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後來的我們》,首先讓人聯想的通常是五月天同名歌曲《後來的我們》或劉若英自己以淡淡哀傷緬懷初戀的經典情歌《後來》,都是以難忘的過去戀情作為主旋律命題。
而如同我們都曉得的,前任總是愛情故事中的不變命題,糾纏的前任更幾乎標誌著愛情的特殊性,即使離開了、即使不適合,卻仍留在心裡的戀人或者感情,映照著愛情的任性,也映照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在愛情裡的選擇不管對錯,總是難免感情用事,總是難以逆反,總有那麼多疑問在事過境遷後冷靜下來之後,不免自問當時的自己為什麼那麼做、或是否犯下了什麼錯,即使明知現況無由回返,甚至再也沒有人可以問,但那些遺憾與疑問,總也難免持續很久很久。
《後來的我們》其實改編自劉若英《我的不完美》小說集中的短篇小說〈過年.回家〉,以青春片特有的鏡頭語言和多年成長的感傷來講一段分合糾結十年的感情。而文藝少女劉若英第一部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短篇小說,則是《我要跟你走》小說集的短篇小說〈Happy Birthday〉,當時正是張艾嘉擔任編劇,由劉若英自己演出故事的女主角小米,拍成了《生日快樂》,同樣在講一段相愛多年的遺憾感情。
從《生日快樂》到《後來的我們》,不難發現劉若英在關心議題上的雷同,她執著於感情歷程中的「相愛容易相處難」,討論愛情中的選擇與遺憾,即使有接近真愛的情感,但她會以平實手法去處理感情中殘酷的現實落差與意見相左。事實上她更執著於處理即使在分開後,仍難以一刀兩斷的記憶和對前任的關懷與思念,那像是她所有創作背後最大的動力。想來她也在五月天的同名歌曲裡聽到了類似的感懷與遺憾,於是「借名」來用,也促成台灣兩大名人合力為片宣傳的特殊狀況。
換言之,若從創作軌跡來看,《後來的我們》雖是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故事命題卻有著她一路走來的少女心與對遺憾感情的投射,有不少可以對話之處,也明顯看出創作者的成長。也許正是如此,即使有李屏賓鏡頭的協助,在拍攝上仍顯得頗為普通,致敬了不少青春片的語言,也致敬不少經典愛情電影,《後來的我們》,還是透過某些平實細膩而真誠的感情打動了不少觀眾。
雖然拍攝實在沒有展露出特別的才華,更像是從張艾嘉和陳可辛等前輩繼承不少影子。作為導演,劉若英在用演員上面還是很成功的,周冬雨的表現一如既往的既討喜又亮眼,令人驚訝的是井柏然不但演起年輕不懂事少年時恰如其分,在幾場黑白畫面成熟對照組裡,竟表現出過去少見的沉穩與大將之風,竟有幾分鄧超的影子。田壯壯也成為片中另一亮點,雖然演的老父親一角發揮空間不能說太大,但他卻演出了驚人的說服力,說不定有機會為他摘下第一座金馬獎。(現在中國導演是大家都要來搶一座金馬演員獎是嗎?)
作為一部以青春片電影語言結合愛情遺憾命題的作品,《後來的我們》確實成功嫁接了愛情和成長的議題,也維持了劉若英波瀾不驚下情感洶湧的美學特點,雖然在拍攝上顯得較為平淡,但李屏賓的鏡頭和演員的演出仍然不時帶來觀影上的驚喜,仍是可以一看的青春片小品。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