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波
英國第四台於 2011 年首播第一季《黑鏡》,講述不久將來的新科技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掀起熱議也創下英國本地 207 萬人收看的收視率。與一般影集固定角色、連續性的情節發展不同,《黑鏡》回到 20 年代廣播劇、50 年代電視黃金時期慣用的「詩選劇(anthology series)」形式。
在「詩選劇」裡每一集都是獨立的篇章,彼此間即使有連結也僅於固定一位說書人來帶出故事、或同一批演員班底飾演不同角色。追溯其發展得從20年代報章雜誌的同業競爭說起:Collier’s Weekly 雜誌為了刺激銷售量及擊敗對手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選定每週三在當週出刊前,將雜誌裡的故事或連載發展成長度一小時的節目,透過 NBC Blue Network 播送,廣播史第一齣的詩選劇「The Collier Hour」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往後詩選劇的形式與目的可說是充滿各種可能性,不但被大型片廠用來推銷自家影片,也可以是推薦莎士比亞、伯納蕭、易卜生等經典名劇的平臺。
史上最著名的廣播詩選劇事件,發生在 1938 年 10 月 30 日。一個剛從歐陸回到百老匯、年僅 23 歲的年輕人,與好友約翰豪斯曼共組水星劇團 Mercury Theatre。起初他們參與廣播節目《The March of Time》及《The Shadow》的固定演出,深受 CBS 賞識下推出每週一檔的《The Mercury Theatre on the Air》。1938 年 10 月 30 日當天,兩人將 H.G. 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改編成廣播劇,前三分之二以新聞快報的形式播送火星人入侵紐澤西的消息,收音機前的聽眾信以為真,造成大規模的恐慌。這名年輕人不久就被延攬入雷電華片廠,三年後完成影史鉅作《大國民》,他就是導演奧森威爾斯。
相較於詩選劇在廣播界的百花齊放,電視圈要到 50 年代黃金時期才能廣泛接受。詩選劇對創意與故事高密度的需求,不僅激盪編劇、導演等創作者的腦力,成功者甚至能被好萊塢看上,有機會發展為電影劇本。1955 年風光揚威奧斯卡的《馬蒂》,就是由 NBC 於 1953 年在《The Goodyear TV Playhouse》的其中一集發展而來。近年純粹一集一話的詩選劇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以季作為區隔的《美國恐怖故事》或《宿敵》系列。也因為如此《黑鏡》的模式能引起話題、形成跨文化的觀影熱潮、及第三季起 Netflix 從英國第四台橫刀奪愛的版權之爭。
詩選劇的不可預測性具維持新鮮感的優勢,且觀眾不會因為錯失一集而銜接不上劇情。但這些被集結的單元該如何統一調性,甚至與電視電影怎麼區隔,是會被觀眾與劇評檢視的。編劇查理布魯克無疑是《黑鏡》最核心的創作者,其諷刺、悲觀、超現實的風格形成足以辨識的調性,但這樣的個人創作(偶有共同編劇協助)是否具備足夠份量的奇想去支撐每季三至六集的篇幅,是進行到第四季已難以掩飾的隱憂。
以科技作為比對,第四季部分篇章不難看出是將先前出現過的概念重製再上架,成績卻未必皆能超越前作,不過本季整體而言更趨向人性黑暗與對科技的質疑與悲觀是無庸置疑的轉變。
首先是第一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的「記憶副本」,真實生活擁有超群科技智能的勞勃戴利,因拙於社交而躲藏在自己建構的虛擬空間裡,任命自己為卡里斯特艦的艦長,以跋扈霸道的作風威嚇被數位軟禁的其他記憶副本。人類的記憶、情感、性格可透過複製的方式存留下來,此設定曾出現在第三季第四集的〈聖朱尼佩洛〉、第二季第一集的〈馬上回來〉與第二季的聖誕特輯〈白色聖誕節〉。前兩者是為了延續、彌補人類思念而存在,縱使《馬上回來》最終走向質疑延續的情感意義何在,依舊與〈白色聖誕節〉、〈聯邦星艦卡里斯特〉對副本施行操弄、凌虐的腹黑手段有極端差異。以《聯邦星艦卡里斯特》作為第四季的領航之作,在向《星艦迷航記》致敬的復古情調裡埋藏科技天才社交障礙的巨大悲哀,無論形式上或內容上都有不錯的縱深。
第二集《方舟天使》以奧斯卡影后茱蒂福斯特執導筒作為宣傳重點。就個人導演成績而論,此次嘗試有擺脫過去的生澀之感,但擺在影史來看這對母女互相折磨虐心的程度,卻只能歸在中等之譜。可能是篇幅的限制,期間轉折進行的太過倉促,不然與自身控制欲交戰的母親應是相當精彩的題材。另外,暴力篩選、屏蔽的科技手法,在《白色聖誕節》也曾出現過,只是後者將視覺被馬賽克作為翻轉情節的主力,顯然把劇情與科技結合得更完備。
第三集《鱷魚》與第五集《金屬頭》應該是普遍認為拉低均分的部分。前者透過像是手提迷你電視的設備讓記憶重現來協助辦案,卻意外扯出陳年舊案。這提取記憶(非複製)並加以視覺化的方式,讓劇迷想到第一季第三集《你的全部人生經歷》是如何將科技的雙面刃拋光得令人不寒而慄。年輕律師偏執地重新審視記憶裡的每個細節,成為他逼供、嫉妒之本,科技或許讓人得以審視錯誤,卻也讓沉迷之人走火入魔。回頭再看《鱷魚》漏洞百出的設定,包括將提取倉鼠與人的記憶相提並論,就難以解釋人類可以透過抑制的方式選擇放映段落的說法。
至於《金屬頭》是相當可惜的一次失誤。就末世氛圍來說經營的算是水準之上,但除了逃亡還是逃亡,難以理解為何要發展這故事的目的。看過第二季第二集《白熊世界》的劇迷,不免期待最後能出現驚人轉折,結果是什麼都沒等到的枉然。
評價不錯的第四集《約會程式》,除了在挖掘過多黑暗面的本季裡因題材柔軟分外顯著,其人物狀態轉變的完整度、節奏轉換的成熟度、氛圍經營的統一性也是本季最佳。這也證明不是要多新穎複雜的科技才能撐起一部作品,能根基於很根本的人性,將人的狀態挖掘得深、呈現得完整,故事自然能引發共鳴。就像前幾季令人難忘的《國歌》對首相抉擇的煎熬與民意的流向、《急轉直下》揭穿網紅經營的迷思、《全網公敵》從言論自由、環境保護再扣回鄉民正義,這些都先抓牢人性的弱點,然後才以科技去放大這些弱點可能衍生的問題。《約會程式》也有同樣的優勢,說穿了「隨機配對」並沒太高深的學問,重點在「信任」的瓦解才是讓這故事走向遺憾的主要推力。當然,收尾的回馬槍,頗為過癮。
作為第四季的封卷,《暗黑博物館》起了個令人期待的開端,中間卻散在三個不完全相關的子故事裡。期待之處在於博物館陳列各式見證過犯罪過程的證物,會勾想起第四季以來所有不愉快、悲傷的故事。原以為在這博物館裡將找到故事外更高層次的關聯性,每集故事是連動的、彼此如宿命地牽扯一起,也達到一個足以集結成第四季總和的理由。可惜不是,《暗黑博物館》就只是透過另外三則犯罪,走向一個復仇的終點。甚至連一千零一夜也不是。
整體來說,第四季過度聚焦科技來吸引觀眾,甚至重複沉迷於科技、被科技操控的命題。試想第一季第一集《國歌》其實幾乎沒有太多炫目的東西,只是原原本本把故事說好就足夠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