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睽違 13 年的《海底總動員 2:多莉去哪兒》,今年還有另一部皮克斯電影續集強勢登場,《Cars 3:閃電再起》加入新角色克魯茲、描述閃電麥坤再經歷一場嚴重車禍後想盡辦法要東山再起,與昔日敵手暴風傑克森再戰一場,高潮迭起的預告讓皮克斯粉絲緊張不已,更加期待這次的續集。不論看過本片與否,也許你會想知道《汽車總動員》第 3 集幕後團隊付出的用心、以及善於逼哭觀眾的皮克斯,在創作一部電影時技術與創意上的交流與流程。本片動畫指導 Jude Brownbill 、角色監督 Michael Comet 、設計團隊代表 Jay Shuster 以及初次坐上導演大位的 Brian Fee 過去受訪時即分享了不少資訊,不只有趣,對於夢想成為動畫師、或是成為動畫相關工作者的人來說也頗有參考價值。
動畫師、設計師、角色監督的工作大不同
過去曾任《汽車總動員2:世界大賽》動畫師,這集則是升格為動畫執導, Jude Brownbill 談及執導級人物與一般動畫師的不同,以及一部皮克斯電影大概出動多少動畫人力時表示:「整部電影大概有60~70 位動畫師,每位角色都由多位動畫師負責,而動畫執導的工作就是要確保每位動畫師都有足夠的訊息去建構出角色,如此一來才不會到中途角色突然走鐘。我試著傳達布萊恩(導演)的意見,幫助他的意見成為螢幕上的實體。」
而動畫與視覺設計又是兩回事,對此 Jay Shuster 也分享了皮克斯內部的責任分配是如何運行:「《汽車總動員》第 1 集是我在皮克斯的第 1 份工作,然後我又接著做了第 2 集,於是第 3 集當然也就加入囉。剛進皮克斯的時候主要是設計一些硬派角色,像是機器人和汽車什麼的,而到了這次 3 度參與《汽車總動員》,我已經可以被交付設計製作的工作,這也是一部電影藝術部門最高的位置,控管整個藝術部門。不過我並不是本片唯一的設計製作,還有一位 Bill Cone 。他的團隊負責設計所有背景相關的內容,而我的團隊則是角色。」
至於角色監督的工作內容也與我們想像的不太相同,Michael Comet 分享了不少技術面的資訊:「我的首要焦點是放在模組與器材方面,而不是造型面。對我來說一切都是與藝術和動畫的配合,我們各有模組、器材兩個領頭,相互配合研究出很多新技術。我們和他們交涉討論如何去克服一些片中會出現的問題、會需要怎樣的技術協助、過程會是怎樣,然後我們再列出明確流程去執行。如此一來就可以做出角色模組,作為動畫部門畫設計圖的參考。」
如何讓車子栩栩如生
以賽車為主題的電影並不稀奇,稀奇的事賽車本身就是主角這件事——將所有車輛擬人化的構想大膽且充滿挑戰性,不過神奇的是當你在觀賞《汽車總動員》系列電影時,並不會有一絲的違和感,究竟皮克斯是怎麼辦到的?Jude Brownbill 認為讓一切看起來有說服力的確是件很困難的事,畢竟皮克斯當然不希望你在看電影時出現「車子的眼睛怎麼長在車窗上而不是車頭燈上」、「噢會說話的車子耶」這些讓你出戲的念頭:「我們的所有決策都是基於是否有說服力的考量。故事必須讓人願意相信、種種元素都有關連,車子已經完全地擬人化。」
Jay Shuster 則分享了一段他個人很有感的第 1 集橋段:「所有的對白都是假設他們是人的前提下所寫,例如《汽車總動員》第一集中麥坤和莎莉的對話,莎莉問麥坤:『你真的要為了拖線這麼做嗎?』認為麥坤應該馬上退出,這一刻你能和角色深深共鳴,於是你才意識到這段對話是發生在兩台車之間,首先最重要的即是能讓觀眾深陷在這些角色中,他們是車子的事實應該消失,因為這些並不重要。」
科技的進步、皮克斯內部的運行
時至 2017 年動畫製作技術已經和首集《汽車總動員》上映時完全不同層級,Michael Comet 認為回顧起來過去幾集確實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不過至少在第 3 集的製作上變得方便許多:「我們在技術開發部門有一大票非常有才華的人,我們有一棟分開來的大樓,那裡都是技術人員、軟體開發人員,幾乎是一個獨立的軟體部門了。但我們和他們密切配合,談談電影需要哪些東西、而他們的部門又能提供怎樣的協助。不論設計師和劇本需要怎樣的資源,只要透過對的溝通都能夠生出來。有時候是動畫師直接提出要求,初期我們將外觀資訊建構出來在電影模擬中,於是他們就能大概知道動起來的雛形。起初我們只會把這項技術運用在某些車子上,不過當動畫師看過效果有多好後都愛不釋手,於是幾乎全片的角色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我們還特別寫出了一系列技術流程來製作這部電影。」
角色設計會經歷的過程
一般在動畫中,每位角色在初始藝術概念中的外型,往往會和實際做出來的樣子有些出入,而這當然也是經歷一連串的討論與磨合,有時候是發現在動畫製作上不可行、或是實際設計出來後發現外型和人設略有出入,對此 Jay Shuster 聊到:「Miss Fritter 這個角色就經歷了一些轉折,她一開始就被設計成一台學校巴士,她的人設和故事的互動都是以此為基礎,試了一下之後我們更改了她的外型,嘗試讓這角色變得更好,所以她一度變成了一台運動休旅車。不過加上那對角還有一些金屬裝備,那個公路戰士般的造型,我們決定還是封印這個版本,覺得『好吧這看起來太像公路戰士又太暴力了』於是她又變回了一台學校巴士。老實說所有的角色一開始都是其他角色,除了貓王露營車 RV,我不是要炫耀,但這角色從我把它畫下來到最後都是保持原樣,那是我第一次經歷一個角色完全不用更動任何設計,超棒的! 」
Brian Fee :菜鳥導演的真心話
這麼說來也許讓人驚訝,不過《Cars3:閃電再起》可是 Brian Fee 的第 1 部導演作品,雖然參與過《瓦力》、《料理鼠王》故事分鏡設計的工作、《怪獸大學》的編劇,扛下執導大任還是頭一次:「我剛來皮克斯時是編劇助理,我從來沒有自己畫過分鏡,當時我問我的主管:『我要怎麼在這邊一直待下去?』他只說:『創造出自己的不可取代性』那真是我從來都沒得到過的最棒建議。於是我就是竭盡所能做到最好,就算只是一個小小助理,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成為一個編劇。而在當我學習如何當一個編劇時,我也不斷追求讓自己變得更好,於是我又變成了資深編劇。在我試著開發這部電影的劇本時,某天 John Lasseter (皮克斯首席創意官)說要見我,走進那間辦公室的那段路像一輩子那麼久,而當我終於走進去後他跟我說:『你來當《Cars3》的導演』一切就這麼發生了。」
不過如此重責大任突然落到頭上,興奮之餘當然還是會恐慌,作為菜鳥導演,Brian Fee 也不諱言他真的是緊張到不行:「過去兩部電影的製作我都有參與,所以這些角色對我來說就像是家人,對於要說他們的故事我有一種使命感,這讓我很興奮。我知道這是莫大的榮耀,約翰居然願意相信我、給我如此大的機會。興奮的同時也是害怕的,因為我真的從來沒有執導過任何東西,這真的超難!當我走出那個辦公室大概尖叫了 5 分鐘,然後馬上想到:『好,這就來想想我可以準備哪些事!』於是我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找所有導演吃中餐,因為我想先學會他們的做事邏輯,我想問他們有哪些建議是他們希望自己能早一點知道的,我必須加快我學習的速度,越快越好,於是我完全投入。任何機會都是學習機會,我變成一塊學習的海綿。」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