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戲裡戲外,《魔獸:崛起》都是一部滿是矛盾與衝突的電影。戲裡,人類與半獸人為了生存而大打出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戲外,《 2009 月球漫遊》《啟動原始碼》導演鄧肯瓊斯強調思考和劇情的美學,與電影的電玩背景及商業鉅片追求的大場面大製作難以協調,既要讓遊戲鐵粉看得爽快,又要讓一般觀眾能夠接受電影的奇幻設定,結果成了一部整體無法讓人滿意,個別仍有些許驚喜的奇特案例。
「電影一開始,獸人便因自己所處的世界瀕臨滅亡,透過術士古爾丹的黑暗魔法來到人類所在的艾澤拉斯國度,藉由擊潰並奴役人類換取自己族群的生存。但其中一支獸人氏族首領杜洛坦卻無法接受類似舉動所帶來的死亡殺戮,而欲聯合人類消滅古爾丹;同時人類這邊,英勇戰士洛薩必須尋求年輕法師卡德加,以及王國守護者麥迪文的協助,一面抵禦獸人入侵,一面找出黑暗魔法背後的源頭⋯⋯」
如果以上段落讀來莫名其妙,事實是多數時候《魔獸:崛起》——特別是開場半小時——就是一部一般觀眾看了會覺得莫名其妙、不斷塞入各種專有名詞與設定的電影。鄧肯瓊斯與查爾斯李維特合寫的劇本使勁在專有名詞上堆疊各種速成的奇幻電影世界觀,但關於這些設定背後的意義、歷史與連結卻顯得語焉不詳,突然出現,突然消失的故事支線與設定更顯示出幕後導演與片商角力的痕跡,紊亂的剪接也強化了此一問題。連遊戲玩家如筆者個人(想當初也是貢獻了無數時間金錢在網咖的⋯⋯)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更何況一般衝著場面進戲院的觀眾。
只是就算是為了場面進場,《魔獸:崛起》依舊難以讓人滿意。本片少的不是雄心壯志,而是實踐雄心壯志的經驗與資源。就經驗來說,從小成本高概念製作轉戰大型製作並非不可能(《侏儸紀世界》的柯林崔佛洛以及《猩球崛起》的魯柏華爾特便是兩個成功案例),但調度能力明顯不是瓊斯強項,扣除特定有如遊戲橋段的部分,大場面既少了氣勢也缺乏清晰感,比起小螢幕作品如《冰與火之歌》還差了一截;另外本片雖大量使用特效打造視覺奇觀,但更像是一部「只」有1.6億預算的2.5億製作,獸人的相貌雖栩栩如生,魔法效果與廣角鏡頭不時仍粗糙有如十年前的過場動畫,在這個觀眾胃口已經被養壞的時代實在難以帶來太多驚喜。
但就當《魔獸:崛起》準備被歸類為「另一部史詩三部曲第一部兼最後一部」,瓊斯的才華又會突然閃現,讓《魔獸:崛起》流露出無限潛能。比起根本就是各種奇幻電影刻板印象集大成的人類角色,瓊斯在處理獸人的部分展現出十足的巧思與專注,讓電腦創造的角色遠比真人更具說服力也更令人動容,片中刻劃獸人心境轉折的部分更讓人耳目一新,充滿了後現代的反思和另類詮釋,也對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做出切中要害的批判。另外,比起人類角色(演出皇后的露絲奈嘉除外,今年的她根本就是神威蓋世)的呆板,只能靠實力派演員如班佛斯特硬撐,獸人細膩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稱得上是商業電影的奇蹟,不禁讓人惋惜,要是這部電影從獸人的角度出發,會是一次多麼不可思議的成就。
當然,多數觀眾不是為了看獸人的內心衝突進戲院,《魔獸:崛起》主打的還是前述滿足電玩迷的大場面大製作。只是如果一般觀眾無法被這樣的特效滿足又無法理解故事的設定,能夠享受角色立體性的影迷又不願意觀賞所謂的商業鉅片,則《魔獸:崛起》的衝突與矛盾恐怕暫時不會有化解的一天,也讓這既是未來 N 部曲的第一部,恐怕也會是最後一部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