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起張大磊的《八月》,就聯想到侯孝賢的《童年往事》。但仔細想想不難發現,這 2 代華語導演的起手式,多的是從父母那輩的生活寫起,尤其與父親的關係更加緊密:李安有父親三部曲、賈樟柯有《站台》、張藝謀有《我的父親母親》。
從自身的童年回憶揉雜父母親生活困境與質地,幾乎已是華語大導第 1 或第 2 部電影的必然選擇。事實上,張大磊的《八月》絕非徒具侯孝賢或賈樟柯的影子,他的對白、節奏、描寫甚至剪接節奏,都有他自己的一套風格與手勢,自然而然地把一個時代的生活細節熟極而流地呈現在流暢的畫面上。這看似容易,其實卻需要很高的天分與自覺,才能如此不著痕跡地把故事完成,而且不知不覺得烘托出出色的完整性。作為首部作品,這分完整性更是難能可貴。不過第 1 部片從身旁最熟悉的題材入手後,第 2 部會如何發展,也是讓人更好奇的地方。
質樸自然的生活感 自然流瀉在底片上
《八月》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在呂松野的底片攝影上,質樸美麗的光在黑白底片上顯得閃閃動人,把每個生活化的片段都化為藝術光影,搭配上樸實無華的美術與平凡不過的家庭生活,讓這段童年回憶既寫實又充滿美感。以 11 歲之齡就擒下金馬新演員的男主角孔維一,其表現也與呂松野一般可圈可點,自然又渾然天成的演技,讓透過他目光所見的每個瑣碎片段都有了意義,有了與人生及時代的連結。
除了孔維一外,飾演其父親的張晨也把面對時代巨輪變遷而喪志又莫可奈何的無奈,以極其自然內斂的方式做了細膩的詮釋,直到片尾一段關鍵戲把鬱悶抖開時,觀眾很難不為之動容。而廖慶松的剪接如同既往的行雲流水且恰到好處,讓整部電影的節奏行進更顯得穩重又不拖沓,也是全片極高完成度的一大功臣。
劇本舖排與題材處理的散文筆法,顯然是讓很多人聯想到《童年往事》的關鍵,但《八月》的劇本與故事更像是看似鬆散,卻又有極其明確的主軸暗伏在後,待最後高潮爆發才讓整個故事呼之欲出,因此筆者認為比起侯孝賢或賈樟柯,其實張大磊有他自己的想法與走向,雖然平實內斂卻並不是模仿大師而來,有他自己的神采況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VVyyOHesU
在攝影、剪接、演出上的拳拳到肉,共同造就了《八月》平實中回味無窮的韻味,但也不免稍微搶過了導演本身的風采,執導上看似波瀾不驚、較看不出個人特色的張大磊,未來是否能在挑戰不同題材時仍繳出如此精彩的成績、成就自己的一家之言,或者朝著以平實但細膩、較不具個人風格的路線,去把平凡的故事說到臻於圓滿,想必是接下來令人最為好奇的地方。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