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好萊塢的黑名單》:英雄很好,黑名單不好,自由很重要

0
照片1

《好萊塢的黑名單》根據達頓川波傳奇式的人生改編而成。

著名編劇達頓川波的人生境遇可說是不折不扣的傳奇:當五零年代的美國籠罩在共產黨獵巫的烏雲之下,篤信自由與工作權的他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而遭受打壓,遭受牢獄之災的同時更列名惡名昭彰的「黑名單」,過往合作夥伴皆是避之唯恐不及。面對這樣的壓迫,他選擇繼續工作做為抗爭手段,先是化名擔任各種 B 級製作的編劇餬口,接著在作品意外拿下奧斯卡獎後選擇挺身而出,控訴迫害本身的不公不義,最後在包含史丹利庫柏力克的《萬夫莫敵》等一系列傑作之後重返生涯巔峰,為自己的故事劃下完美句點。

可惜的是,根據上述背景改編而成的《好萊塢的黑名單》雖有達頓川波人生的高潮迭起,重點卻始終擺在「達頓川波所代表的意義」,而非「達頓川波這個人」。過於政治正確且肥皂箱式的敘事,讓觀眾雖能意會電影亟欲傳達的訊息,但流水帳的劇本加上平淡乏味的拍攝,縱使有著深不見底的演員陣容,最終成品仍是一部差強人意、照本宣科的「又一部傳記電影」。

照片2

空有訊息卻缺乏一流執行,台灣觀眾應該頗熟悉吧。

演員是本片異軍突起的關鍵。在幾次大銀幕實驗都以失敗作收後,靠著《絕命毒師》拿獎拿到手軟的布萊恩克雷斯頓終於有了一個讓他得以表現的角色,除了言談神韻與川波本人有幾分神似,幾次掏心掏肺的獨白也有穩定發揮。其他演員如海倫米蘭、黛安蓮恩、約翰古德曼、艾拉芬寧或麥可斯圖巴等,雖然角色來來去去存在感不一,但個別都是第一流的演技派,尤其是演出傳奇黑幫電影影星愛德華羅賓森的麥可斯圖巴,更是除了克雷斯頓之外戲份最吃重的一位,一段受盡屈辱又強裝鎮定的真情流露同樣值得大力讚賞。

照片3

總是能夠與角色融為一體的斯圖巴(右)。

但在演員外,舉凡導演傑洛奇或編劇約翰麥克納馬拉表現都不甚理想,納馬拉的劇本彷彿是「川波人生精選集」混搭「《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基礎版」,傑洛奇則是導戲全無火花或節奏,平板乏味地自動駕駛飄過無數精彩故事,連 BBC 類似的電影都還有更搶眼的視覺,更別說那格局有限的製作水平了。在現在電視影集越來越有大銀幕水準的時刻,長年浸淫於電視圈的兩人讓《好萊塢的黑名單》比起其他奧斯卡強檔,更像是二線有線電視頻道推出的人生劇展。

照片4

有人能告訴我,海倫米蘭(左)本片中間將近一個小時為什麼突然就消失嗎?

到頭來,這又是一部宣教訊息意義大過執行面的電影,靠著好萊塢一貫相濡以沫在自我感覺良好中風光謝幕。電影最後在川波慷慨激昂的演說中畫下句點,好人終於獲勝,壞人黯然失勢,又是平安美好的一天。只是不知道現實中靠著詼諧對白與立體角色為人所知的川波,看到這樣的傳記電影生產線產物,又會作何感想?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