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專欄/從SMAP、周子瑜事件,看當代藝人貶值問題

1

周子瑜的道歉,凸顯她的演藝事業被型號化, SMAP 何嘗不是?如今藝人並沒有因人而異的藝人製造過程、經紀公司大到可動搖國本,未來將沒有巨星誕生,也可預見將有更多藝人自救潮(包括頻頻與公司解約的糾紛),如果是你,是要被量產成型號化的機器人,還是當一個真的藝人?消費者或許不在意,但我們不能怪藝人力圖自救。

或許有人覺得 SMAP 與周子瑜牌度與資歷有差,不能放在一起討論,但正因為一個是日本跨世代的天團、另一個是快速竄紅的新秀,如今同樣面臨不分男女世代,卻集體貶值的問題。後者雖扯出國籍認同問題、前者則是團員掛冠求去不得,到了中年仍無法決定自己生涯的困境,就算是巨星,在經紀公司極大化的財團策略,藝人沒有談判空間,無論牌度大小,都說出了藝人當今絕對身不由己的悲哀。

不同年代的藝人,為何到了 21 世紀,卻集體的貶值,同為刀俎魚肉的命運? SMAP 是捲入了傑尼斯的派系、山頭林立的鬥爭中。該團經紀人飯島在公司勢力難以與副社長女兒藤島派匹敵,傑尼斯內鬥傳聞這幾年浮出檯面,當權派主導的藝人發展機會相對多些,而就算 SMAP 身為天團、日本之光,但在公司派系分割中,也插翅難飛、發展機會減少的窘境。幾個團員熬到了中年,想要求去另謀發展仍不可得,人人看他們不能解散,甚至發表不解散聲明時,連日本首相都說讚,是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極致。但在他們發表聲明時, SMAP 粉絲的心情卻是複雜的。因為 SMAP 團員表情毫無半點喜悅,沒有人能知道,也無從探聽(傑尼斯偶像訪問向來管控得滴水不露)他們背後心情是如何。

12400751_1102191646488417_8762287302281197182_n

SMAP日前一同發表不解散聲明。

偶像藝人被型號化問題愈趨嚴重

而周子瑜拿國旗與道歉影片,威力如「哭倒長城」。但撇開政治部分,經紀公司從頭到尾的處理與操作,她就算被人當成所謂「台灣之光」,但仍無法看到一絲血肉、一點真話的釋出。日韓操作偶像的極致,如同流水線與供應鏈,在鏈上的商品,無論叫甚麼名字,都是型號方式操作,除了商業形象外,都不可有任何或絲毫的真情洩漏。你可以說,他們兩國偶像產業到了非常成熟與出貨流暢的階段,但藝人本身已經無法寫下超越時代的傳奇,只能榮耀其公司的黃金時代而已,連 SMAP 都是大公司耶誕樹上懸掛的那顆大星星。

讓偶像無法隨本性發揮,公司依照企劃塑造新人,而非依照人的本質量身訂作,是這十幾年來的趨勢。如今是產業收割期,因此除了 BIGBANG 走出不同的特色外,你會發現當今偶像美也美得很像、醜也醜得差不多,正是韓國量產偶像的代價。失去個人發揮的空間,轉而將個人全然的量產商品化,等待幾年之後,如芭比與肯尼娃娃的銷毀與再生。這樣的產出法其實已為未來虛擬偶像鋪條完整的路,但相對的,實體偶像也難逃被貶值、虛擬自身個性的快速消耗過程。

道歉

周子瑜的道歉影片引起各界關注。

有人或許說,偶像不是本來就這樣,是同質性較高商品?但十年前的偶像長大後,仍有轉型機會,甚至仍有公司可以依照他本質而規劃產出,但如今偶像除非一開始就另類於其他人,不然翻身轉型相當困難。為什麼?因為他們市值雖提高,但本身價值正被快速貶值中。正被他們粉絲之外的群眾,從難以分辨到全然忘記。他與她正變成「它」或一群面貌近似的人。

消費偶像,消費的是他們的生活,還是才藝?

除了大商演與見面會,如今偶像最大宗的曝光是甚麼?臉書與推特,每天跟粉絲線上說晚安、PO三餐、買東西、曬貓狗的如實境秀與粉絲互動,彷彿讓粉絲每天參與他們的生活,近乎產生「朋友」的錯覺方式經營。加上風行的實境秀,大家好像都跟他們很熟,以後想必會有更極致的「實境轉播」,這樣的確可以快速提升名氣,讓觀眾有「自己人」、挺「麻吉」的感覺。

以前的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已經不稀奇,真真假假的,神祕感出盡。但如今資訊這樣發達,管道與視窗如此多,觀眾不可能是會盯著楚門一人看,自然會從楚門跳到瑪麗、瑪麗再接回喬治,分享各路藝人生活的吉光片羽。如現在網路素人的竄紅,紛紛進階成為明星一樣,以後藝人賣的一半商品很可能是他們的生活,那就不是巨星營造法,而只是一種投射出來的歸屬感,沒有以才藝為優先,劣幣與良幣交錯,造成的是藝人整體專業度的貶值印象。

經紀公司與藝人的戰爭時代才剛開始

許多網路素人並不想要簽經紀,也有很多藝人開始自己經紀,加上最近的經紀糾紛,有一個背後的潛在原因是經紀公司的經紀策略不同以往。除了之前講到的模組化、流水線的方式量產偶像,韓國與日本,甚至台灣也有的藝人月薪制,以及日韓經紀大到可撼動國本的規模。得罪傑尼斯公司的人,多數在日本演藝圈無法存活;韓國大經紀公司多半有政府奧援,藝人如小蝦米對大鯨魚,除非像前 EXO 鹿晗背景是強國撐腰又有贖金,不然離開或得罪公司等於自毀前程。也因此周子瑜錄道歉影片並不令人意外, SMAP 有人走不了也不稀奇,不管你是誰,牌度有多高,都難以與勢可敵國的公司較量,當然,也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離開樣版偶像的命運,就算是年歲早已超過唱跳年齡,你仍然逃不了「團康」的命運。

鹿晗

前EXO團員鹿晗為離開東家SM娛樂而打官司。

 串流與免費活動 造成藝人是便宜的錯誤印象

一種商品,凡是你可以免費取得,消費者的下意識就不會珍惜,音樂串流的副作用在這裡,就像電影《黑暗騎士》小丑說的:「你如果真在行於某件事,不要免費做。」當然,藝人的收入不只串流,他們整體收入仍是高,但對於消費群來說,信手打開的音樂,當下沒有付費的壓力,無論電影或音樂,人們都難以覺得它珍貴價值在哪裡,加上台灣政府還有大量的免錢活動可看演出,其實歌手地位從來沒有像這幾年這麼低過。歌唱產業基本上已經少了當初的巨星與神格化,滿是窮於跑場的活動藝人,因此你可以理解泰勒絲與 Adele 、 Radiohead 為何跟串流力抗,那是產業的價值感問題。

串流與網路實境雖是時代趨勢,無法力擋,也造成藝人如今無自身價值與籌碼跟經紀公司對抗,沒有因人而異的造星過程,未來(其實現在就沒有)將沒有巨星誕生。未來也可預見將有更多藝人自救潮(包括與公司解約的糾紛),你要被量產成機器人,還是當真的藝人,消費者或許不在意,但我們不能怪藝人力圖自救。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多年寫樂評也寫電影,曾當過金曲、金音獎評審,但嗜好是用專欄文偷渡點觀察,有個部落格【我的Live House】,文章看似是憤青寫的(我也不知道,是人家跟我說的),但自認是個內心溫暖的少女前輩(咦?),著有《反派的力量:影史經典反派人物,有你避不開的自己》。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