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風暴》:完美解謎的本土推理劇

2

「在推理解析命案過程中,找到兇手並不是故事的真正終局,犯案的動機是和犯罪情實同等要緊的重點。在本土推理小說的產製上,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正是作品內、外的動機探求。作品內在面臨的課題是如何深挖犯罪的底層心理、社會因素,緣此以建立本土特殊性;至於作品外在面臨的挑戰則在如何呈現一副鮮明輪廓,讓讀者獲得閱讀歐美、日本推理作品所無法得到的獨特滿足,由讀者需求面帶領起本土推理的持續活力。」

──楊照,〈「缺乏明確動機……」──評台灣本土推理小說〉,1993。
(全文收錄於《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在1993年針對本土推理概況發出的慨嘆,今日看來仍然頗為中肯。早期以臨摹移植為主的本土推理,經歷二十年的推動發展,本土推理小說開始逐漸成熟,似乎也開始影響台灣影視,讓始終缺席的推理類型劇漸漸浮現。這兩年《甜蜜殺機》和《鑑識英雄》都有本土推理小說家陳嘉振參與,今年蕭力修導演的《麻醉風暴》更是繳出精彩推理劇的完美成績。

引用楊照的話來作為佐證,《麻醉風暴》最精彩的不只是解謎與兇手究竟是誰,更是犯罪動機的細密舖陳,及其背後反映台灣現在正在發生的健保醫療崩盤危機,明暗兩線的完美結合,真正催生了第一個經典本土醫療推理劇。從編劇精彩的原創故事與角色,到導演驚人的節奏與調度能力,及演員恰如其分的演出,都是《麻醉風暴》幕前幕後的重要英雄。至此,《麻醉風暴》不只是一部精彩好劇,更讓人期待是否能激起觀眾的需求,未來進一步帶領推理劇的風潮,讓台劇面貌更為多元。

《麻醉風暴》不過短短六集的篇幅,卻將健保評鑑制度、醫病關係、醫療糾紛、醫療保險、白色巨塔式醫院角力等面向呈現得有條不紊,而且都是一一隨著劇情主線推進自然流暢地呈現出來,完全沒有刻意說教或突兀之處,這些細節反而讓觀眾更能融入整個劇情架構,首先要稱讚的絕對是編劇功力,今年不拿金鐘就沒天理了!

1980346_1601370920114216_4323751165348368016_o

黃仲崑在劇中飾演醫院院長

《麻醉風暴》的主線故事起始於一次手術引起病人麻醉過敏反應,最終導致病人死亡的示範刀意外。意外之後,我們先看見醫院權力關係把認真工作的第一線麻醉醫生開除以卸責;然後再看見真正促成這次意外的背後原因,是醫院在健保制度底下求生的複雜掙扎:因為健保制度有問題,醫院長期陷於經費不足的經營困境,若要爭取更多經費只能先拼評鑑過關,但要拼評鑑過關又必須花大錢興建設施,反過來壓縮成本;為了減省成本,首先對不常用的備藥開刀,因為使用的機會實在太少,不備一般而言也不會影響到絕大多數病患。

換言之,真正殺了病人的既不是主持示範刀的院長,更不是第一線的麻醉醫生,而是背後層層疊疊的制度缺失與人為操縱。而當我們看到制度殺人的同時,不免也開始懷疑這麼罕見的麻醉過敏現象,剛好又牽涉到鉅額醫療保障賠償,難道竟是純屬偶然嗎?慧黠的編劇當然不會以純粹巧合來草率解釋整起事件,而是把握住這精密設計背後的另一層動機。

隨著劇情進展,會發現背後有個智慧型罪犯精心策劃,然而保險員葉建德是基於什麼動機做這件事呢?再度挖掘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竟是一個在醫療制度下被捨棄、被放逐的醫生,他不但職業生涯毀在醫療制度和醫院權力關係的雙重力量之中,甚至背負了和他一樣被制度殺害同儕的怨恨──而當年逼死他同儕、放逐他的原兇就是主持這次示範刀的院長。

林宏任

王淮仲在劇中飾演葉建德學弟林宏任,因醫療糾紛成代罪羔羊後自殺。

被仇恨扭曲的他,接下來選擇的路卻讓他不斷背負了更多人命。他明知示範刀病患有罕見的麻醉過敏病史,又曉得醫院裡處理該過敏用的藥物早已過期,於是他一手促成了這次的手術意外和病患的死亡。表面的動機似乎只是對院長復仇,實際上深層的動機卻是挑戰腐敗的醫院權力制度,追求某種公道。然而最諷刺的是,最後葉建德自以為成功擊敗一個醫院內腐敗者的時候,才驀然發現這個腐敗者並不如他想的全然腐敗,院長表面上看來是個權力追逐者,但他也是盡全力在制度下尋求更多的資源、希望救更多病患的人。是什麼力量,讓兩個原本都只想救人的好醫師,變成殺人者和權力共犯?

六集的高潮結束在最後山區小巴翻覆,大量病患集中到醫生人手不足的小醫院,院長、麻醉醫生蕭政勳、葉建德正因為麻醉風暴齊聚此地,三人變回當年那個單純只想救人的醫生,同心齊力搶救病患。結束時三人面對亮起的天空,卻迷惘地不確定是否能看見光明。他們都(曾)是優秀的醫生,以救人為己任,然而制度中層層疊疊的問題,卻逼得他們全都成了殺人兇手,示範刀上病患的死亡,是三人共同經手。即使蕭政勳在麻醉過程中完全沒有失誤,卻被迫實際操刀,院長對過期藥的默認無疑是風暴幫兇,而葉建德更是一手促進這個意外的穿針引線者。

11099417_1600012710250037_5849951095470697025_n

吳慷仁飾演的葉建德在最後一集重執醫生的信念

究竟是多瘋狂崩壞的制度,才會逼得三個好人淪落如斯?風暴劇情雖然告一段落,但對於台灣醫療暗影的省思卻繼續迴盪在觀眾心中。而這正應了引言所說:「在推理解析命案過程中,找到兇手並不是故事的真正終局,犯案的動機是和犯罪情實同等要緊的重點。」這樣的一齣劇,讓角色最後一一漸漸從自我執迷中清醒過來的同時,觀眾是否能也清醒過來,意識到現今的台灣醫療正在被不正常制度不斷蹂躪的事實,恐怕是本劇更深的期待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