繪青春不可捉摸的形狀。影片最後從屋邨天台緩緩飄下的球衣,美得像一首無言詩,如同是兩個主角的青春輓歌。但我認為《點五步》不單單只是青春片,更是一部寫給當代香港人的懷舊情書。片中的背景是香港最輝煌的 1980 年代,不斷反覆出現的《新紮師兄》主題曲〈伴我啟航〉,更是許多香港人重要的集體回憶。當片中的球員面對挫折時,一遍又一遍爬起來再次挑戰,也像是導演在對今日的香港人說:「比賽還沒有結束呢,現在就要放棄了嗎?」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