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在前頭:雖然演員披著醫生白袍上演一場浪漫愛情戲碼,也可以被稱為「醫療劇」,但那不是本篇要介紹的!本篇要介紹的是能讓醫療人員跟非醫療人員都看到門道也津津樂道的醫療職人劇。
擁有一部優質的職人劇到底多重要?重擊作者馬欣曾寫道: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一部好的職人劇。擁有頻道資源的人不要再像政客一樣對我們打馬虎眼,偶爾拍拍偶像劇來取暖,或把家庭倫理劇拍成野台戲,求個糊裡糊塗的熱鬧,綜藝節目則安於泡茶聊天,整個島十年來都在打馬虎眼,如此的電視娛樂,久了,誰會想尊重自己的專業?或相信誰的專業值得尊重?因此每次有新聞在吵22K,我都想:『笨蛋,問題從不在22K,而是台灣的工作價值已在失去中。』
因此,職人劇對台灣來講,已經有如重症病人需要插管急救一樣重要了。」
COVID-19 持續延燒之際,醫護人員們勇敢的站在第一線搶救病患,而宅在家的我們也能透過影視作品一窺醫院的面貌,透過急診室的忙碌、手術室的驚險,甚至家屬的質疑,體會醫療工作到底有多辛苦。
大部分好的醫療劇為了真實刻畫環境與角色,都會先進行相當厚實的田野調查,用劇情串連起觀眾的共鳴,以下重擊也為大家挑出六部國內外醫療職人劇,防疫在家一起好好追劇。
臺劇:《麻醉風暴》
從《大醫院小醫師》到《白色巨塔》,過去臺灣的醫療職人劇雖然不多,但當年《麻醉風暴》播出後在全臺好評如潮,這部作品由蕭力修導演執導,短短的篇幅將健保評鑑制度、醫病關係、醫療保險等議題呈現得有條不紊,也在第50屆金鐘獎拿下四座獎項。一場失敗的示範刀成為了導火線,背後不僅是醫療疏失,更牽扯許多內幕,《麻醉風暴》以懸疑推理的方式帶出故事主軸:「體制失衡」,是什麼讓奮力救人的好醫生沉淪於風暴之中?他們到底該臣服於體制又或與其奮力對抗?
「變態的體制是需要被衝撞的。」-葉建德(吳慷仁飾)
麻醉科醫師蕭政勳(黃健瑋 飾)疲憊的神態,反應出醫院工時過長的問題;因費用昂貴而沒有足夠備藥,導致使用過期藥物而手術失敗;想爭取經費又得先評鑑過關,為忙碌的醫護人員帶來額外的負擔。《麻醉風暴2》也帶出醫療體系世代交替的理解與合作,沒有刻意說教之處,從細節讓觀眾更能融入劇情、了解專業,進而反思臺灣正在發生的健保醫療危機,最可怕的往往都是背後的制度缺失與人為操縱,連專業麻醉科醫師也推薦,絕對值得一看!
日劇:《空中急診英雄》
雖然臺灣的醫療劇較少,但國外還是有許多好作品值得我們借鏡,許多人都說日本的醫療劇特別好看?
眾多佳作中,自2008年開始播出《空中急診英雄》,至今已推出了三季及電影版本,呼應日本的全國救護直升機體系,講述有關故「飛行急救隊」的故事,交代了許多相關知識及實際培訓的細節。一群實習醫生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搶救病患,身處沉重的災難現場,沒有人是神醫,從慌亂到果斷成熟,他們也是透過與病患及夥伴間的互動逐漸成長,新穎且熱血的題材讓觀眾也產生了共鳴。
「我們究竟是為了誰而做醫生?」-緋山美帆子(戶田惠梨香 飾)
在醫護人員眼裡,「救人」是首要任務,除了俱備專業知識及技術,更要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掌握在他們手裡的每一條生命,都取決於當下的判斷與作為。本劇的別稱「Code Blue」,同時也是醫療專業術語,代表「性命危急、需要急救」,就如《空中急診英雄》中的每個角色,醫護人員會義無反顧的前往搶救,現實世界的他們同樣也會因醫病糾紛而感到挫折,看完這部劇,我們不如換位思考,給予第一線辛苦的醫護人員多一些體諒與鼓勵。
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
談到亞洲,韓國的醫療劇的創作能量也是相當堅強。
2016年推出的《浪漫醫生金師傅》堪稱醫療神劇,從症狀的表達、細膩的處置,一直到逼真的專業手術畫面都呈現的淋漓盡致。故事在偏僻的石壇醫院展開,金師傅因醫術精湛、救人無數被喻為「神之手」,所謂的浪漫也正是他的原則:不放棄任何病患!在無時無刻備戰的急診室,醫護人員眼裡最要緊的就是盡全力救人,無論富有或貧窮,無論是一般老百姓又或罪犯,《浪漫醫生金師傅》強調「一視同仁」,金師傅也間接引導其他醫生思考救活病患的意義為何?
「醫生只有通過病人才知道自己是否正確。」-金師傅(韓石圭 飾)
這部貼近社會現實的作品描繪了更多人性面,每個病患背後的故事都不同,有些人卻無理取鬧,有些人痛苦卻不能決定生死,但醫生能做的只有醫治患者,雙方是相互影響的。反過來思考自己過去看診的經驗,是否也曾因為自己的判斷而對醫護人員有所質疑?現代醫病關係的裂痕大多也由此衍生,若能對他們的辛勞多點體諒,學會換位思考、尊重專業,那麼也是為忙碌的他們分擔了些辛勞,追完《浪漫醫生金師傅》也跟著劇中角色一起成長了!據說第三季即將在2021下半年開拍,一起期待吧!
美劇:《紐約新醫革命 New Amsterdam》
美國也有不少影集推出了醫療系列的作品,從經典的《急診室的春天 ER》、《實習醫生格蕾》等等,都引發觀眾相當大的迴響。
這次跟大家推薦的《紐約新醫革命》,以美國最古老的公立醫院 Bellevue 為背景改編,同時積極點出美國現代社會的醫療問題:健保制度的不堪,因沒有醫療保險看不起病、身患絕症卻無力負擔實驗性療法,從多項醫療行為批判現實困境。主角的原型就是當年的醫療主任,帶領整間醫院進行體制的改革,不是向官僚體系屈服,而是以病人為中心去思考運作,照顧較為弱勢的病患,為其提供需要的救治與幫助,「醫者仁心」也體現於此。
「How can I help ?」-Dr. Max Goodwin(Ryan Eggold 飾)
有些醫生像朋友一般、有些醫生會耐心聆聽,其實他們身上也承擔了不少壓力,同樣也會身心俱疲,但就像劇裡看到的,這些醫護人員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們總是以病人優先,再累也會堅守崗位。《紐約新醫革命》劇組除了在去年美國疫情剛爆發時,捐贈了大批防護裝備給紐約州衛生署,第三季也能看見劇中角色的臉上都被口罩壓出傷痕,同樣的場景看了就彷彿是複製了現況,那些辛苦的醫護人員與病毒決鬥的身影,就正在我們生活的世界發生著。
美劇:《全院警戒 CODE BLACK》
就如其緊湊的劇情,美劇《全院警戒》就是專注於急診室的故事,這裡永遠是那麼的忙碌,「CODE BLACK」指的是大量病患湧入醫院造成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據說一般的急診室一年只會出現幾次,但在這虛構的洛杉磯天使紀念醫院卻高達300次!《全院警戒》在畫面呈現上也相當怵目驚心,真實到能在劇中看見各種器官及骨頭露出,血流如注的傷患不斷被送來,醫護人員更直接在擁擠的急診室與死神展開拔河,當遇上醫療分歧、病人放棄急救等狀況,醫生與護士該如何處置?忙碌慌亂的過程中也讓觀眾看見各種「人性」。
「人們來這裡只有一個原因,得到最後的奇蹟。」
過去導演 Ryan McGarry 就曾把真實的急診室情況拍成紀錄片《Code Black》,同名改編的影集中步調同樣緊湊,住院醫師帶領其他的實習菜鳥,在最前線忙的焦頭爛額,就是為了在最快的時間救回一條生命。面對 COVID-19 疫情日益嚴峻的臺灣,難以控制的確診人數也的確讓我們的醫護人員快要喘不過氣來,未知的病毒與病患死亡是他們每天都要面對的現實,即使醫療技術發達,但無論在何處的急診室都是混亂的,誰也無法保證床位或人力是否足夠,生死就在一線間!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
不過我們也別一直那麼沉重!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為申元浩導演的作品,五個有多年交情的醫生各自在不同科別努力著,醫院是他們的舞臺,或許看不到太多手術場面,但這部劇散發的溫暖就有如一齣人生小品。在融入常見的社會議題之餘,《機智醫生生活》更著重於「人性」,比如進手術房前,醫生總是告訴家屬「我們會盡力的」,面對無法預知成功與否的情況,他們需要對自己的話負責,本劇用緩慢平和的步調呈現日常,帶來不少歡笑與感動。
「我們等10分鐘再開始吧!不能讓孩子以後兒童節都因為去世的爸爸而哭著過吧!」-李翊晙(曹政奭 飾)
醫生與護士跟大家一樣都是人,有自己的生活、脾氣、煩惱,《機智醫生生活》將觀眾帶進醫院這個職場,從醫生的視角看待每個抉擇下的考量,那些看似冷漠的話語其實藏有無盡的體貼,第二季也將在六月中播出。現實生活亦同,有時因為緊急手術或人力不足,醫護人員常常需要增加工時給予支援,這些都是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換來的,尤其疫情嚴峻之際當下,我們更該少點怨言、多些鼓勵,為那些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加油打氣才是。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