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第二屆泛科幻獎主題講座最終場點此報名:科幻類型在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
- 紀錄:簡克志
本系列為泛科幻獎系列寫作課程「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行」的講座紀錄,主講者為陳國偉老師。上一篇我們「科幻」的定義,這一篇讓我們來從科幻小說的起點《科學怪人》開始說起。
科幻小說的起點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是科幻小說的起點,1818年出版,作者是Mary Shelley,作品中有濃厚的哥德小說風格(秘密古堡、怪物、過去陰影、死亡、瘋癲)。故事中一位瘋狂科學家Frankenstein,想要創造出人,因此到墳墓中尋找完好的屍體部位重新拼湊在一起,通過電流讓科學怪人復活。透過科學怪人的反撲,反思人類在創造上是否應該逾越某種底線。
有趣的是,原文小說名是科學家Frankenstein,但中文書名卻都強調科學怪人。一般常見的科學怪人形象如下圖,脖子上拴了巨大的螺釘,暗示著科學的「工具理性」。但原著的怪人,其實是一堆肉湊在一起的怪物。
而科學怪人之所以會成為上圖這種經典形象,很大一部份是來自1931年《科學怪人》改編電影的演員Boris Karloff,他詮釋的科學怪人大獲成功。影像讓《科學怪人》進入流行文化,也更能夠傳遞科幻小說的「新奇」。當時觀眾都稱呼怪人為Frankenstein,這種廣泛的誤用流傳到現在,也難怪小說中文翻譯會直接寫「科學怪人」。
古典科幻年代
在科幻的發展歷史上,《科學怪人》到19世紀末期是「古典科幻」年代,有兩位知名作家Jules Verne和H. G. Wells。Verne對未來是高度樂觀的,代表作品為《地心遊記》與《海底兩萬里》。Wells則關注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負面)影響,是悲觀主義者。
Wells代表作品為《時間機器》、《隱形人》和《世界大戰》,這三部作品也奠定了幾個科幻主題:時間旅行、身體隱形(或發生異變)與外星人入侵。舉例來說,外星人入侵的科幻梗影響深遠,在1996年電影《星戰毀滅者》(Mars Attacks)以荒謬搞笑的形式演出火星人入侵。
科幻黃金年代
接下來是科幻的黃金時期(1940~1960),大多數科幻文類的特點在此奠定,加上美蘇冷戰讓太空科技加速發展,「星際旅行」類型變得相當熱門。黃金時期代表作家有Arthur C. Clarke,經典作品為《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拉瑪任務》(Rendezvous with Rama),相關衍生作品也都很不錯。
《2001太空漫遊》故事的敘述方式一般稱為「太空歌劇」,牽涉到宇宙起源、宏偉寬闊的故事型態。電影《2001太空漫遊》炫目的視覺,讓作品獲得巨大成功,因此如何在科幻小說把視覺性更突顯出來,就變得相當重要。Arthur C. Clarke和Stanley Kubrick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無論是電影或小說,都試圖挑戰人類起源,認為演化可能與宇宙神秘力量有關,後來倪匡也致敬這個想法。
第二位黃金時期代表作家是Isaac Asimov,作品有三大系列:「機器人系列」、「基地系列」與「銀河帝國系列」。理工背景出身的Asimov相當注重理論邏輯,例如他在「銀河帝國系列」就發明了一套學說「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小說中可透過巨量數據和各種統計資料,去推測出文明未來的型態,學科橫跨統計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氣體動力學。Asimov還設計出相當知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最先收錄在《我,機械人》中的短篇〈轉圈圈〉中: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袖手旁觀)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到了1985年《機器人與帝國》,Asimov再加入了必須最優先遵守的第零法則。
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整體人類,或坐視整體人類受到傷害。
Asimov雖然以硬科幻為起點,但是最終會走向軟科幻的人文關懷。這是Asimov和Arthur C. Clarke比較不一樣的地方。至於第三位黃金時期代表作家是Robert A. Heinlein,喜歡貓的讀者可以從《夏之門》(The Door into Summer)開始進入科幻世界。黃金時期的科幻作品相對單純,很適合剛入門科幻類型的讀者。
新浪潮運動
科幻的新浪潮運動發生在1960~1970年代,始於英國。時任《新世界》(New Worlds)雜誌主編的Michael Moorcock深受50、60年代「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文化影響,因此他喜歡軟科幻,不過度講究科學,把科幻當成實驗性的文學載體。
新浪潮的科幻在主題上與「垮世代」的文化密切相關,如反戰、反核、反體制、自我追尋與放逐、愛與性的開放、迷幻藥與心靈解放等。新浪潮的科幻對未來是悲觀的,關注科技對生活的衝擊,認為人類將自己引入困境。新浪潮重要作家之一是J.G. Ballard,《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和《超速性追緝》(Crash)都值得一看。
Cyberpunk(賽博龐克、電馭叛客)
Cyberpunk文類運動是在1980年代,深受新浪潮影響,同時也是William Gibson寫出代表作品《神經喚術士》(Neuromancer)的時期。Cyberpunk一詞是由Bruce Bethke提出,是「Cybernetic」和「Punk」的合成字,混雜了控制學與龐克文化。
在Cyberpunk尚未成為文類之前,Philip K. Dick就率先寫出了《銀翼殺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並且被改編成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電影中各種視覺化元素(下雨、水氣瀰漫、霓虹燈、仿生人、孤獨的冷硬派偵探主角),都成為日後Cyberpunk創作的經典參考。
電影《銀翼殺手》最讓人感動的一段,就是仿生人領袖羅伊(Roy Batty)反救主角之後的自白:「我曾看過你們人類無法想像的事情,目睹太空戰艦在獵戶星旁熊熊燃燒,注視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的黑暗裡閃耀。所有的過往,都將消失於時間的洪流裡,如同雨中之淚。死亡的時刻到了⋯⋯」
國偉老師認為,這段畫面呈現出了人類歷史與宇宙歷史之間的巨大差異。仿生人四年的生命對人來說極為短暫,同樣地人類的生命對宇宙來說,也不過是雨中的淚水,脆弱而短暫。
Cyberpunk作品通常會描述高科技與低生活的腐敗社會,不僅高度媒體飽和,社會秩序也受到政府或大財團的控制,而駭客、AI、虛擬實境、電子義體充斥在生活中,真實與虛構、肉體與機械等各種界線早已分不清。那Cyberpunk之後呢?國偉老師說Cyberpunk算是科幻文學最後一個有共同特徵的重要潮流,之後科幻就進入多元的寫作狀態。
後人類(Posthuman)
科幻的「後人類」一詞,最早出現在1985年Bruce Sterling的《分裂矩陣》(Schismatrix)一書中,該書是描述後人類的Cyberpunk作品。而Hayles在1999年出版了《後人類時代》(How We becom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詳細探討「後人類」的重要概念。
根據林建光《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生命的本質不在於身體,而在於資訊模式。也就是肉身可能會消滅,但是意識或記憶則可以透過資訊的形式一直保存下來。在後人類的概念裡,人與機械的界線是模糊的,因為人是以賽伯格(Cyborg,模控生物體)的形式存在,身體隨時可以用電子義體取代。
國偉老師說,如果科技裝置是我們的義肢,那麼其實我們早就已經是後人類。沒有眼鏡無法看清物體,沒有手機、電腦就無法處理日常事務。
接下來,讓我們聊聊日本的科幻作品吧!
下一篇:日本科幻歷史,科幻在這個島國如何發展?|《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行》講座紀錄3
第二屆泛科幻獎主題講座最終場將於 12/14 舉行,邀請到知名小說家/編劇 高翊峰、以及瀚草影視總經理 湯昇榮,對談「科幻類型在台灣影視產業的未來」,歡迎大家到場聽講!報名連結請點我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