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威銓
「女星 L 姐,模特兒出身,後來跨足電影、廣告,在華人世界享有超高的知名度,形象非常好,卻名列戴君儀集團的花名冊⋯⋯」(引自蘋果日報)
最近字母女星的新聞,讓大家突然忙碌了起來。或許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明明是別人的事,我們卻這麼賣命的猜測、搜尋?
事實上是你想反了,「正因為」是別人的事,你才這麼努力。當我們可以躲在別人的緋聞和不堪裡面,自己也終於可以暫時不用面對,生活的醜陋與不堪。當你花了很多時間去探索和謾罵那些與你無關的不道德與不幸,你終於有機會,不去看不去想自己的荒唐與不確定!對於緋聞我們總是存在著高度的興趣,但是根據過去傳播與心理學的研究,這兩種類型的緋聞,我們存在著更多的興趣:
1.未完成事件
字母女星之所以讓人花盡心思去搜尋,是因為這個新聞本身就存在一種未完成( unfinished )。如果是從完形( Gestalt )的角度來看,當好奇心(能量)受到刺激被引誘出來,卻沒有得到消解而退回去的時候,會有一種未完成的感覺[1]。這也是所謂的「蔡格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 ):人們總是對未完成的事件記得更清楚。「 L 字頭」女星的效應,就像「大家都不懂為什麼她要把棉花棒收集在一起,沒想到她⋯⋯」、「他把手槍放在褲子裡,大家都以為他想要⋯⋯」一樣掀起人的好奇心,我們心中會忍不住的去猜想:她是誰?是姓林還是姓劉呢?
設想一下,如果今天數字周刊直接告訴你她的名字,你會停留在這則新聞上面多久的時間?你會花多少心思去搜尋猜測?所以媒體操作點擊率、黏著度的其中一個黑暗的秘密,就是製造「未完成」。你掉進他們的陷阱了嗎?
2.負面事件
不論是先前的「炎亞綸地震論」、「林智賢八千設計案」、「阿帕契風雲」、甚至是同屬淫照門的「李宗瑞」與「陳冠希」事件,一直到最近爆紅惹議的「越藉移工吃狗肉」,你不難發現,越負面的事情越容易引起大家的興趣,而那些走在道德邊界的(如:性、權力、虐待、不公平),更是一觸即發[2-4]。為什麼會這樣?當你發現某些人正做一些道德上有疑慮(或和你價值觀不符)的事情時,你可以藉由搜索、猜測、發表言論等等,達成一些重要目的:
- 扮演英雄:透過譴責不公、譏笑荒唐行徑、翻找揪出禍首、人肉搜索原PO,你終於可以在網路世界中扮演英雄。當你猜中「 L 」女星是誰的時候,這樣的英雄角色可以讓你三個願望,一次滿足[2]。
- 捍衛社會公義:「開玩笑,怎麼可以賣淫呢?」「就是有這種社會敗類,國家才會動盪不安阿!」透過口水的責難,你終於「捍衛」一些什麼。
- 滿足知的慾望:「而且這些花名冊我自己都還沒看過」、「到底 L 女星是誰?」如果有一些蛛絲馬跡證明你的猜測,這個慾望也會逐漸被填滿。
- 宣洩不滿情緒:在這則新聞事件中,不論是仇富、或仇女,這些憤怒某些程度上並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你把日常生活中對於同事的感冒、老闆的煩躁、女友的嘮叨與家人的吵鬧,一股腦全部嫁禍在上面。
◎為何「賣淫新聞」比「賣國疑慮」新聞點擊率高?
當然,英雄並不是這麼容易扮演的,如果你發現自己扮演英雄的同時可能會惹來 689 的攻擊、某些平台的河蟹,自己又沒有足夠堅定的信念可以維繫奮戰的時候,踩一踩人人皆謗之的緋聞,總是比評論「馬習會」的正當性來得容易。因此「賣淫並不見得比賣國的點擊率高」,而是當我們顧及談論的風險時,自然會選擇「對自已傷害較小」的新聞追蹤、討論。
不過,網路評論其實是一個社會比較、而且變遷極速的過程,當討論「風向」越來越明確的時候,或許「馬習會」的討論、「天下獨評」的文章下架風波,聲量也可能贏過「 L 女星是誰」的討論[5]。
- 逃離自己:某一堂諮商理論的課堂上,老師要我們寫下一個自己討厭的人,以及他具有的三個特質。並帶我們去思考一個問題──會不會這些「你討厭的人身上的特質」,其實就是你自己的特質?這其實就是一種「投射」( projection)[5],你把自己害怕的、擔心面對的自己,「投」在別人身上。那些你對他的討厭,其實是你對自己的討厭。所以,當你越去努力推敲「 L 字女星」是誰的時候,或許你也可以想想,會不會是這背後,也藏著你對過往不堪的性愛或感情,的焦慮?
◎看見哪些「討厭」背後的自己
我們很少人有「被討厭的勇氣」,但我們都很容易擁有「討厭別人的脾氣」。因為憎恨和責怪別人是簡單的,但接觸與面對自己卻是困難的。所以,當名人出事時會想踩他一腳(這一腳夾雜你對婆婆媽媽長官經理的憤怒),當女星發生醜聞時你會想跟風(並且跟著備份種子檔),可是當你忙碌於關心別人的事情久了之後,你也開始忘記了自己是什麼。
網路時代裡我們所汲汲營營的許多努力,不是為了化解自己生活的焦慮,就是為了逃避自身的議題。下次,在你用力去踩別人一腳之前,或許可以去想想,是什麼讓你這麼奮力?這一腳看起來是踩名人身上,但也可能是踩在你自己身上!
註解:在延伸閱讀林奇秀《人肉搜索初探》論文中,網友之所以會對網路事件的關注,原因有七個,但適用這則新聞事件中僅有三個。
延伸閱讀:
- 曹中瑋, 當下,與你真誠相遇。 2009, 台北:張老師文化 ( p.58 – 70.)
- 林奇秀,人肉搜索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 2011( 79 ):(p. 31 – 47.)
- 李惠婷,台灣人肉搜索文化之探討, in 資訊科學 2011,交通大學( p.1 – 130.)
- 袁涵郁,由人肉搜索事件看網路集體行動:情節、角色與協力的尋人行為, in 新聞研究所 2012,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p. 76.)
- Clarkson, P.,完形治療的實踐。 2002,台北: 心理出版( p. 81.)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